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53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模具包括基板、后模芯、斜顶块和直顶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后模芯上开设第一斜面,而斜顶块设置在后模芯上,由于后模芯与斜顶块之间通过第一斜面滑动连接,且在基板上开设第一通槽,第一通槽内放置直顶块,直顶块可相对于基板上下运动。除此之外,在直顶块上开设限位缺口,限位缺口形成胶位面,注塑完成后,当给斜顶块一个向上(即远离重力方向)的推力后,斜顶块沿第一斜面且相对于重力方向斜向上运动,此时,斜顶块斜向上运动,使得产品与斜顶块的表面慢慢脱离,直顶块相对于斜顶块固定不动,且位于胶位面的产品紧贴直顶块,防止产品跟随斜顶块斜向上运动。

A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模具。
技术介绍
塑胶产品内部有倒扣、扣位等结构,在被顶出脱模时,可以采用斜顶结构出模,斜顶设计相对工艺简单,成本也较低。斜顶是顺着一定角度斜着向前推进,当向前一段行程后,这个扣位的位置就脱离了塑胶的内侧接触,从而使产品能顺利取出。然而,产品注塑完成后,产品与斜顶之间存在抱紧力,在脱模时,产品跟着斜顶运动,导致出现粘斜顶现象,不易于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旨在解决产品与斜顶之间存在抱紧力,在脱模时,产品跟着斜顶运动,导致出现粘斜顶现象,不易于脱模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贯穿基板的第一通槽;后模芯,所述后模芯上设置有第一斜面;斜顶块,所述斜顶块设置于所述后模芯上,且所述斜顶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斜面滑动连接;直顶块,所述直顶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槽内,且延伸至所述基板的外部,所述直顶块与所述斜顶块相抵接,所述直顶块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缺口,所述限位缺口形成胶位面;其中,注塑完成后,当所述斜顶块沿所述第一斜面运动,所述胶位面用于防止限位缺口位置的产品随斜顶块斜向上运动。优选的,所述限位缺口的截面呈Z形结构。优选地,所述模具还包括底板和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若干导套;若干斜顶联杆,所述斜顶联杆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基板并与所述斜顶块连接,所述斜顶联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斜顶联杆上套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导套;其中,当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基板运动时,所述斜顶联杆沿所述导套将所述斜顶块顶起。优选地,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斜顶联杆贯穿所述导向块以及所述基板并连接于所述斜顶块上,所述斜顶联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板相对铰接。优选地,所述斜顶联杆倾斜设置,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顶针板,所述顶针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顶针板上设置有滑槽;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斜顶联杆的第二端贯穿所述滑动块并铰接于所述底板上;直顶杆,所述直顶杆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基板并与所述直顶块连接,所述直顶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顶针板相连接;其中,当所述顶针板相对于所述基板运动时,所述斜顶联杆的第二端驱动所述滑动块发生相对位移,所述斜顶联杆的第一端沿所述导套将所述斜顶块顶起,所述直顶杆顶起所述直顶块,且所述直顶块向上的位移量小于所述斜顶块向上的位移量。所述直顶块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上开有设连接孔,所述直顶杆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安装凸起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凸起的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直顶杆的第一端开设有贯穿所述直顶杆的第二销孔,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插销,所述直顶杆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第二销孔连通,所述插销设置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内。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向块铰接,所述辅助杆的第二端贯穿所述滑动块并铰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辅助杆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斜顶联杆的倾斜角度一致。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模具还包括:第一顶出组件,所述第一顶出组件贯穿所述斜顶块并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所述第一顶出组件靠近所述第一斜面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阻挡所述第一顶出组件往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其中,当所述斜顶块沿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斜面运动时,所述第一顶出组件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并往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第二方向水平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斜顶块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模腔,所述模具还包括:第二顶出组件,所述第二顶出组件贯穿所述斜顶块,所述第二顶出组件靠近所述后模芯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顶出组件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模腔,所述第一模腔和所述第二模腔合模形成筋位型腔;其中,注塑完成后,当所述斜顶块沿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斜面运动,且所述第二顶出组件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时,所述第二顶出组件往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第二方向水平运动,所述筋位型腔内的产品被顶离所述斜顶块,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后模芯上开设第一斜面,而斜顶块设置在后模芯上,由于后模芯与斜顶块之间通过第一斜面滑动连接,且在基板上开设第一通槽,第一通槽内放置直顶块,直顶块可相对于基板上下运动。除此之外,在直顶块上开设限位缺口,限位缺口形成胶位面,注塑完成后,当给斜顶块一个向上(即远离重力方向)的推力后,斜顶块沿第一斜面且相对于重力方向斜向上运动,此时,斜顶块斜向上运动,使得产品与斜顶块的表面慢慢脱离,直顶块相对于斜顶块固定不动,且位于胶位面的产品紧贴直顶块,防止产品跟随斜顶块斜向上运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模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N1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N2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模具一实施例直顶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模具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模具一实施例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模具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N3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模具一实施例第一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模具又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N4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模具一实施例第二顶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述)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用于注塑于汽车功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n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贯穿基板的第一通槽;/n后模芯,所述后模芯上设置有第一斜面;/n斜顶块,所述斜顶块设置于所述后模芯上,且所述斜顶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斜面滑动连接;/n直顶块,所述直顶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槽内,且延伸至所述基板的外部,所述直顶块与所述斜顶块相抵接,所述直顶块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缺口,所述限位缺口形成胶位面;/n其中,注塑完成后,当所述斜顶块沿所述第一斜面运动,所述胶位面用于防止限位缺口位置的产品随斜顶块斜向上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用于注塑于汽车功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贯穿基板的第一通槽;
后模芯,所述后模芯上设置有第一斜面;
斜顶块,所述斜顶块设置于所述后模芯上,且所述斜顶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斜面滑动连接;
直顶块,所述直顶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槽内,且延伸至所述基板的外部,所述直顶块与所述斜顶块相抵接,所述直顶块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缺口,所述限位缺口形成胶位面;
其中,注塑完成后,当所述斜顶块沿所述第一斜面运动,所述胶位面用于防止限位缺口位置的产品随斜顶块斜向上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缺口的截面呈Z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底板和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若干导套;
若干斜顶联杆,所述斜顶联杆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基板并与所述斜顶块连接,所述斜顶联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斜顶联杆上套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导套;
其中,当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基板运动时,所述斜顶联杆沿所述导套将所述斜顶块顶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
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斜顶联杆贯穿所述导向块以及所述基板并连接于所述斜顶块上,所述斜顶联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板相对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联杆倾斜设置,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
顶针板,所述顶针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顶针板上设置有滑槽;
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斜顶联杆的第二端贯穿所述滑动块并铰接于所述底板上;
直顶杆,所述直顶杆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基板并与所述直顶块连接,所述直顶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顶针板相连接;
其中,当所述顶针板相对于所述基板运动时,所述斜顶联杆的第二端驱动所述滑动块发生相对位移,所述斜顶联杆的第一端沿所述导套将所述斜顶块顶起,所述直顶杆顶起所述直顶块,且所述直顶块向上的位移量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林贾宇霖尹覃伟熊向军谢万川段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