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气囊系统组合工作的转向柱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908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22
与气囊系统组合工作的转向柱设备,可包括:可移动单元,该可移动单元在其前端部分处与方向盘组装以被来回驱动;引导单元,被安装在可移动单元的后端部分以引导可移动单元的来回移动;驱动单元,设置在引导单元中以驱动可移动单元;和致动器单元,被配置为将驱动单元固定至引导单元,并且设置有与气囊的操作信号协作地被触发的充气机,以被操作以在其向前方向上产生推进力。

Steering column equipment combined with airba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气囊系统组合工作的转向柱设备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与气囊系统一起工作的转向柱设备。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气囊系统一起工作的转向柱设备,该转向柱设备能够通过与气囊的操作协作来减小方向盘和驾驶员之间的距离从而保护驾驶员。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的转向设备是用于任意改变车辆的行进方向的装置,其可以包括:操作机构,包括驾驶员直接操纵的方向盘;转向轴,通过联接到方向盘而旋转;和转向柱,安装有到转向轴的倾斜工具和伸缩工具以用于操作所需的附加器械;齿轮机构;连杆机构;等等。这里,倾斜工具用于在其竖直方向上调节方向盘,而伸缩工具用于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调节方向盘。因此,驾驶员适当地调节倾斜工具和伸缩工具,使得方向盘可以以最佳姿势操作。近来,气囊设置在方向盘中,以通过防止驾驶员在正面车辆碰撞期间直接与方向盘碰撞而将驾驶员受到伤害的危险性减到最小。同时,随着自主车辆的发展变得更加活跃,预期伸缩体积将增加以确保给予驾驶员宽的内部空间。例如,在自主模式中,驾驶员不需要操纵方向盘,因此可以应用大量的伸缩功能以将方向盘推向防撞垫,以确保给予宽的内部空间。然而,当通过执行自主模式在方向盘完全套叠地收缩的状态下发生碰撞时,尽管已展开方向盘中提供的气囊,但是由于方向盘和驾驶员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能使驾驶员受到充分的保护。在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背景的理解,并且可以不被视为对该信息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承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与气囊系统一起工作的转向柱设备。该转向柱设备配置成通过与气囊的操作协作减小方向盘和驾驶员之间的距离来充分保护驾驶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与气囊系统一起工作的转向柱设备,其中该转向柱设备与具有气囊的方向盘组装在一起并且以伸缩方式(telescopically)被驱动,该设备包括:可移动单元,在可移动单元的前端部分处可移动单元与方向盘组装在一起以被来回(backandforth,前后)驱动;引导单元,被安装在可移动单元的后端部分处,以引导可移动单元的来回移动;驱动单元,设置在引导单元中用于驱动可移动单元;和致动器单元,被配置为将驱动单元固定至引导单元,并且设置有与气囊的操作信号协作触发的充气机,以被操作以沿向前方向产生推进力并且沿向前方向一体地驱动可移动单元与驱动单元,同时释放驱动单元和引导单元的固定状态。可移动单元可包括可移动主体,该可移动主体配置成使得其前端部分形成有组装方向盘的组装区域,并且其后端部分在被固定至驱动单元的同时形成有由引导单元引导的连接区域。引导单元可包括:引导杆,其插入穿过可移动单元的后端部分以引导可移动单元的来回移动;以及引导罩,被配置成覆盖引导杆,该引导罩与引导杆的外周表面隔开预定间隙,并引导可移动单元的来回移动。引导罩可以形成有用于引导驱动单元的移动的第一引导槽,以及用于引导致动器单元的移动的第二引导槽。驱动单元可包括:驱动主体,其通过致动器单元安装到引导单元;支架,设置在驱动主体中,使得充气机安装到其上;以及滑杆,被配置为通过从驱动主体插入引导单元的第二引导槽而被引导;并且致动器单元可包括:充气机;固定板,被配置成将滑杆固定在第二引导槽的预定位置;以及至少一个销,被配置成将固定板固定至引导罩,其中至少一个销被充气机操作产生的爆炸反作用力破坏,以释放固定板和引导罩之间的固定状态。至少一个销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驱动单元还可包括:螺杆,设置成在与可移动单元的移动平行的方向上从驱动主体延伸;以及马达,设置成沿着螺杆被来回驱动,并且配置成由第一引导槽引导并连接到可移动单元,一体地来回驱动可移动单元。转向柱设备还可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被配置成与气囊的操作信号协作地操作致动器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有利的是,由于方向盘和驾驶员之间的距离通过充气机与气囊的操作信号协作操作而迅速减小,因此当方向盘中提供的气囊展开时,气囊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驾驶员。即使在自主模式下方向盘完全套叠地收缩的状态下发生碰撞,结合气囊的展开信号,方向盘和驾驶员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迅速减小,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在自主模式下保护驾驶员。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设备具有其他的特征和优点,这可从并入本文的所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得到更详细的描述或者将更加易于理解,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与气囊系统一起工作的转向柱设备的视图;图3是示出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系统一起工作的转向柱设备的重要部分的视图;图4是示出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系统一起工作的转向柱设备的操作之前的状态的视图;图5是示出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系统一起工作的转向柱设备的操作之后的状态的视图;以及图6、图7和图8是示出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系统一起工作的转向柱设备的操作状态的视图。