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13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提升装置,属于悬挂式单轨车辆技术领域,包括:上滑轨、下滑轨、多个提升机构和锁紧组件,多个提升机构设置在上滑轨与下滑轨之间,锁紧组件分别与上滑轨以及下滑轨可拆卸连接,该装置可以将车辆整体降落到地面,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运行平稳、安全。

A kind of lifting device for suspended monorail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提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悬挂式单轨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悬挂式单轨交通是目前最前卫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其优点是空间利用率高,适应性强、噪音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但是,由于悬挂式单轨车辆悬吊于地面之上,在运行过程中一旦遇到事故,其救援非常困难,目前悬挂式单轨车辆在车辆底部设置应急车门,并准备滑梯,一旦发生事故,则通过应急车门将滑梯放下至地面,乘客通过该滑梯滑到地面,为收纳方便,这种滑梯通常为柔性滑梯,使用时,需要放置到地面并由人为拉紧,乘客逐个通滑降或爬梯方式降落到地面,这种滑梯形状不易控制,对滑梯上的人员无法提供安全支撑,从高处滑落很容易造成坠落风险,需要消耗一定体力,使老人和妇女儿童受伤害风险增大,并且受天气影响大,在恶劣天气,如大风、大雨情况下,其安全性能降低;另外,该滑梯每次仅能通过一人,救援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提升装置,该装置可以将车辆整体降落到地面,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运行平稳、安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提升装置,包括:上滑轨、下滑轨、提升机构和锁紧组件,提升机构设置在上滑轨与下滑轨之间,锁紧组件与上滑轨以及下滑轨可拆卸连接。上滑轨和下滑轨为提升机构运动提供滑动轨道,上滑轨与上方枕梁连接,下滑轨与下方车辆连接,通过提升机构的伸缩等运动可将下方车辆平稳放置底面,锁紧组件则用于锁紧提升机构,在车辆正常运行时限制提升机构运动。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提升机构分别包括多个层叠布置的提升组件;提升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框、多个第二连接框、多个第一转轴和多个第二转轴,多个第一连接框相互平行,多个第二连接框相互平行,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交叉设置并且通过第一转轴在中部铰接,相邻的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的两端通过第二转轴铰接。多个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两两依次铰接,从上到下依次转动,提升机构可向下伸长,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通过第一转轴在中部铰接,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呈“X”形状。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位于最上层的提升机构的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通过第二转轴与上滑轨滑动连接,位于最下层的提升机构的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通过第二转轴与下滑轨滑动连接。最上层的提升机构的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通过第二转轴滑动设置在上滑轨中,则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可通过第二转轴在上滑轨中滑动,最下层提升机构的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通过第二转轴滑动设置在下滑轨中,则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可通过第二转轴在下滑轨中滑动。优选的,提升组件的个数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悬挂式车辆距地面高度合理设置。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杆以及与锁紧杆可拆卸连接的锁紧帽,上滑轨与下滑轨上分别开设锁紧孔,锁紧杆穿过锁紧孔与锁紧帽可拆卸连接。锁紧杆设置在上滑轨和下滑轨之间,因锁紧杆不具有收缩性,则锁紧杆限制了上滑轨和下滑轨的距离,从而使位于上滑轨和下滑轨之间的提升机构无法伸长运动,保证车辆平稳行驶,锁紧帽拆卸掉,则上滑轨和下滑轨之间的限位作用接触,提升机构可带动下滑轨向地面伸长。