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岳震专利>正文

一种调味酱油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8372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酱油制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调味酱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配置原料;第二步:蒸豆;第三步:第一次发酵;第四步:第二次发酵;第五步:酿制;第六步:出油;其中:在第四步中,主要包含以下四步:(1)先大豆块放到调味酱油制备装置中,将食盐以盐水的形式放入酱油制备装置内;(2)对大豆块实行搓碎搅拌,使块状大豆与盐水混合均匀;(3)将与盐水混合均匀的大豆块摊铺开,同时自动调整大豆块的摊铺厚度;(4)将与盐水混合均匀的大豆块进行聚集,再通过人为收集好大豆块,放入37~38℃的室内进行发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调味酱油制备方法具有大豆块与盐水混合均匀且方便收集大豆块的优点。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seasoning soy sau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味酱油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酱油制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调味酱油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味道,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在酱油制备时,需要使用大豆,为了保证大豆优良的品质,大豆在各种微生物的不同酶系作用下,原料中各种有机物发生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形成酱油的多种成分,对大豆第一次发酵之后的块状需要搓碎,掺入食盐用水拌匀,再次装入缸内进行二次发酵,若加盐少或混拌盐水不均,酱醅中易有腐败细菌发育,分解氨基酸生成氨与胺,失去鲜味,产生臭味与恶臭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调味酱油制备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味酱油制备方法。一种调味酱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配置原料,其中大豆100份,食盐50份,食糖40份,清水500份;第二步:蒸豆,将100份待酿造酱油的大豆放入水中浸泡,等待大豆豆皮起皱后,将大豆置于蒸桶中,在100℃温度下蒸煮5h;第三步:第一次发酵,待蒸煮的大豆冷却后,将其放到38℃的室内发酵6天,形成聚集的大豆块;第四步:第二次发酵,将第一次发酵好的大豆块搓碎,加入20份食盐搅拌均匀,再放到37~38℃的室内继续发酵8小时;第五步:酿制,将经过发酵的大豆装入木桶酿制,酿制配方为:黄豆100千克、食盐30千克、清水40千克;酿造时间为4个月;第六步:出油:经过4个月酿制后,从木桶中流出的即为酱油;其中:在第四步中,主要包含以下四步:(1)先将第一次发酵后的大豆块放到调味酱油制备装置中,将食盐以盐水的形式放入酱油制备装置的盐水箱内;(2)再将盐水流出到大豆块上,同时对大豆块实行搓碎搅拌,使块状大豆与盐水混合均匀;(3)接着通过调味酱油制备装置,将与盐水混合均匀的大豆块摊铺开,同时自动调整大豆块的摊铺厚度;(4)最后通过调味酱油制备装置,将与盐水混合均匀的大豆块进行聚集,再通过人为收集好大豆块,放入37~38℃的室内进行发酵。所述的调味酱油制备装置,包括盛装盘、出水管机构、电动驱动机构、掀起机构和底座机构,所述出水管机构连接在盛装盘内,且洒水机构包括旋钮、滑块、安装块、第一螺纹杆、连接块、出水管和出水口,所述盛装盘内底壁的转动中心转动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贯穿滑块并滑块滑动连接,同时第一螺纹杆的上端贯穿安装块并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安装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连接块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出水管,出水管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水口;且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内部连通,并且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盐水箱,且所述出水管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电动驱动机构与盛装盘连接,且电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安装块连接;所述掀起机构与盛装盘连接;所述底座机构与掀起机构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水管机构还包括限位杆和弹簧,所述连接块与安装块向背的面开设有插槽,插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出水管插设在插槽内,且限位杆贯穿出水管并与出水管滑动连接,同时限位杆上串有弹簧。优选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转轴、从动轮、皮带、主动轮和第一电动机,所述盛装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动轮的一侧转动中心,且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上表面转动中心固定连接转轴的一端,转轴的另一端贯穿盛装盘并与安装块下表面的转动中心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掀起机构包括铰接块、立柱、安装板、滑轨、连接块、销轴、内螺纹套筒、第二螺纹杆、第二电动机和电机安装座,所述盛装盘的下方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端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立柱,立柱的上表面铰接有铰接块,铰接块与盛装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盛装盘的下表面还固定连接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连接有下端开口的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贯穿安装板设置,且内螺纹套筒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下端延伸到内螺纹套筒的外部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二电动机通过电机安装座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机构包括伸缩杆、底板和液压缸组成,所述底板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的一端,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底板的另一端上表面与液压缸的安装端固定连接,且液压缸的输出端也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机构还包括锁止万向轮,所述底板下表面的边角处安装有锁止万向轮,所述液压缸由液压系统控制。