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030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装置对车辆进行控制,所述车辆具备:空调器,其具有通过从发动机所输出的转矩而进行驱动的固定容量型的压缩机;变矩器,其具有锁止机构,且对从所述发动机被输出的转矩进行传递;无级变速器,其对从所述变矩器被输出的转矩进行变速并向驱动轮进行输出,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在所述车辆于所述锁止机构的卡合状态下进行行驶的过程中,在判断为在预定条件成立的状态下存在对所述压缩机进行驱动的要求的情况下,实施如下控制,即,将所述锁止机构设为释放状态,并在开始进行所述压缩机的驱动之后,将所述锁止机构设为卡合状态。

Vehicle contr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车辆用控制装置,其在搭载有无级变速器和变矩器的车辆中,在包括路面倾斜度被包含于预定的倾斜区域内这一条件的、预定条件已成立的情况下,实施对变矩器的锁止机构进行释放的控制(日本特开2018-1875)。根据该技术,由于抑制了发动机的旋转的变动被传递至无级变速器的情况,因此能够良好地抑制由发动机的旋转的变动而引发的、无级变速器中的齿轮撞击声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在车辆中,存在为了提高其客厢内的乘员的舒适性而搭载有空调器的情况。作为实现制冷的方法,空调器一般情况下使用制冷循环。在制冷循环中,使用了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一般而言,压缩机作为辅助设备,经由带或滑轮而被连结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并通过从输出轴所输出的转矩而进行旋转,从而被驱动。在此,在搭载有无级变速器、且空调器的压缩机为固定容量型的车辆中,在空调器开始制冷时,有时会连续地产生松动磕碰声。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内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空调器开始制冷时的连续的松动磕碰声的产生的车辆控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成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控制装置为对车辆进行控制的车辆控制装置,所述车辆具备:空调器,其具有通过从发动机被输出的转矩而进行驱动的固定容量型的压缩机;变矩器,其具有锁止机构,且对从所述发动机被输出的转矩进行传递;无级变速器,其对从所述变矩器被输出的转矩进行变速并向驱动轮输出,所述车辆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于所述锁止机构的卡合状态下进行行驶的过程中,在判断为于预定条件成立的状态下存在对所述压缩机进行驱动的要求的情况下,实施如下控制,即,将所述锁止机构设为释放状态,并在开始进行所述压缩机的驱动之后,将所述锁止机构设为卡合状态。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设为,所述预定条件中包括所述车辆的车速为预定值以下这一条件。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连续的松动磕碰声的产生。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也可以设为,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车辆的加速器开度为预定值以下这一条件。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连续的松动磕碰声的产生。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车辆于锁止机构的卡合状态下进行行驶的过程中,在判断为于预定条件成立的状态下存在对压缩机进行驱动的要求的情况下,将锁止机构设为释放状态,并在开始进行压缩机的驱动之后,实施将锁止机构设为卡合状态的控制。由此,由于对驱动转矩的变动传递至变矩器或无级变速器的情况进行了抑制,因此实现了能够抑制连续的松动磕碰声的产生的效果。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技术与工业意义将被描绘至如下的附图中以供参考,其中相同数字表示相同要素。图1为表示搭载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控制装置的车辆的概要结构的框架图。图2为表示控制装置70所执行的控制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而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控制装置进行具体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并非通过本实施方式而被限定。(实施方式)图1为表示搭载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控制装置的车辆的概要结构的框架图。