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铺设预制板式道床的调板车,包括机架(1),机架底部均布一组行走轮(12),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方设有用于放置预制板式道床的活动板(3),活动板(3)正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液压缸(2),第一液压缸(2)轴线水平设置,第一液压缸(2)一端与机架(1)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板(3)铰接连接,通过第一液压缸(2)推动活动板(3)在水平面平移或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提高了预制板式道床运输及调整效率的同时,缩短了整个轨道建设周期,降低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砟轨道施工的浮置道床的预制板式道床调整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铺设预制板式道床的调板车。
技术介绍
在浮置板式轨道施工建设中,需要将预制板式道床拼接组装成浮置道床。目前预制板式道床的拼接主要是依靠吊装设备摆放,再配合人工进行准确位置调整,由于预制板式道床的重量较大,惯性大,晃动幅度较大,因此吊装设备摆放误差较大,人工调整费时费力,经常需要反复的将预制板式道床吊起落下,特别是采用短的预制板式道床后,施工中拼接次数大大增加,因此这又形成制约施工速度的新瓶颈,同时也消耗很多人力物力,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铺设预制板式道床的调板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铺设预制板式道床的调板车,包括机架,机架底部均布一组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机架上方设有用于放置预制板式道床的活动板,活动板正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轴线水平设置,第一液压缸一端与机架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板铰接连接,第一液压缸推动活动板在水平面转动。当预制板式道床放置于活动板上时,通过第一液压缸推动活动板在水平面转动,以带动预制板式道床在水平面平移或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底部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轴线竖直设置,第二液压缸一端经活动板穿出后,与预制板式道床底部接触配合,以此可以对预制板式道床的进行调高及调平操作。所述机架底部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轴线竖直设置,第三液压缸一端连有支撑钉,支撑钉与第三液压缸同轴配合连接,以此可以对整车进行调高及调平操作。所述机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梁,该对支撑梁底部设有下盖板、顶部设有上盖板,上盖板上设有让位孔,让位孔与活动板对应配合。所述活动板底部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轴线竖直设置,第二液压缸一端经活动板穿出,并与预制板式道床底部接触配合,以此可以对预制板式道床的进行调高及调平操作,所述下盖板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液压缸另一端置于对应的第二通孔中,并与对应的第二通孔形成限位配合,以此控制活动板在水平面转动角度,以而限制预制板式道床在水平面转动角度。所述活动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杆,固定杆轴线竖直设置,固定杆一端与活动板连接,所述下盖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对应的固定杆相互对应,所述固定杆另一端置于对应的第三通孔中,并与对应的第三通孔形成限位配合,以此进一步控制活动板在水平面转动角度,以而限制预制板式道床在水平面转动角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提高了预制板式道床运输及调整效率的同时,缩短了整个轨道建设周期,降低了运输成本。下面便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活动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铺设预制板式道床的调板车,包括机架1,其包括一对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梁11,每个支撑梁11两端分别设有行走轮15,该对支撑梁11底部设有下盖板13、顶部设有上盖板14,所述上盖板14上方设有用于放置预制板式道床的活动板3,上盖板14上设有与活动板3对应配合的让位孔14a,上盖板14上还设有弹性垫10,弹性垫10沿让位孔14a外侧一周设置,所述下盖板13上设有一组轴线水平的第一液压缸2,该组第一液压缸2的伸出方向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布置,且相邻第一液压缸2的首尾相互对应,该组第一液压缸数量优选为4个,每个第一液压缸2一端与活动板3通过销轴6铰接连接、另一端设有与其铰接连接的固定座4,固定座4底部固定于下盖板13上,通过该组第一液压缸2推动活动板3在水平面平移或转动,所述下盖板13上设有一组腰长孔14a,每个腰长孔14a与对应的第一液压缸对应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在所述活动板3对称位置分别设置冲槽3a,冲槽3a为一次向下冲压成型而成的凹槽,冲槽3a槽底设有第一通孔3b,活动板3底部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7轴线竖直设置,每个第二液压缸7一端经对应的第一通孔3b穿出后,均连有推板7,推板7与对应的冲槽3a相互配合,当预制板式道床放置于活动板3上后,通过第二液压缸7推动推板7,使推板7顶部与预制板式道床底部接触配合,以此可以对预制板式道床的进行调高及调平操作;所述下盖板13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13b,每个第二通孔13b与对应的第二液压缸7相互对应,所述的第二液压缸7另一端置于对应的第二通孔13b中,并与对应的第二通孔13b形成限位配合,以而限制活动板3在水平面的平移量及转动角度,以而限制预制板式道床在水平面平移量及转动角度。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盖板13底部对称位置分别设置一对第三液压缸9,第三液压缸9轴线竖直设置,第三液压缸9一端连有与其同轴配合的支撑钉8,支撑钉8一端与第三液压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盾构管片对应配合,以此进一步实现对预制板式道床2的调高及调平操作。所述活动板3底部设有一对固定杆15,固定杆15轴线竖直设置,每个固定杆15一端与活动板3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13上设有一对第三通孔13c,所述的每个固定杆15另一端经对应的第三通孔13c穿出,并与对应的第三通孔13c形成限位配合,所述下盖板13下方设有与其相互平行的连板16,连板16与固定杆15另一端固定连接。调整操作待整车运行至指定位置后,将准备铺设的预制板式道床放置于活动板3上。经测量所得预制板式道床的实际标高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后,通过调整第三液压缸9及第二液压缸7,都可以对预制板式道床的高程进行调整,若是预制板式道床板面与水平面之间呈一对夹角,也可以通过第三液压缸9及第二液压缸7对预制板式道床进行调平。经测量所得预制板式道床中心轴线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后,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液压缸Ⅰ2b和第一液压缸Ⅲ2d一起推动活动板在水平面平移,以而使得预制板式道床2沿其中心轴线的法向平移;还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液压缸Ⅰ2a、第一液压缸Ⅱ2b、第一液压缸Ⅲ2c及第一液压缸Ⅳ2d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联动,以推动活动板3在水平面转动,以而预制板式道床在水平面转动。根据相邻预制板式道床之间的接缝情况,通过第一液压缸Ⅱ2a和第一液压缸Ⅳ2c一起推动活动板3平移,以而使得预制板式道床沿其中心轴线方向平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铺设预制板式道床的调板车,包括机架(1),机架底部均布一组行走轮(12),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方设有用于放置预制板式道床的活动板(3),活动板(3)正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液压缸(2),第一液压缸(2)轴线水平设置,第一液压缸(2)一端与机架(1)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板(3)铰接连接,通过第一液压缸(2)推动活动板(3)在水平面平移或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铺设预制板式道床的调板车,包括机架(1),机架底部均布一组行走轮(12),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方设有用于放置预制板式道床的活动板(3),活动板(3)正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液压缸(2),第一液压缸(2)轴线水平设置,第一液压缸(2)一端与机架(1)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板(3)铰接连接,通过第一液压缸(2)推动活动板(3)在水平面平移或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预制板式道床的调板车,其特征在于活动板(3)底部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7)轴线竖直设置,第二液压缸(7)一端经活动板(3)穿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预制板式道床的调板车,其特征在于机架(1)底部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三液压缸(9),第三液压缸(9)轴线竖直设置,第三液压缸(9)一端连有与其同轴配合的支撑钉(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预制板式道床的调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梁(11),该对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恒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兴宇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