优选的,在本方案中,锁紧杆采用螺杆,锁紧帽采用与螺杆配合的螺母,但是锁紧杆与锁紧帽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锁紧杆还可以为钢丝绳,锁紧帽为与钢丝绳配合使用的钢丝绳锁扣;因上滑轨与上方枕梁连接,为保证连接面平整,在本方案中,锁紧杆不穿出上滑轨的上表面,锁紧帽设置在上滑轨的滑道中,为方便操作锁紧机构,在本方案中,锁紧杆的下端穿过下方车辆的车顶,并通过锁紧帽固定。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锁紧组件设置在提升机构的外侧。第一提升机构通过第二转轴在上滑轨中向中心平行滑动,第二提升机构通过第二转轴在下滑轨中向中心平行滑动,为不影响第二转轴的滑动,锁紧组件设置在第二转轴的外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在悬挂式单轨车辆的转向架枕梁与下方车辆之间,当发生事故时,通过解开锁紧组件,可使提升机构伸长,从而将车辆整体平稳放置到地面,救援效率提升,装置运行受外界天气影响较小,且整体操作过程无需乘客动作,防止场面混乱,减少不必要的人为伤害,避免坠落风险,乘客安全有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的提升组件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简化图。其中:1-上滑轨;2-下滑轨;3-提升机构;31-第一连接框;32-第二连接框;33-第一转轴;34-第二转轴;4-锁紧组件;41-锁紧杆;42-锁紧帽;5-转向架;6-吊梁;7-车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7提升装置,包括:上滑轨1、下滑轨2、提升机构3和锁紧组件4,提升机构3设置在上滑轨1与下滑轨2之间,锁紧组件4与上滑轨1以及下滑轨2可拆卸连接。参照图1和图2,提升机构包括多个层叠布置的提升组件,提升组件分别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框31、多个第二连接框32、多个第一转轴33和多个第二转轴34,多个第一连接框31相互平行,多个第二连接框32相互平行,第一连接框31和第二连接框32交叉设置,第一连接框31和第二连接框32通过第一转轴33在中部铰接,相邻第一连接框31和第二连接框32通过第二转轴34在端部铰接;最上端的提升组件的第一连接框31和第二连接框32通过第二转轴34与上滑轨1滑动连接,最下端的提升组件的第一连接框31和第二连接框32通过第二转轴34与下滑轨2滑动连接。参照图1,锁紧组件4设置在提升机构的外侧,锁紧组件4包括锁紧杆41以及与锁紧杆41可拆卸连接的锁紧帽42,上滑轨1与下滑轨2上分别开设锁紧孔,锁紧杆41穿过锁紧孔与锁紧帽42可拆卸连接。参照图3,该悬挂式单轨车辆7提升装置设置在转向架5和车辆7之间,转向架5下设置吊梁6,上滑轨1固定连接在吊梁6上,下滑轨2固定连接在车顶上,车辆7正常行驶时,锁紧杆41穿过上滑轨1、下滑轨2和车辆7顶面,并通过锁紧帽42锁紧,此时提升机构3处于压缩状态,锁紧组件4限制其运动,当需要将车辆7降落到地面时,工作人员在车内,将锁紧帽42拆掉,锁紧组件4对提升机构3不再具有限位作用,提升机构向地面方向运动,将车辆7平稳放置在地面上。参照图4,提升机构工作原理为:当提升机构3的限位解除后,最上层的第一连接框31和第二连接框32在第二转轴34的带动下沿上滑轨1向中间滑动,第一连接框31和第二连接框32绕中部的第一转轴33转动,依次带动与其在端部铰接的下层第一连接框31与第二连接框32转动,提升组件不断向下伸长,直至车辆7平稳放置到地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滑轨(1)、下滑轨(2)、提升机构(3)和锁紧组件(4),所述提升机构(3)设置在所述上滑轨(1)与所述下滑轨(2)之间,所述锁紧组件(4)分别与所述上滑轨(1)以及所述下滑轨(2)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滑轨(1)、下滑轨(2)、提升机构(3)和锁紧组件(4),所述提升机构(3)设置在所述上滑轨(1)与所述下滑轨(2)之间,所述锁紧组件(4)分别与所述上滑轨(1)以及所述下滑轨(2)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单轨车辆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3)分别包括多个层叠布置的提升组件;
所述提升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框(31)、多个第二连接框(32)、多个第一转轴(33)和多个第二转轴(34),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框(31)相互平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框(32)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框(31)和所述第二连接框(32)交叉设置并且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3)在中部铰接,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框(31)和所述第二连接框(32)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34)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咏志邬平波曾京戴焕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交智众科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