车辆Ve具备发动机10、变矩器20、变速器30、减速/差动机构40、左右驱动轮50、空调器60、控制装置70和液压作动器80。车辆Ve还具备发动机转速传感器91、车速传感器92、加速器开度传感器93、室温传感器94和空调器开关95。发动机10例如为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等内燃机。发动机10例如将燃料的燃烧能量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作为曲轴的端部的输出轴11、12而输出驱动转矩。输出轴11、12从发动机10起而相互向相反侧延伸。变矩器20为,对从发动机10的输出轴11被输出的驱动转矩进行传递的流体传递装置。变矩器20具备泵轮21、涡轮22、定子23、作为锁止机构的锁止离合器24、锁止减振器25和输出轴26。泵轮21被连结在发动机10的输出轴11上。涡轮22被连结在输出轴26上。定子23具有单向离合器,且具有转矩放大功能。锁止离合器24以能够一体地进行旋转的方式而被设置于涡轮22上。锁止离合器24通过液压控制而被切换为卡合状态或释放状态,所述卡合状态为以使涡轮22与定子23摩擦卡合的方式而对驱动转矩进行直接传递的状态,所述释放状态为以使涡轮22与定子23分离的方式而经由工作流体对驱动转矩进行传递的状态。锁止减振器25具备螺旋弹簧等弹性部件,并具有通过弹性力而对锁止离合器24的卡合时的冲击或振动进行缓冲的功能。输出轴26将变矩器20所传递的驱动转矩输出。变速器30对从变矩器20的输出轴26被输出的驱动转矩进行变速,并向被设置于驱动轮50侧的减速/差动机构40输出。变速器30具备行星齿轮31、离合器C1、制动器B1、主滑轮32、次级滑轮33和金属带34。行星齿轮31、离合器C1及制动器B1构成对车辆Ve的前进/后退进行切换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主滑轮32、次级滑轮33及金属带34构成带式的无级变速器(CVT)。行星齿轮31具备太阳齿轮S、行星齿轮架C和内啮合齿轮R。太阳齿轮S以能够一体地进行旋转的方式而被连结在变矩器20的输出轴26上。行星齿轮架C的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S啮合。此外,通过对摩擦卡合式的离合器C1进行液压控制,从而使行星齿轮架C被切换为卡合状态或释放状态,所述卡合状态为使行星齿轮架C的齿毂与离合器C1的摩擦部件板摩擦卡合从而使行星齿轮架C卡合在输出轴26上的状态,所述释放状态为行星齿轮架C与输出轴26不卡合的状态。内啮合齿轮R与行星齿轮啮合。此外,通过对摩擦卡合式的制动器B1进行液压控制,从而内啮合齿轮R被切换为卡合状态或释放状态,所述卡合状态为内啮合齿轮R与壳体摩擦卡合从而被设为不能够旋转的状态,所述释放状态为内啮合齿轮R不与壳体摩擦卡合从而被设为能够旋转的状态。在离合器C1为卡合状态且制动器B1为释放状态的情况下,行星齿轮31不改变旋转方向地对从变矩器20的输出轴26被输出的驱动转矩进行传递,并将之从行星齿轮架C输出。另一方面,在离合器C1为释放状态且制动器B1为卡合状态的情况下,行星齿轮31以使旋转方向反转的方式而对从变矩器20的输出轴26被输出的驱动转矩进行传递,并将之从行星齿轮架C输出。主滑轮32通过花键嵌合,从而以能够一体地进行旋转的方式连结在行星齿轮架C上。在主滑轮32和减速/差动机构40侧的次级滑轮33上,卷挂有用于通过摩擦力从而实施驱动转矩传递的无接头的金属带34。主滑轮32及次级滑轮33通过利用液压控制而使二者各自具备的可动带轮进行移动,从而将从行星齿轮架C被输入的驱动转矩变速为预定的变速比,并朝向减速/差动机构40输出。减速/差动机构40具有由齿轮的组合所实现的减速机构41及差动机构42。减速/差动机构40对从变速器30被输入的旋转进行减速,并将之分配至左右驱动轮50。空调器60以包括作为固定容量型的压缩机的空调器压缩机61、和未图示的冷凝器或蒸发器等的方式而被构成。空调器60具备通过空调器压缩机61、冷凝器及蒸发器而被构成的制冷循环。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对车辆进行控制,/n所述车辆具备:/n空调器,其具有通过从发动机被输出的转矩而进行驱动的固定容量型的压缩机;/n变矩器,其具有锁止机构,且对从所述发动机被输出的转矩进行传递;/n无级变速器,其对从所述变矩器被输出的转矩进行变速并向驱动轮输出,/n所述车辆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n在所述车辆于所述锁止机构的卡合状态下进行行驶的过程中,在判断为于预定条件成立的状态下存在对所述压缩机进行驱动的要求的情况下,实施如下控制,即,将所述锁止机构设为释放状态,并在开始进行所述压缩机的驱动之后,将所述锁止机构设为卡合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3 JP 2018-2131751.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对车辆进行控制,
所述车辆具备:
空调器,其具有通过从发动机被输出的转矩而进行驱动的固定容量型的压缩机;
变矩器,其具有锁止机构,且对从所述发动机被输出的转矩进行传递;
无级变速器,其对从所述变矩器被输出的转矩进行变速并向驱动轮输出,
所述车辆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辆于所述锁止机构的卡合状态下进行行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谷明敏夏贺悠二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