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抓取和抛射轻量型物品的移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116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12
一种抓取和抛射轻量型物品的移动机器人,涉及机器人领域,包括底盘、驱动单元、抓取单元和抛射单元;驱动单元包括全向轮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全向轮;抓取单元包括夹取模块、抓取框架、旋转驱动模块;抓取框架两侧设有阻挡板,阻挡板的一端之间设有连接杆,夹取模块设于阻挡板上并与连接杆平行,旋转驱动模块位于连接杆一侧,旋转驱动模块包括转动轴,转动轴与抓取框架连接,以带动抓取框架转动;抛射单元包括抛射框架、推射模块和抛射固定架;抛射框架位于抓取框架内,抛射框架包括与阻挡板垂直设置的第一侧杆,第一侧杆朝向且远离旋转驱动模块,推射模块设于第一侧杆上。结构整体可移动,实现可移动抓取物体并抛射,使物体平稳落地。

A mobile robot for grabbing and throwing light weight obj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抓取和抛射轻量型物品的移动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抓取和抛射轻量型物品的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各个领域都有着抛射结构的需求,如抛球机器、抛射物料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抛射结构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多,可代替人力的工作也越来越多。针对不同工作,抓取与抛射结构有不同的结构需求,于是各种不同的抛射装置应运而生。而现有的抛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工作范围单一,不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类型;功能简单,环境适应性不强,不适合做教学用具展示;机械结构复杂,运行速度慢,效率较低;工作流程过于流水线化,较难适应不同情况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抓取和抛射轻量型物品的移动机器人,结构整体可移动,自主性强,是一种可使物体平稳落地的移动抓取与抛射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抓取和抛射轻量型物品的移动机器人,包括底盘、驱动单元、抓取单元和抛射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全向轮和第一电机;所述全向轮设有多个,全向轮均布设于底盘的四周,第一电机连接全向轮;所述抓取单元设于底盘上方,抓取单元包括夹取模块、抓取框架、旋转驱动模块和抓取固定架;所述抓取框架两侧设有阻挡板,阻挡板的一端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夹取模块设于阻挡板上并与连接杆平行,所述旋转驱动模块位于连接杆一侧,旋转驱动模块通过抓取固定架与底盘固定连接,旋转驱动模块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抓取框架连接,以带动抓取框架转动;所述抛射单元设于底盘上方,抛射单元包括抛射框架、推射模块和抛射固定架;所述抛射框架为矩形框架,抛射框架位于抓取框架内,抛射框架包括与阻挡板垂直设置的第一侧杆,第一侧杆朝向且远离旋转驱动模块,第一侧杆通过抛射固定架与底盘连接,所述推射模块设于第一侧杆上。所述抛射单元还包括角度调节模块,所述角度调节模块包括推轴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朝向第一侧杆设置,且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底盘通过轴承座连接,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供推轴贯穿,且推轴的两端与抛射框架的两个横杆连接,横杆与第一侧杆垂直设置;抛射框架与抛射固定架通过转动轴连接,其中,电动推杆伸缩带动抛射框架绕着抛射固定架转动从而调节抛射角度。所述旋转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二电机、主齿轮、从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连接主齿轮,主齿轮与从齿轮啮合,从齿轮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与抓取框架固定连接,其中,第二电机驱动主齿轮转动,主齿轮联动从齿轮转动,从而通过转动轴转动带动抓取框架旋转。所述夹取模块包括第一气缸和抓取夹板,所述第一气缸设于抓取框架的阻挡板上,第一气缸与抓取夹板连接,以驱动抓取夹板横向移动。所述抓取单元还包括位置限制模块,所述位置限制模块设于阻挡板上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位置限制模块设有向外倾斜的导向面。所述位置限制模块的导向面内安装有轴承,轴承与抓取抛射的物体相切,以减小物体与导向面之间的摩擦。所述推射模块包括第二气缸和推动盘,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推动盘,以驱动推动盘前后运动;所述第二气缸为高速气缸。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从动轮模块,所述从动轮模块设于底盘的底部,从动轮模块包括两个互相垂直的从动轮,从动轮上安装有用于定位的陀螺仪和编码器。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防撞轮,所述防撞轮安装于底盘的周边。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全向轮,整体结构可以向任意方向移动;2、本技术也可使用传感器确定物体是否被包含在抓取框架内,自主性强;3、抓取结构采用第一气缸固定物体,抛射部分用电动推杆调整角度,第二气缸将物体推出,可以使物体平稳落地,操作简单,快速高效;4、本技术可外加传感器和行程开关等,可承受的力较大,环境适应性和实用性强,可适用于不同情况;5、本技术同时包含移动、抓取、抛射功能,可适应多种工作类型和环境;6、本技术机械结构简单清晰可见,易于操作,运行速度快,效率高,可适应教学实验与机器人培训与竞赛等活动;7、本技术成本低廉,可大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底盘与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气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全向轮和第一电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从动轮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抓