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穿刺装置,包括外穿刺针和内穿刺针,外穿刺针用于穿透皮肤,内穿刺针穿设于外穿刺针中,其中,内穿刺针的头部位于外穿刺针的内部;内穿刺针能够相对于外穿刺针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向前运动,以使内穿刺针的头部从外穿刺针中穿出,并进入人体组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穿刺装置,不仅能够比较容易地穿透皮肤,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外穿刺针能够对内穿刺针起到保护和导向作用,使得内穿刺针在体外不易发生弯曲现象,行进路线与预期相符。
Punctur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疗领域,有众多场景需要应用穿刺针对人体组织进行穿刺,比如静脉输液、周围神经阻滞、软组织穿刺活检、椎管内穿刺等等。为了顺利穿透皮肤,通常采用针尖锋利的穿刺针。然而,在目标位置容易受损的穿刺手术中,例如在神经阻滞穿刺手术中,需要将穿刺针达到周围神经附近,但不希望穿刺针损伤神经,这时,我们就会选择低损伤的穿刺针,比如临床中常见的具有短斜面针尖结构或锥形侧开口针尖结构的穿刺针。但是,由于人体皮肤比较致密,需要用力穿刺,才能将低损伤的穿刺针穿透皮肤,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很容易出现针体在体外发生弯曲的现象,从而导致穿刺针进入体内后,行进路线与预期不符。在其他的穿刺手术中,例如蛛网膜下腔穿刺,同样也会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低损伤的穿刺针很难穿透皮肤,且容易出现针体在体外发生弯曲现象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刺装置,包括外穿刺针和内穿刺针,所述外穿刺针用于穿透皮肤,所述内穿刺针穿设于所述外穿刺针中,其中,所述内穿刺针的头部位于所述外穿刺针的内部;所述内穿刺针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穿刺针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向前运动,以使所述内穿刺针的头部从所述外穿刺针中穿出,并进入人体组织。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穿刺装置还包括外鞘管,所述外穿刺针的尾部安装于所述外鞘管的一端,且所述外穿刺针与所述外鞘管连通。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穿刺装置还包括进退机构,所述进退机构与所述外鞘管连接,所述进退机构用于使所述内穿刺针相对于所述外穿刺针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向前运动,以使所述内穿刺针的头部从所述外穿刺针中穿出;所述进退机构还用于使所述内穿刺针相对于所述外穿刺针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向后运动,以使所述内穿刺针的头部退至所述外穿刺针的内部。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退机构包括手轮、动力旋钮和凸块;所述手轮位于所述外鞘管的外部,所述动力旋钮位于所述外鞘管的内部,所述手轮与所述动力旋钮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与所述外鞘管的轴线垂直;所述凸块与所述外鞘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凸块与所述动力旋钮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内穿刺针穿过的通道,所述动力旋钮的周向表面与所述凸块分别与所述内穿刺针的外壁接触,且所述动力旋钮的周向表面设置有摩擦纹。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穿刺装置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固定内穿刺针。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鞘管具有渐缩段,所述外穿刺针的尾部位于所述渐缩段中;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压块和活动推块,所述固定压块与所述渐缩段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推块与所述渐缩段滑动连接,且所述固定压块与所述活动推块之间间隙设置,以供所述内穿刺针穿过;所述活动推块能够向靠近所述渐缩段的内径小的一端移动,以将所述内穿刺针压紧固定在所述固定压块上。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渐缩段设置有滑槽,所述活动推块包括内推块和外推块,所述内推块位于所述渐缩段的内部,所述外推块位于所述渐缩段的外部,且所述内推块与所述外推块通过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所述渐缩段的内径小的一端移动,以使所述活动推块与所述固定压块之间的间隙减小,以使所述内推块将所述内穿刺针压紧固定在所述固定压块上。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压块与所述内穿刺针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穿刺装置还包括内鞘管,所述内鞘管的一端与所述内穿刺针的尾部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内鞘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外鞘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内穿刺针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穿刺装置还包括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与内鞘管的另一端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穿刺装置,包括外穿刺针和内穿刺针,所述外穿刺针用于穿透皮肤,所述内穿刺针穿设于所述外穿刺针中,其中,所述内穿刺针的头部位于所述外穿刺针的内部;所述内穿刺针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穿刺针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向前运动,以使所述内穿刺针的头部从所述外穿刺针中穿出,并进入人体组织。基于该结构,本技术提供的穿刺装置,不仅能够比较容易地穿透皮肤,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外穿刺针能够对内穿刺针起到保护和导向作用,使得内穿刺针在体外不易发生弯曲现象,行进路线与预期相符。在使用时,先利用外穿刺针穿透皮肤,内穿刺针随外穿刺针一起穿透皮肤,然后使得内穿刺针相对于外穿刺针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向前运动,使得内穿刺针的头部能够从外穿刺针中穿出,并进入人体组织,进而到达目标位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穿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穿刺装置在准备穿刺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穿刺装置在穿刺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穿刺装置的局部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穿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1-外穿刺针;102-内穿刺针;103-外鞘管;104-渐缩段;105-手轮;106-动力旋钮;107-凸块;108-摩擦纹;109-固定压块;110-活动推块;111-内推块;112-外推块;113-滑块;114-防滑纹;115-内鞘管;116-凸起;117-凹槽;118-连接轴;119-滑槽;120-输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的方位定义:“前”是指内穿刺针102的头部所指的方向。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刺装置,包括外穿刺针101和内穿刺针102,外穿刺针101用于穿透皮肤,内穿刺针102穿设于外穿刺针101中,其中,内穿刺针102的头部位于外穿刺针101的内部;内穿刺针102能够相对于外穿刺针101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向前运动,以使内穿刺针102的头部从外穿刺针101中穿出,并进入人体组织。本实施例中,内穿刺针102采用目前常见的低损伤穿刺针,其头部具有低损伤的针尖结构,比如临床中常见的短斜面针尖(例如45°短斜面针尖)或锥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穿刺针和内穿刺针,所述外穿刺针用于穿透皮肤,所述内穿刺针穿设于所述外穿刺针中,其中,所述内穿刺针的头部位于所述外穿刺针的内部;所述内穿刺针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穿刺针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向前运动,以使所述内穿刺针的头部从所述外穿刺针中穿出,并进入人体组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穿刺针和内穿刺针,所述外穿刺针用于穿透皮肤,所述内穿刺针穿设于所述外穿刺针中,其中,所述内穿刺针的头部位于所述外穿刺针的内部;所述内穿刺针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穿刺针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向前运动,以使所述内穿刺针的头部从所述外穿刺针中穿出,并进入人体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鞘管,所述外穿刺针的尾部安装于所述外鞘管的一端,且所述外穿刺针与所述外鞘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退机构,所述进退机构与所述外鞘管连接,所述进退机构用于使所述内穿刺针相对于所述外穿刺针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向前运动,以使所述内穿刺针的头部从所述外穿刺针中穿出;所述进退机构还用于使所述内穿刺针相对于所述外穿刺针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向后运动,以使所述内穿刺针的头部退至所述外穿刺针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退机构包括手轮、动力旋钮和凸块;所述手轮位于所述外鞘管的外部,所述动力旋钮位于所述外鞘管的内部,所述手轮与所述动力旋钮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与所述外鞘管的轴线垂直;所述凸块与所述外鞘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凸块与所述动力旋钮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内穿刺针穿过的通道,所述动力旋钮的周向表面与所述凸块分别与所述内穿刺针的外壁接触,且所述动力旋钮的周向表面设置有摩擦纹。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种皓,周雁,王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