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浮置板轨道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11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置板轨道单元,包括浮置单元板、及用于对浮置单元板沿竖直方向进行浮置支撑的多个智能隔振器。浮置单元板包括多块浮置板单元块及连接组件,多块浮置板单元块沿轨道线路延伸方向依次布设且拼接连接,各浮置板单元块上设有多个用于分别安装智能隔振器的安装预留孔,连接组件用于将多块浮置板单元块连接形成浮置单元板。智能隔振器包括沿竖直方向内外套合设置的内筒组件和外筒组件,外筒组件的上端装设于对应设置的安装预留孔中,内筒组件套设于外筒组件内,且内筒组件的下端由外筒组件的下端伸出后与轨道基础相连,内筒组件用于供给外筒组件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的弹性支承力以使外筒组件对浮置单元板沿竖直方向进行浮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置板轨道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浮置板轨道单元。
技术介绍
浮置板道床是目前降低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最有效的结构,与其它减振轨道相比具有减振效果好、后期运行维护费用少、使用寿命长等显著优点。现有浮置板道床由多段浮置板轨道单元沿轨道线路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形成,而浮置板轨道单元包括浮置单元板、及与浮置单元板相连用于对浮置单元板进行浮置支承的弹性支承结构。现有浮置单元板一般采用现浇或预制安装的施工方式,但现浇浮置单元板因构造复杂,现场浇筑施工的质量不易保证,易出现外观差、钢筋外露、表面开裂、轨道几何尺寸精度偏差大等问题。普通预制浮置单元板虽适合工厂大批量生产,施工速度快,但隧道施工现场断面小,受施工空间和运输吊装的限制,普通预制浮置单元板单块长度一般为3.6m~8m,无法达到现浇浮置单元板的25m~30m,较短的长度和较小的质量均降低了普通预制浮置单元板的减振效果。由于受板体长度限制,由普通预制浮置单元板构成的浮置板轨道必然会在相邻浮置板的板端出现不连续的情况,且不连续情况较多,列车经过浮置单元板板端时产生的振动响应较经过板中时产生的振动响应大得多,行车安全性降低,板端的轨道部件受力条件较差导致使用寿命降低;虽然实际工程中采用剪力铰连接相邻的普通预制浮置单元板,但还是不能有效解决板端不连续带来的“影响浮置板轨道结构稳定、安全使用”的问题。另一方面,轨道交通中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振动现象,对于浮置板轨道这样一种浮置体系,车致振动在该体系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振动必然伴随着能量的产生,现有技术中,用于对浮置单元板进行浮置支承的弹性支承结构仅能对浮置单元板进行物理支承以降低振动,而不能对由于振动产生的能量进行收集及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不符合绿色、节能的工程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置板轨道单元,以解决现有普通预制板轨道单元存在的受施工空间和运输吊装限制、行车安全性差、减振效果差及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浮置板轨道单元,设置于轨道基础上,浮置板轨道单元包括沿轨道线路延伸方向布设的浮置单元板、及用于对浮置单元板沿竖直方向进行浮置支撑的多个智能隔振器;浮置单元板包括多块浮置板单元块及连接组件,多块浮置板单元块沿轨道线路延伸方向依次布设且拼接连接,各浮置板单元块上设有多个用于分别安装智能隔振器的安装预留孔,连接组件用于将多块浮置板单元块连接形成浮置单元板;智能隔振器包括沿竖直方向内外套合设置的内筒组件和外筒组件,外筒组件的上端装设于对应设置的安装预留孔中,内筒组件套设于外筒组件内,且内筒组件的下端由外筒组件的下端伸出后与轨道基础相连,内筒组件用于供给外筒组件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的弹性支承力以使外筒组件对浮置单元板沿竖直方向进行浮置支撑。进一步地,浮置板单元块包括预制板体及承轨台组;预制板体包括相对布设的第一拼接面和第二拼接面,第一拼接面和第二拼接面均沿浮置单元板的宽度方向布设,且第一拼接面与相邻两侧面斜交布设呈斜面,第二拼接面与相邻两侧面垂直布设呈垂直面或第二拼接面与第一拼接面沿浮置板单元块的中线面对称布设;第一拼接面和第二拼接面之间分别连接有相对布设的外端面和内端面,第一拼接面、外端面、第二拼接面及内端面构成预制板体的四周侧面,预制板体还包括用于作为支承平台的上表面、及与上表面相对设置的下表面;预制板体的第一拼接面与相邻预制板体的第一拼接面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形成沿直线延伸的直线型浮置单元板;和/或预制板体的第一拼接面与相邻预制板体的第二拼接面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形成具有弯曲曲度的曲线型浮置单元板;安装预留孔设置于预制板体的下表面上,且朝对应设置的上表面内凹延伸;承轨台组连接于预制板体的上表面上,承轨台组用于安装轨道部件。