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抓取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夹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旋转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第二电机、主齿轮和从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2为位置限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抓取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抛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抛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推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抛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第一电机101,电机座102,全向轮103,联轴器104,联轴器夹片105,从动轮固定夹片106,从动轮107,气瓶108,气瓶夹板109,夹片110,框架固定板111,支撑铝管112,底盘113,控制盒114,电路板箱115,防撞轮116,底盘支撑管117,电池盒118,第一气缸119,抓取夹板120,玻纤管121,气缸夹片122,铝管123~126,第二电机127,电机座128,主齿轮129,从齿轮130,电机固定座131,转动轴132,法兰联轴器133,轴固定夹片134,位置限制模块152,轴承153,铝管135~137,第二气缸138,气缸夹板139,推动盘140,铝管141,电动推杆142,轴承座143,推轴144,推杆固定轴145,铝管146,夹片147,转动轴148,铝管149~15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底盘113、驱动单元、抓取单元、抛射单元。如图1~3所示,所述底盘113上安装有电池盒118、控制盒114、电路板箱115;所述电池盒118用于固定电池;控制盒114用于控制第一电机101、第二电机127和电动推杆142;电路板箱115用于安装电路板,使空间利用率最大化。所述底盘113设有底盘支撑管117,底盘支撑管117用螺栓螺母固定在底盘113底部,用于支撑并加固底盘113,防止抓取单元转动时底盘113发生晃动。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全向轮103、第一电机101、从动轮模块、防撞轮116、气瓶模块。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全向轮103设有4个,全向轮103均布设于底盘113的四周,第一电机101驱动全向轮103,使机器人整体移动,全向轮103可以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运动,使整体结构灵活易移动;本实施例采用四轮结构,移动时更稳定;具体地,电机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抓取和抛射轻量型物品的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驱动单元、抓取单元和抛射单元;/n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全向轮和第一电机;所述全向轮设有多个,全向轮均布设于底盘的四周,第一电机连接全向轮;/n所述抓取单元设于底盘上方,抓取单元包括夹取模块、抓取框架、旋转驱动模块和抓取固定架;所述抓取框架两侧设有阻挡板,阻挡板的一端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夹取模块设于阻挡板上并与连接杆平行,所述旋转驱动模块位于连接杆一侧,旋转驱动模块通过抓取固定架与底盘固定连接,旋转驱动模块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抓取框架连接,以带动抓取框架转动;/n所述抛射单元设于底盘上方,抛射单元包括抛射框架、推射模块和抛射固定架;所述抛射框架为矩形框架,抛射框架位于抓取框架内,抛射框架包括与阻挡板垂直设置的第一侧杆,第一侧杆朝向且远离旋转驱动模块,第一侧杆通过抛射固定架与底盘连接,所述推射模块设于第一侧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取和抛射轻量型物品的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驱动单元、抓取单元和抛射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全向轮和第一电机;所述全向轮设有多个,全向轮均布设于底盘的四周,第一电机连接全向轮;
所述抓取单元设于底盘上方,抓取单元包括夹取模块、抓取框架、旋转驱动模块和抓取固定架;所述抓取框架两侧设有阻挡板,阻挡板的一端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夹取模块设于阻挡板上并与连接杆平行,所述旋转驱动模块位于连接杆一侧,旋转驱动模块通过抓取固定架与底盘固定连接,旋转驱动模块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抓取框架连接,以带动抓取框架转动;
所述抛射单元设于底盘上方,抛射单元包括抛射框架、推射模块和抛射固定架;所述抛射框架为矩形框架,抛射框架位于抓取框架内,抛射框架包括与阻挡板垂直设置的第一侧杆,第一侧杆朝向且远离旋转驱动模块,第一侧杆通过抛射固定架与底盘连接,所述推射模块设于第一侧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抓取和抛射轻量型物品的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射单元还包括角度调节模块,所述角度调节模块包括推轴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朝向第一侧杆设置,且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底盘通过轴承座连接,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供推轴贯穿,且推轴的两端与抛射框架的两个横杆连接,横杆与第一侧杆垂直设置;抛射框架与抛射固定架通过转动轴连接,其中,电动推杆伸缩带动抛射框架绕着抛射固定架转动从而调节抛射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抓取和抛射轻量型物品的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二电机、主齿轮、从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连接主齿轮,主齿轮与从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童洁温金山高思佳李芳钰张天保李上杰王仕奇曹福青胡天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