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上颌窦穿刺针
本技术涉及耳鼻喉科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上颌窦穿刺针。
技术介绍
用套管针刺穿鼻窦骨壁,进行窦腔冲洗、检查,称为鼻窦穿刺冲洗术,大多应用于上颌窦。上颌窦穿刺的目的是诊断和治疗上颌窦疾病,穿刺时操作者一手持鼻镜,一手持穿刺针,沿患者下鼻甲附着处至上颌窦骨壁,寻找骨壁最薄点刺入上颌窦窦腔进行冲洗,但穿刺点的位置仅凭肉眼无法进行有效的观察,往往需要医护人员凭经验进行穿刺,且穿刺的深度无法控制,也需要由医护人员的经验来确定,操作误差较大,易产生面颊部皮下气肿或感染、眶内气肿或感染、翼腭窝感染、气栓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上颌窦穿刺针,有效的解决了穿刺点无法观测,及穿刺距离无法控制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轴向的针芯与针套,针芯右端设有针座,针套右端经连接座连通有套座,针套上同轴设有可左右移动且可前后转动的限位座,限位座开口向左且螺纹连接有左端伸出限位座且中空的限位头,限位座底面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且左窄右宽的扇形杆,扇形杆可伸入限位头内,限位头内设有径向截面为半圆形且可与扇形杆外缘面接触的固定环,套座上端面上经固定座设有激光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寻找穿刺点,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防止出现穿刺点偏移的情况发生,限定了穿刺的距离,防止穿刺距离过远从而对眼球造成损伤,降低了相应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较小的针尖角度,使针尖能够更省力的刺入骨壁中,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上颌窦穿刺针,包括左右轴向的针芯(1)与针套(2),针芯(1)右端设有针座(3),针套(2)右端经连接座(4)连通有套座(5),其特征在于,针套(2)上同轴设有可左右移动且可前后转动的限位座(6),限位座(6)开口向左且螺纹连接有左端伸出限位座(6)且中空的限位头(7),限位座(6)底面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且左窄右宽的扇形杆(8),扇形杆(8)可伸入限位头(7)内,限位头(7)内设有径向截面为半圆形且可与扇形杆(8)外缘面接触的固定环(9),套座(5)上端面上经固定座(10)设有激光灯(11)。/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新型上颌窦穿刺针,包括左右轴向的针芯(1)与针套(2),针芯(1)右端设有针座(3),针套(2)右端经连接座(4)连通有套座(5),其特征在于,针套(2)上同轴设有可左右移动且可前后转动的限位座(6),限位座(6)开口向左且螺纹连接有左端伸出限位座(6)且中空的限位头(7),限位座(6)底面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且左窄右宽的扇形杆(8),扇形杆(8)可伸入限位头(7)内,限位头(7)内设有径向截面为半圆形且可与扇形杆(8)外缘面接触的固定环(9),套座(5)上端面上经固定座(10)设有激光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上颌窦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4)内开设有环形的挡槽(12),针芯(1)上设有可插入挡槽(12)内的挡环(13)。
技术研发人员:阎妍,王莉,汪岳,叶琳,王琼,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