进一步地,预制板体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第一拼接面构成直角梯形的斜边,第二拼接面构成直角梯形的直角边,外端面和内端面分别构成直角梯形的上顶边和下底边;或者预制板体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第一拼接面和第二拼接面分别构成等腰梯形的两个等腰边,内端面构成等腰梯形的上顶边,外端面构成等腰梯形的下底边。进一步地,预制板体的上表面为水平设置的平行面,或者上表面为由内端面至外端面方向逐渐朝上侧倾斜的斜面。进一步地,外筒组件包括空心筒状的外套筒、及连接于外套筒内筒壁上的多块卡块,各卡块上设有内凹的卡槽;内筒组件包括套设于外套筒内的内套筒、及连接于内套筒外筒壁上的多块卡扣,多块卡扣用于分别插设于对应设置的卡块的卡槽内,以使内套筒与外套筒可拆卸式连接。进一步地,多块卡块沿外套筒的周向均匀间隔布设,且对应设置的卡槽沿外套筒的周向由卡块的一端朝另一端延伸,并所有卡槽的延伸方向一致;多块卡扣沿内套筒的周向均匀间隔布设,以在内套筒套入外套筒后旋转设定角度,进而使所有卡扣分别卡入对应设置的卡槽中;或者外套筒的两端连通,多块卡块沿外套筒的周向均匀间隔布设,且卡槽沿外套筒的周向贯通对应设置的卡块;多块卡扣沿内套筒的周向均匀间隔布设,以在内套筒套入外套筒后旋转设定角度,进而使所有卡扣分别卡入对应设置的卡槽中。进一步地,内筒组件还包括与轨道基础相连以支承于轨道基础上的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与内套筒相对布设;内筒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底座和内套筒之间的弹性支承件,弹性支承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设置的安装底座和内套筒相连,弹性支承件用于供给内套筒沿轴向的伸缩弹性力。进一步地,智能隔振器还包括用于对浮置单元板振动的动力响应数据进行监测的动力响应监测装置、及振动能量转换装置;动力响应监测装置的一部分结构设置于外套筒内以对动力响应数据进行获取,动力响应监测装置的另一部分结构设置于远程监控中心以对获取的动力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以使位于远程监控中心的监控人员实时评估浮置板轨道的健康状态;振动能量转换装置设置于外筒组件内,振动能量转换装置用于将浮置单元板的振动转换为电能,以对动力响应监测装置进行自供电及对浮置单元板沿线的小功率电器元件进行供电。进一步地,动力响应监测装置包括连接于外套筒内筒壁上的信号采集器,信号采集器用于对外套筒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信号分别进行采集,信号采集器连接有用于传输信号的信号传输器,信号传输器连接于安装底座上;信号传输器连接有设置于远程监控中心的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用于将接收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信号分别进行处理并显示,以供位于远程监控中心的监控人员实时评估浮置板轨道的健康状态。进一步地,振动能量转换装置包括连接于安装底座上且沿轴向延伸的安装支柱,安装支柱上缠绕有闭合设置的铜线,铜线与信号采集器及信号传输器分别相连;振动能量转换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外套筒内筒壁上的永磁体,以当外套筒随浮置板轨道振动时使外套筒内磁场产生变化进而使铜线中产生电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浮置板轨道单元中,一方面,浮置单元板相比现有技术的普通预制浮置板,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浮置单元板由沿轨道线路延伸方向依次布设且拼接连接的多块浮置板单元块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形成,体积和重量更小的浮置板单元块相比普通预制浮置板,其不受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置板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于轨道基础上,所述浮置板轨道单元包括沿轨道线路延伸方向布设的浮置单元板、及用于对所述浮置单元板沿竖直方向进行浮置支撑的多个智能隔振器;/n所述浮置单元板包括多块浮置板单元块(10)及连接组件(20),多块所述浮置板单元块(10)沿轨道线路延伸方向依次布设且拼接连接,各所述浮置板单元块(10)上设有多个用于分别安装所述智能隔振器的安装预留孔(107),所述连接组件(20)用于将多块所述浮置板单元块(10)连接形成所述浮置单元板;/n所述智能隔振器包括沿竖直方向内外套合设置的内筒组件(50)和外筒组件(60),所述外筒组件(60)的上端装设于对应设置的所述安装