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
本技术涉及动车用减震器
,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
技术介绍
动车组服务于客运列车,除了复兴号等极少数车型没有在列车两端设计动力装置外,无论是动力集中型还是分散型动车组,所有的动车组都至少要在车组两端同时配备机车或动力车厢,以“前拉后推”方式运行。当列车抵达终点站时,无需更换车头即可实现原路返回或反向变轨。高速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几乎全是动车组。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同样的,减震器也广泛应用在动车组中。但目前的动车用减震器仅仅依靠液力进行减震,当瞬时震动力过大时,减震器可能产生爆缸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的动车用减震器仅仅依靠液力进行减震,当瞬时震动力过大时,减震器可能产生爆缸的可能,进而提出的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包括筒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4),所述下连接板(4)的底部焊接有下连接部(3),所述筒体(9)内滑动连接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12),所述上连接板(12)的顶部焊接有上连接部(13),所述筒体(9)内活塞(8)以下的部分填充有液压油,且所述筒体(9)内活塞(8)以下的部分设置有与活塞(8)相连接的二次缓压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包括筒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4),所述下连接板(4)的底部焊接有下连接部(3),所述筒体(9)内滑动连接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12),所述上连接板(12)的顶部焊接有上连接部(13),所述筒体(9)内活塞(8)以下的部分填充有液压油,且所述筒体(9)内活塞(8)以下的部分设置有与活塞(8)相连接的二次缓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用减震器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缓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塞(8)底部居中位置处的竖杆(1),所述竖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互相垂直设置的两个连杆(2),所述筒体(9)的内侧壁上周向开设有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内均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限位杆(7),四个所述限位杆(7)上均依次套设有套环(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阿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保力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