可以理解,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呈现了说明本专利技术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表示。这里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的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这些将部分地由特别预期的应用和使用环境确定。在附图中,附图标记在附图的若干图中指代本专利技术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下面描述。虽然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应该理解,本说明书并不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于那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地,本专利技术不仅旨在涵盖示例性实施例,而且还涵盖各种替换、修改、等效物和其他实施例,其可以包括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与气囊系统一起工作的转向柱设备的视图;和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与气囊系统一起工作的转向柱设备的重要部分的视图。如附图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与气囊系统一起工作的转向柱设备1,其中转向柱设备与具有气囊A的方向盘W组装并且以伸缩方式被驱动,大致包括:可移动单元100,该可移动单元在其前端部分处与方向盘W组装以被来回驱动;引导单元200,被安装到可移动单元100的后端部分,以引导可移动单元100的来回移动;驱动单元300,设置在引导单元200中以驱动可移动单元100;以及致动器单元400,设置有与气囊A的操作信号协作触发的充气机410,以在被操作以沿其向前方向产生推进力的同时沿向前方向一体地驱动可移动单元100以及驱动单元300。转向柱设备还可包括控制单元500,该控制单元被配置成与气囊A的操作信号协作地操作致动器单元400。可移动单元100和引导单元200是设置成使得转向柱设备1以伸缩方式被驱动的单元,其中当可移动单元100在引导单元200中沿向前和向后方向被驱动时,方向盘W的位置在其向前和向后方向上改变。这里,向前和向后方向指的是可移动单元100和引导单元200的轴向方向,其中,向前方向指的是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气囊系统组合工作的转向柱设备,其中所述转向柱设备与具有气囊的方向盘组装在一起并且以伸缩方式被驱动,所述转向柱设备包括:/n可移动单元,在所述可移动单元的前端部分处所述可移动单元与所述方向盘组装在一起以被来回驱动;/n引导单元,被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单元的后端部分处,以引导所述可移动单元的来回移动;/n驱动单元,被固定至所述引导单元以驱动所述可移动单元;和/n致动器单元,将所述驱动单元固定至所述引导单元,并且设置有充气机,所述充气机配置成与所述气囊的操作信号协作地被触发,/n其中,所述充气机被配置成产生推进力并且在所述可移动单元的向前方向上一体地驱动所述可移动单元和所述驱动单元,同时在所述充气机产生所述推进力时释放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引导单元的固定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9 KR 10-2018-01374991.一种与气囊系统组合工作的转向柱设备,其中所述转向柱设备与具有气囊的方向盘组装在一起并且以伸缩方式被驱动,所述转向柱设备包括:
可移动单元,在所述可移动单元的前端部分处所述可移动单元与所述方向盘组装在一起以被来回驱动;
引导单元,被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单元的后端部分处,以引导所述可移动单元的来回移动;
驱动单元,被固定至所述引导单元以驱动所述可移动单元;和
致动器单元,将所述驱动单元固定至所述引导单元,并且设置有充气机,所述充气机配置成与所述气囊的操作信号协作地被触发,
其中,所述充气机被配置成产生推进力并且在所述可移动单元的向前方向上一体地驱动所述可移动单元和所述驱动单元,同时在所述充气机产生所述推进力时释放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引导单元的固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设备,其中所述可移动单元包括:
可移动主体,该可移动主体具有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
该可移动主体的前端部分形成有组装区域,所述方向盘被配置成组装到所述组装区域;
该可移动主体的后端部分形成有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被固定到所述驱动单元并由所述引导单元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设备,其中所述引导单元包括:
引导杆,被插入穿过所述可移动单元的后端部分,以引导所述可移动单元的来回移动;和
引导罩,覆盖所述引导杆并与所述引导杆的外周表面隔开一间隙,并引导所述可移动单元的来回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柱设备,其中所述引导罩包括:
第一引导槽,所述驱动单元的一部分被接合在所述第一引导槽中以引导所述驱动单元的移动;和
第二引导槽,所述致动器单元的一部分被接合在所述第二引导槽中以引导所述致动器单元的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正祐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