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架空乘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904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向架空乘人装置,包括机头驱动部、钢丝绳、机尾滑道、机尾部以及固定在巷道内的托绳组件,钢丝绳绕在机头驱动部的驱动轮和机尾部的迂回轮上,机尾部安装在机尾滑道中,位于下层的钢丝绳上安装一转向吊椅,机头驱动部上安装有辅助改向轮A和辅助改向轮B,位于上层的钢丝绳置于辅助改向轮A的轮槽内,位于下层的钢丝绳置于辅助改向轮B的轮槽内,机头驱动部和机尾部之间的钢丝绳绕在托绳组件的托绳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向上或向下人员运输单向进行,当一侧运输完成时,再开始运输另外一侧的人员。解决了煤矿井下窄截面巷道的人员运输难题。为煤矿工人节省了体力,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向架空乘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向架空乘人装置,属于煤矿乘人装置

技术介绍
架空乘人装置主要用于矿井斜巷、平巷运送人员,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地面旅游索道。它通过电动机带动减速机上的摩擦轮作为驱动装置,采用架空的无极循环的钢丝绳作为牵引承载。钢丝绳主要靠尾部张紧装置进行张紧,沿途依托绳轮支撑,以维持钢丝绳在托轮间的饶度和张力。抱索器将乘人吊椅与钢丝绳连接并随之作循环运行从而实现运送人员的目的。现有架空乘人装置的钢丝绳均为水平布置,不用于煤矿井下巷道断面较窄的巷道,煤矿井下窄截面巷道的人员运输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单向架空乘人装置。本技术所述的单向架空乘人装置,包括机头驱动部、钢丝绳、机尾滑道、机尾部以及固定在巷道内的托绳组件,钢丝绳绕在机头驱动部的驱动轮和机尾部的迂回轮上,驱动轮和迂回轮均竖向布置,机尾部安装在机尾滑道中,位于下层的钢丝绳上安装一转向吊椅,机头驱动部上安装有辅助改向轮A和辅助改向轮B,位于上层的钢丝绳置于辅助改向轮A的轮槽内,位于下层的钢丝绳置于辅助改向轮B的轮槽内,机头驱动部和机尾部之间的钢丝绳绕在托绳组件的托绳轮上。优选地,所述托绳组件包括多组双轮轮组和多组单托轮,两相邻双轮轮组之间设置有多组单托轮,双轮轮组和单托轮通过对应的吊架悬空固定在巷道内,钢丝绳置入对应的拖轮槽内。优选地,所述单向架空乘人装置,还包括与机尾部连接的张紧部,张紧部另一端连接有重锤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单向架空乘人装置,主要适用于煤矿井下巷道断面较窄的巷道,使用时,向上或向下人员运输单向进行,当一侧运输完成时,再开始运输另外一侧的人员。解决了煤矿井下窄截面巷道的人员运输难题。为煤矿工人节省了体力,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头驱动部2、辅助改向轮A3、双轮轮组4、吊架5、单托轮6、转向吊椅7、钢丝绳8、机尾滑道9、机尾部10、张紧部11、重锤组件12、辅助改向轮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单向架空乘人装置,包括机头驱动部1、钢丝绳7、机尾滑道8、机尾部9以及固定在巷道内的托绳组件,钢丝绳7绕在机头驱动部1的驱动轮和机尾部9的迂回轮上,驱动轮和迂回轮均竖向布置,机尾部9安装在机尾滑道8中,位于下层的钢丝绳7上安装一转向吊椅6,机头驱动部1上安装有辅助改向轮A2和辅助改向轮B12,位于上层的钢丝绳7置于辅助改向轮A2的轮槽内,位于下层的钢丝绳7置于辅助改向轮B12的轮槽内,机头驱动部1和机尾部9之间的钢丝绳7绕在托绳组件的托绳轮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绳组件包括多组双轮轮组3和多组单托轮5,两相邻双轮轮组3之间设置有多组单托轮5,双轮轮组3和单托轮5通过对应的吊架4悬空固定在巷道内,钢丝绳7置入对应的拖轮槽内;还包括与机尾部9连接的张紧部10,张紧部10另一端连接有重锤组件11。本具体实施的工作原理:机头驱动部1:机头驱动部1是整个单向架空乘人装置的核心组件和动力来源,主要包括:电机、减速机、联轴器、工作制动器、安全制动器、传动总成、断轴保护、驱动轮、驱动部机架等部件组成,具有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制动可靠、传动效率高等特点。