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40797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式为其中,X为放射性核素,且n为整数,n≥0。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实现非天然糖代谢化学标记的肿瘤的放射性核素的标记,可用于体内癌症检测,具有更短的成像时间、更高的成像质量、更广的成像深度以及更少的肾脏放射性积累等优点,更有利于早期癌症的检测。同时,通过联合CT成像可得到精确的解剖学结构信号和功能信息,有利于癌症的评估以及精确分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影像学,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传统的靶向诊断和治疗药物(抗体、多肽、糖、脂质等)由于受到肿瘤本身受体表达数量(肿瘤细胞:105-106/细胞vs正常细胞:104-105/细胞)的限制,不足以赋予其较高的选择性,导致较低的癌症靶向效率,限制了其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非天然糖代谢利用带有化学标签的单糖分子修饰细胞膜,实现靶向标签成百上千倍的增加。该技术已广泛用于癌症标记和靶向治疗。通过发展一种基于糖代谢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策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小分子与糖代谢化学靶标通过体内正交反应共价结合,能够实现稳定、灵敏、快速响应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同时,通过人为的添加标记靶点可以实现靶向信号放大,增加肿瘤的核素富集的同时减少正常组织器官非特异摄取,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已经广泛探索研究的靶向癌症的策略分两种,即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被动靶向,也称为增强的渗透性和保留效应(epr),是基于以下发现:大小在10-200nm范围内的纳米颗粒可以穿透渗漏的肿瘤血管,并被动聚集在肿瘤区域。但是,其靶向作用非常有限,大多数(70-99%)纳米颗粒聚集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肝脏,脾脏等)中。此外,由于纳米颗粒在许多肿瘤中均未显示出聚集特征,epr效应尚未得到充分验证。主动靶向则依赖于药物或载药材料表面上的靶向配体与癌细胞过度表达的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已经报道的各种靶向配体,包括抗体,适体,肽,叶酸,糖和脂质,以靶向递送药物的方式用于肿瘤的治疗。主动靶向方法可以改善癌细胞对治疗剂的捕获和随后的内化,但是靶向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受体表达水平的差异。各种类型的癌症确实会过度表达某些受体,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叶酸受体(fr)。但是,此种程度的受体增加不足以赋予其较高的选择性,导致较低的癌症靶向效率。而且,受体的过表达水平(104-106/细胞)因患者而异,并随癌症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仍然需要探索常规且有效地靶向癌症的新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应用。

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其结构式为其中,x为放射性核素,且n为整数,n≥0。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x为18f、99mtc、177lu、111in、157gd、64cu和67/68ga中的至少一种。

7、上述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1)将dbco-pegn-amine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与nota-nhs或dota-nhs反应,制得标记前体nota-dbco或dota-dbco;

9、(2)将步骤(1)制得的标记前体nota-dbco或dota-dbco溶于醋酸钠溶液中,然后加入所述x的前体进行反应,再经纯化后,即得。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为:将1当量的dbco-pegn-amine在2-5当量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与1-5当量nota-nhs或dota-nhs反应,制得标记前体nota-dbco或dota-dbco。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反应的温度为4℃,时间为24-72h。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为:将1当量步骤(1)制得的标记前体nota-dbco或dota-dbco溶于0.1-0.5m的醋酸钠溶液中,然后加入所述x的前体进行反应,再经c18柱纯化后,即得;其中,每100μg标记前体nota-dbco或dota-dbco对应加入185-370mbq的所述x的前体。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2)的反应的温度为20-100℃,时间为10-30min。

14、上述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在制备体内癌症靶向显像检测探针中的应用。

15、上述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在制备癌症放射性核素治疗试剂盒中的应用。

16、一种癌症放射性核素治疗试剂盒,具有上述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实现非天然糖代谢化学标记的肿瘤的放射性核素的标记,可用于体内癌症检测,具有更短的成像时间、更高的成像质量、更广的成像深度以及更少的肾脏放射性积累等优点,更有利于早期癌症的检测。同时,通过联合ct成像可得到精确的解剖学结构信号和功能信息,有利于癌症的评估以及精确分期。

19、2、本专利技术具有标记条件温和、标记时间短、标记产率高等特点,无须后续纯化即可使用,更加有利于标记物的商业化应用与临床推广。

20、3、本专利技术中的多聚体有利于提高比活度,通过pet/spect仪器扫描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显像结果,能够在体实时动态癌症进展监测。

21、4、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思路扩展性强,靶向基团可任意替换为其他常用靶向分子,从而获得不同靶向功能的可用于不同核素标记的分子靶向探针。

2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更短的成像时间、更高的成像质量以及更广的成像深度等优点,更利于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X为18F、99mTe、177Lu、111In、157Gd、64Cu和67/68Ga中的至少一种。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为:将1当量的DBCO-PEGn-amine在2-5当量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与1-5当量NOTA-NHS或DOTA-NHS反应,制得标记前体NOTA-DBCO或DOTA-DBCO。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反应的温度为4℃,时间为24-72h。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为:将1当量步骤(1)制得的标记前体NOTA-DBCO或DOTA-DBCO溶于0.1-0.5M的醋酸钠溶液中,然后加入所述X的前体进行反应,再经C18柱纯化后,即得;其中,每100μg标记前体NOTA-DBCO或DOTA-DBCO对应加入185-370MBq的所述X的前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反应的温度为20-100℃,时间为10-30min。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在制备体内癌症靶向显像检测探针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在制备癌症放射性核素治疗试剂盒中的应用。

10.一种癌症放射性核素治疗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x为18f、99mte、177lu、111in、157gd、64cu和67/68ga中的至少一种。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为:将1当量的dbco-pegn-amine在2-5当量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与1-5当量nota-nhs或dota-nhs反应,制得标记前体nota-dbco或dota-dbco。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反应的温度为4℃,时间为24-72h。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良潘卫民杨霞李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