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013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包括设置有第一插入部的第一圆环挡板、设置有第二插入部的第二圆环挡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一端经铆压固定于第一圆环挡板上,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插入部中,第二弹簧一端经铆压固定于第二圆环挡板上,另一端套设于第一插入部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整体结构加工难度、且保证整体结构强度,降低成本。

Structure of clutch return spring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
本技术属于离合器回位弹簧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离合器回位弹簧两侧固定挡板都采用铆接方式,且每相邻的两个弹簧都是采用铆接固定方式,需要使用大压力的压机才能实现铆接,对压机精度要求高,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高。由于是两侧挡板两端同时实现铆接,会产生铆接数量多,对产品的整体平面度产生一定的变形,废品率高,并且在装配时,回位弹簧的变形会造成弹簧的力值载荷不一致,从而会对活塞的复位和离合器的换挡体验产生不利影响。另外,两侧挡板两端同时铆接的回位弹簧结构,需要更高精度的模具、工装,控制成本高。即现有的回味弹簧结构加工有难度,导致成本高,也大大降低整体强度。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以降低加工难度、保证整体结构强度,降低成本。本技术的一种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包括设置有第一插入部的第一圆环挡板、设置有第二插入部的第二圆环挡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一端经铆压固定于第一圆环挡板上,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插入部中,第二弹簧一端经铆压固定于第二圆环挡板上,另一端套设于第一插入部中。优选地,第一圆环挡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弹簧一端经铆压操作固定于第一安装孔内。优选地,第二圆环挡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弹簧一端经铆压操作固定于第二安装孔内。优选地,第一弹簧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二弹簧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优选地,第一插入部垂直设置于第一圆环挡板上,第一插入部插入到第二弹簧的通腔中。本技术的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一插入、一铆压的加工方式,即每一个弹簧都是一端是插入操作,另一端是铆压操作,在组装时两个挡板先分别进行铆接,然后再将两挡板通过插头连接固定即可。与传统的需要全部进行铆压操作相比,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消除了铆接不到位脱落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产品铆接废品率,保证整体强度,在应用于离合器中时,提高换挡体验质量,适合大批量生产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现有的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图3为本技术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中第一插入部在未插入第二弹簧中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术语如“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术语并不限制该组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和另一组件。例如,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并且第二组件类似地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术语“和/或”是指相关项和描述项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参考图1、图2、图3;图1为本技术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现有的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图3为本技术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中第一插入部在未插入第二弹簧中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一种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包括设置有第一插入部31的第一圆环挡板10、设置有第二插入部的第二圆环挡板20(第二插入部在图1中未示)、第一弹簧41和第二弹簧42,第一弹簧41一端经铆压固定于第一圆环挡板10上,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插入部中,第二弹簧42一端经铆压固定于第二圆环挡板20上,另一端套设于第一插入部31中。本技术的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一插入、一铆压的加工方式,即每一个弹簧都是一端是插入操作,另一端是铆压操作,在组装时两个挡板先分别进行铆接,然后再将两挡板通过插头连接固定即可。与传统的需要全部进行铆压操作相比(图2),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消除了铆接不到位脱落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产品铆接废品率,保证整体强度,在应用于离合器中时,提高换挡体验质量,适合大批量生产要求。其中,第二插入部在图1中未示;第二插入部的结构与第一插入部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从图1的第一插入部得知;具体地,第一圆环挡板表示呈圆环状的挡板结构;第一圆环挡板上开设有第一条形通腔100和第二条形通腔101,第一插入部表示位于第一条形通腔100和第二条形通腔101之间的结构部分;该结构部分可经按压操作后插入到第二弹簧42的通孔中;按压操作可由机械臂、自动化设备完成。如果第一圆环挡板材质为铝,人工按压也可实现。对于第二插入部,同理。如图1所示,优选地,第一圆环挡板1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2,第一弹簧一端经铆压操作固定于第一安装孔32内;这里需要注意,弹簧经铆压设备的冲压操作,以使得弹簧固定于一个钢板或者板上,是属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对于第一圆环挡板和第一弹簧之间的铆压操作并没有技术改进;与图2的传统的回位弹簧结构相同,优选地,第二圆环挡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弹簧一端经铆压操作固定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二安装孔未在图1中标注,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第一安装孔在第一圆环挡板的设置上,得知第二安装孔的设置位置、作用)。如图1所示,优选地,第一弹簧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二弹簧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优选地,第一插入部垂直设置于第一圆环挡板上,第一插入部插入到第二弹簧的通孔中。更具体地,每一个第一弹簧设置于每两个第二弹簧的之间;这个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呈间隔设置;以通过这种间隔设置方式,降低铆压操作所需要的通孔在第一圆环挡板上的密集度,以保证整体强度。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第一插入部的第一圆环挡板、设置有第二插入部的第二圆环挡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一端经铆压固定于第一圆环挡板上,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插入部中,第二弹簧一端经铆压固定于第二圆环挡板上,另一端套设于第一插入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第一插入部的第一圆环挡板、设置有第二插入部的第二圆环挡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一端经铆压固定于第一圆环挡板上,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插入部中,第二弹簧一端经铆压固定于第二圆环挡板上,另一端套设于第一插入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回位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圆环挡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弹簧一端经铆压操作固定于第一安装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明佳刘立娟文敏梁甲韦铈潍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柳东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