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调味酱油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调味酱油制备方法,可以通过出水管和出水口自动拨动盛装盘内的大豆块,从而减小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通过弹簧可以对出水管与大豆块之间的碰撞进行缓冲,从而减小大豆块滑出盛装盘外部,有利于大豆块混合。(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调味酱油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出水管与盛装盘内底壁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从而大豆块的摊开厚度可以调整,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且根据大豆块的需求进行摊开厚度的调整,从而提高大豆块与盐水的混合速度,当大豆块与盐水混合均匀完成后,通过掀起机构可以使得盛装盘转动,从而盛装盘倾斜,使得盛装盘内的大豆块聚集,从而有利于大豆块的收集,减小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调味酱油制备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洒水机构的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洒水机构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电动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掀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盛装盘;2、洒水机构;21、旋钮;22、滑块;23、安装块;24、第一螺纹杆;25、连接块;26、出水管;27、出水口;28、限位杆;29、弹簧;29a、盐水箱,3、电动驱动机构;31、转轴;32、从动轮;33、皮带;34、主动轮;35、第一电动机;4、掀起机构;41、铰接块;42、立柱;43、安装板;44、滑轨;45、连接块;46、销轴;47、内螺纹套筒;48、第二螺纹杆;49、第二电动机;49a、电机安装座;5、底座机构;51、伸缩杆;52、底板;53、锁止万向轮;54、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调味酱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配置原料,其中大豆100份,食盐50份,食糖40份,清水500份;第二步:蒸豆,将100份待酿造酱油的大豆放入水中浸泡,等待大豆豆皮起皱后,将大豆置于蒸桶中,在100℃温度下蒸煮5h;第三步:第一次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味酱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配置原料,其中大豆100份,食盐50份,食糖40份,清水500份;/n第二步:蒸豆,将100份待酿造酱油的大豆放入水中浸泡,等待大豆豆皮起皱后,将大豆置于蒸桶中,在100℃温度下蒸煮5h;/n第三步:第一次发酵,待蒸煮的大豆冷却后,将其放到38℃的室内发酵6天,形成聚集的大豆块;/n第四步:第二次发酵,将第一次发酵好的大豆块搓碎,加入20份食盐搅拌均匀,再放到37~38℃的室内继续发酵8小时;/n第五步:酿制,将经过发酵的大豆装入木桶酿制,酿制配方为:黄豆100千克、食盐30千克、清水40千克;酿造时间为4个月;/n第六步:出油:经过4个月酿制后,从木桶中流出的即为酱油;/n其中:在第四步中,主要包含以下四步:/n(1)先将第一次发酵后的大豆块放到调味酱油制备装置中,将食盐以盐水的形式放入酱油制备装置的盐水箱内;/n(2)再将盐水流出到大豆块上,同时对大豆块实行搓碎搅拌,使块状大豆与盐水混合均匀;/n(3)接着通过调味酱油制备装置,将与盐水混合均匀的大豆块摊铺开,同时自动调整大豆块的摊铺厚度;/n(4)最后通过调味酱油制备装置,将与盐水混合均匀的大豆块进行聚集,再通过人为收集好大豆块,放入37~38℃的室内进行发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味酱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置原料,其中大豆100份,食盐50份,食糖40份,清水500份;
第二步:蒸豆,将100份待酿造酱油的大豆放入水中浸泡,等待大豆豆皮起皱后,将大豆置于蒸桶中,在100℃温度下蒸煮5h;
第三步:第一次发酵,待蒸煮的大豆冷却后,将其放到38℃的室内发酵6天,形成聚集的大豆块;
第四步:第二次发酵,将第一次发酵好的大豆块搓碎,加入20份食盐搅拌均匀,再放到37~38℃的室内继续发酵8小时;
第五步:酿制,将经过发酵的大豆装入木桶酿制,酿制配方为:黄豆100千克、食盐30千克、清水40千克;酿造时间为4个月;
第六步:出油:经过4个月酿制后,从木桶中流出的即为酱油;
其中:在第四步中,主要包含以下四步:
(1)先将第一次发酵后的大豆块放到调味酱油制备装置中,将食盐以盐水的形式放入酱油制备装置的盐水箱内;
(2)再将盐水流出到大豆块上,同时对大豆块实行搓碎搅拌,使块状大豆与盐水混合均匀;
(3)接着通过调味酱油制备装置,将与盐水混合均匀的大豆块摊铺开,同时自动调整大豆块的摊铺厚度;
(4)最后通过调味酱油制备装置,将与盐水混合均匀的大豆块进行聚集,再通过人为收集好大豆块,放入37~38℃的室内进行发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味酱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味酱油制备装置包括盛装盘(1)、出水管机构(2),电动驱动机构(3)、掀起机构(4)和底座机构(5),所述出水管机构(2)连接在盛装盘(1)内,且洒水机构(2)包括旋钮(21)、滑块(22)、安装块(23)、第一螺纹杆(24)、连接块(25)、出水管(26)和出水口(27),所述盛装盘(1)内底壁的转动中心转动连接有安装块(23),安装块(23)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2),且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螺纹杆(24),第一螺纹杆(24)贯穿滑块(22)并滑块(22)滑动连接,同时第一螺纹杆(24)的上端贯穿安装块(23)并固定连接有旋钮(21);所述滑块(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5),连接块(25)与安装块(2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连接块(25)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出水管(26),出水管(26)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水口(27);且所述出水管(26)与所述出水口(27)内部连通,并且所述出水管(26)的一端连通盐水箱(29a),且所述出水管(26)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电动驱动机构(3)与盛装盘(1)连接,且电动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与安装块(23)连接;所述掀起机构(4)与盛装盘(1)连接;所述底座机构(5)与掀起机构(4)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震程明
申请(专利权)人:岳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