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0217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底部焊接有下连接部,所述筒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顶部焊接有上连接部,所述筒体内活塞以下的部分填充有液压油,且所述筒体内活塞以下的部分设置有与活塞相连接的二次缓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二次缓压机构的介入可以在瞬时震动力过大时,将活塞下滑的速度进行降低,避免减震器因瞬时过大的冲击力导致爆缸。

Piston rod of shock absorber for moto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
本技术涉及动车用减震器
,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
技术介绍
动车组服务于客运列车,除了复兴号等极少数车型没有在列车两端设计动力装置外,无论是动力集中型还是分散型动车组,所有的动车组都至少要在车组两端同时配备机车或动力车厢,以“前拉后推”方式运行。当列车抵达终点站时,无需更换车头即可实现原路返回或反向变轨。高速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几乎全是动车组。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同样的,减震器也广泛应用在动车组中。但目前的动车用减震器仅仅依靠液力进行减震,当瞬时震动力过大时,减震器可能产生爆缸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的动车用减震器仅仅依靠液力进行减震,当瞬时震动力过大时,减震器可能产生爆缸的可能,进而提出的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包括筒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4),所述下连接板(4)的底部焊接有下连接部(3),所述筒体(9)内滑动连接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12),所述上连接板(12)的顶部焊接有上连接部(13),所述筒体(9)内活塞(8)以下的部分填充有液压油,且所述筒体(9)内活塞(8)以下的部分设置有与活塞(8)相连接的二次缓压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包括筒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4),所述下连接板(4)的底部焊接有下连接部(3),所述筒体(9)内滑动连接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12),所述上连接板(12)的顶部焊接有上连接部(13),所述筒体(9)内活塞(8)以下的部分填充有液压油,且所述筒体(9)内活塞(8)以下的部分设置有与活塞(8)相连接的二次缓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缓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塞(8)底部居中位置处的竖杆(1),所述竖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互相垂直设置的两个连杆(2),所述筒体(9)的内侧壁上周向开设有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内均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限位杆(7),四个所述限位杆(7)上均依次套设有套环(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阿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保力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