预留孔(107)中,所述内筒组件(50)套设于所述外筒组件(60)内,且所述内筒组件(50)的下端由所述外筒组件(60)的下端伸出后与所述轨道基础相连,所述内筒组件(50)用于供给所述外筒组件(60)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的弹性支承力以使所述外筒组件(60)对所述浮置单元板沿竖直方向进行浮置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置板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于轨道基础上,所述浮置板轨道单元包括沿轨道线路延伸方向布设的浮置单元板、及用于对所述浮置单元板沿竖直方向进行浮置支撑的多个智能隔振器;
所述浮置单元板包括多块浮置板单元块(10)及连接组件(20),多块所述浮置板单元块(10)沿轨道线路延伸方向依次布设且拼接连接,各所述浮置板单元块(10)上设有多个用于分别安装所述智能隔振器的安装预留孔(107),所述连接组件(20)用于将多块所述浮置板单元块(10)连接形成所述浮置单元板;
所述智能隔振器包括沿竖直方向内外套合设置的内筒组件(50)和外筒组件(60),所述外筒组件(60)的上端装设于对应设置的所述安装预留孔(107)中,所述内筒组件(50)套设于所述外筒组件(60)内,且所述内筒组件(50)的下端由所述外筒组件(60)的下端伸出后与所述轨道基础相连,所述内筒组件(50)用于供给所述外筒组件(60)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的弹性支承力以使所述外筒组件(60)对所述浮置单元板沿竖直方向进行浮置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板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置板单元块(10)包括预制板体(11)及承轨台组;
所述预制板体(11)包括相对布设的第一拼接面(101)和第二拼接面(102),所述第一拼接面(101)和所述第二拼接面(102)均沿所述浮置单元板的宽度方向布设,且所述第一拼接面(101)与相邻两侧面斜交布设呈斜面,所述第二拼接面(102)与相邻两侧面垂直布设呈垂直面或所述第二拼接面(102)与所述第一拼接面(101)沿所述浮置板单元块(10)的中线面对称布设;所述第一拼接面(101)和所述第二拼接面(102)之间分别连接有相对布设的外端面(103)和内端面(104),所述第一拼接面(101)、所述外端面(103)、所述第二拼接面(102)及所述内端面(104)构成所述预制板体(11)的四周侧面,所述预制板体(11)还包括用于作为支承平台的上表面(105)、及与所述上表面(105)相对设置的下表面;
所述预制板体(11)的第一拼接面(101)与相邻所述预制板体(11)的第一拼接面(101)通过所述连接结构(20)连接形成沿直线延伸的直线型浮置单元板;和/或
所述预制板体(11)的第一拼接面(101)与相邻所述预制板体(11)的第二拼接面(102)通过所述连接结构(20)连接形成具有弯曲曲度的曲线型浮置单元板;
所述安装预留孔(107)设置于所述预制板体(11)的所述下表面上,且朝对应设置的所述上表面(105)内凹延伸;
所述承轨台(12)组连接于所述预制板体(11)的上表面(105)上,所述承轨台(12)组用于安装轨道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置板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板体(11)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拼接面(101)构成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所述第二拼接面(102)构成所述直角梯形的直角边,所述外端面(103)和所述内端面(104)分别构成所述直角梯形的上顶边和下底边;或者
所述预制板体(11)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拼接面(101)和所述第二拼接面(102)分别构成所述等腰梯形的两个等腰边,所述内端面(104)构成所述等腰梯形的上顶边,所述外端面(103)构成所述等腰梯形的下底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置板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板体(11)的所述上表面(105)为水平设置的平行面,或者所述上表面(105)为由所述内端面(104)至所述外端面(103)方向逐渐朝上侧倾斜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板轨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组件(60)包括空心筒状的外套筒(61)、及连接于所述外套筒(61)内筒壁上的多块卡块(62),各所述卡块(62)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辉黄宇佳曾志平陈伟刘禹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