其中:电机,采用最新型的YBK3型矿用隔爆电机,外壳为钢板焊接结构,专用于煤矿井下。减速机,采用锥齿-斜齿齿轮箱减速机,三级传动,传动效率高,可达90%以上。联轴器,采用爪式弹性联轴器,联轴器内置梅花弹性垫缓冲启动冲击,外置制动轮,工作制动器安装在制动轮上。工作制动器,为电力液压制动器,安装在电机与减速机之间的联轴器上,工作可靠,制动力可以调节,制动闸瓦磨损时通过调节可以保证制动力充足。安全制动器,为电力液压制动器或液压制动器,安装在驱动轮上,制动时直接制动驱动轮,为本装置的二级制动,配合工作制动器使用。传动总成,连接减速机与驱动轮,避免减速机输出轴扭矩过大,充分分担扭力,通过内置的调心轴承,可自动将驱动轮与输出轴进行找正。断轴保护,内嵌在传动总成中,当主轴断裂时,避免驱动轮产生位移,并将断轴信号传输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停车,避免造成严重的财产和人员损失。驱动轮,钢板焊接或整体铸造,用于钢丝绳回转,驱动轮绳槽内嵌高分子耐磨材料,具有阻燃、抗静电、摩擦系数大等特点。驱动部机架,钢材组焊而成,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等特点,可以充分保证电机减速机同心。辅助改向轮A2和辅助改向轮B12:安装在机头驱动部1的机架顶端,钢丝绳7经改向轮方向发生变化,改向轮的前后位置可以调整,以保证钢丝绳在驱动轮的围包角大于180度。转向轮内置深沟球轴承,转动灵活,使用寿命长,外嵌软质轮衬,避免钢丝绳与轮体直接摩擦。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双轮轮组3:由两个单托轮以跷跷板结构组合在一起,设备运行时可以自动平衡两个托轮的受力,通过U型螺栓与圆形吊架固定在一起。适用于巷道坡度变化较大的地点,单组双轮轮组可以适用于变坡量小于10度的变坡点,对于变坡量大于10度的地点,可以多组双轮组合使用。吊架4:利用锚索悬挂于巷道顶板,采用圆柱结构,绳轮可延吊架的轴向、径向无级调节调节精准度高。吊架底部设置有防脱板,避免绳轮脱落。单托轮5:内置轴承,外嵌软质轮衬,用于钢丝绳的悬挂和导向。轮衬有一定的深度,可减小钢丝绳的掉绳几率,对于容易掉绳的部位,配合防掉绳保护使用。转向吊椅6:设有转向机构,方便正反向运输时,吊椅的方向调整。钢丝绳7:采用矿用线接触从钢丝绳,用于悬挂抱索器和吊椅,达到人员运输的目的。钢丝绳采用无极插接的方式。机尾滑道8:为适应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的延展情况,将机尾部安置在机尾滑道中,可以有效调整钢丝绳的松紧度。滑道长度由巷道长度和钢丝绳延展性共同决定。机尾部9:由机尾小车、机尾轮、机尾轮毂总成组成,内置轴承,外嵌轮衬,用于钢丝绳回转方向。张紧部10:由张紧小车、储绳轮组成,通过张紧小车可以调节钢丝绳的张性。重锤组件11:配合张紧部使用,为张紧部提供张紧力。通过滑轮组扩力可有效减小重锤组件的重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架空乘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驱动部(1)、钢丝绳(7)、机尾滑道(8)、机尾部(9)以及固定在巷道内的托绳组件,钢丝绳(7)绕在机头驱动部(1)的驱动轮和机尾部(9)的迂回轮上,驱动轮和迂回轮均竖向布置,机尾部(9)安装在机尾滑道(8)中,位于下层的钢丝绳(7)上安装一转向吊椅(6),机头驱动部(1)上安装有辅助改向轮A(2)和辅助改向轮B(12),位于上层的钢丝绳(7)置于辅助改向轮A(2)的轮槽内,位于下层的钢丝绳(7)置于辅助改向轮B(12)的轮槽内,机头驱动部(1)和机尾部(9)之间的钢丝绳(7)绕在托绳组件的托绳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架空乘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驱动部(1)、钢丝绳(7)、机尾滑道(8)、机尾部(9)以及固定在巷道内的托绳组件,钢丝绳(7)绕在机头驱动部(1)的驱动轮和机尾部(9)的迂回轮上,驱动轮和迂回轮均竖向布置,机尾部(9)安装在机尾滑道(8)中,位于下层的钢丝绳(7)上安装一转向吊椅(6),机头驱动部(1)上安装有辅助改向轮A(2)和辅助改向轮B(12),位于上层的钢丝绳(7)置于辅助改向轮A(2)的轮槽内,位于下层的钢丝绳(7)置于辅助改向轮B(12)的轮槽内,机头驱动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辉张新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宁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