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68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机器人,所述检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检测机构以及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由驱动部件带动在工作面上移动,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减震机构、探头组件和探头导向组件,所述探头组件与所述减震机构连接,所述探头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探头组件上,在工作的时候所述探头导向组件的下端与检测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仪器在检测移动的过程中易与检测工作面上的凸起部发生碰撞的技术问题。

A detecti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水冷壁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冷壁检测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工业设备冷却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式为水冷进行冷却,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的特点,最为普遍的结构为采用水冷壁进行冷却,其在冷却壁上设置多根水冷管道,通过水循环来完成冷却,由于水冷却过程中会在水冷管的内壁形成水垢,长年累月的积累会影响水冷管的壁厚,另外,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水冷壁以及水冷管会发生损伤,因此需要定期地对水冷管以及水冷壁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已经采用专门的水冷壁检测机器人对其进行厚度以及探伤检测,其工作过程为将检测仪器沿着水冷壁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对水冷管进行检测,但是由于水冷壁上存在障碍物或是焊缝等凸起部位,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仪器易与凸起部位发生碰撞,而导致仪器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机器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仪器在检测移动的过程中易与检测工作面上的凸起部发生碰撞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机器人,所述检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检测机构以及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由驱动部件带动在工作面上移动,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减震机构、探头组件和探头导向组件,所述探头组件与所述减震机构连接,所述探头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探头组件上,在工作的时候所述探头导向组件的下端与检测表面接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探头导向组件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探头导向组件的下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探头导向组件还包括导向连接杆,所述导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导向连接杆上,所述导向连接杆斜向下且朝着靠近所述探头组件的方向延伸。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探头导向组件还包括导向安装板,所述导向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导向安装板连接,所述导向安装板与所述探头组件连接,所述导向安装板的外端向下折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探头组件包括:探头本体和探头安装支架,所述探头本体活动设置在所述探头安装支架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探头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螺孔,所述探头本体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探头导向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探头组件的两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横向滑轨和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横向滑轨上,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滑动部件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竖移导杆,所述竖移导杆活动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件上且其可以在所述滑动部件上沿竖向移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磁性部件。本申请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机器人,所述检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检测机构以及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由驱动部件带动在工作面上移动,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减震机构、探头组件和探头导向组件,所述探头组件与所述减震机构连接,所述探头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探头组件上,在工作的时候所述探头导向组件的下端与检测表面接触,本技术通过探头导向组件与工作面接触,在遇到工作面上的凸起部的时候,减震机构会发生向上的移动,从而带动探头组件越过障碍物,因此探头组件可以用于适应各种环境的检测工作面,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仪器在检测移动的过程中易与检测工作面上的凸起部发生碰撞的技术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检测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辅助导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检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器人主体;2、检测机构;3、辅助导向机构;4、防撞传感器;5、摄像头;6、照明灯;7、传感器连接支架;11、安装主板;12、磁铁安装板;13、磁性部件;14、行走装置;15、吊装把手;16、搬运把手;17、机器人控制箱;21、检测安装支架;22、减震支架;23、横移锁紧部件;24、滑动部件;25、竖移导杆;26、竖移锁紧部件;27、横向滑轨;28、探头安装支架;29、探头组件;210、探头导向组件;211、导向安装板;212、探头本体;213、导向轮;214、导向连接杆;215、减震机构;31、导向连接板;32、辅助导向支架;33、辅助导向轮;34、辅助减震机构;35、锁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机器人,该检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检测机构2以及行走装置14,行走装置14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上由驱动部件带动在工作面上移动,检测机构2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上,检测机构2包括:减震机构215、探头组件29和探头导向组件210,探头组件29与减震机构连接215,探头导向组件210设置在探头组件29上,在工作的时候探头导向组件29的下端与检测表面接触。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机器人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磁性部件13,更具体地说,机器人主体1包括安装主板11,行走装置14设置在安装主板11的底部,而安装主板11的上部设置有机器人控制箱17,吊装把手15和搬运把手16,吊装把手15和搬运把手16主要为了方便吊装和搬运,而行走装置14采用的为单履带,该履带沿着安装主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主板11的底部且位于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磁铁安装板12,每一磁铁安装板12的下端设置有磁性部件13,该磁性部件13可以为永磁铁,也可以为电磁铁,磁性部件13的主要作用在于,在工作的时候其吸附在工作表面,可用于实现爬壁作业,本实施例中,检测机构2设置在安装主板11的前端,而安装主板11的后端设置有照明灯6和摄像头5,具体而言,安装主板11的后端设置有安装板,照明灯6和摄像头5设置在安装板上,摄像头5用于检测工作环境,照明灯6用于辅助照明,安装主板11的后端还设置传感器连接支架7,防撞传感器4沿横向设置在传感器连接支架7上,本实施例中的防撞传感器4为条状,其可以扩大传感器的感应范围,有效地提高防撞能力。本实施例中的安装主板11两侧设置有辅助导向机构3,辅助导向机构3与安装主板11为可拆卸连接,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辅助导向机构3包括导向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检测机构以及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由驱动部件带动在工作面上移动,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减震机构、探头组件和探头导向组件,所述探头组件与所述减震机构连接,所述探头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探头组件上,在工作的时候所述探头导向组件的下端与检测表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检测机构以及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由驱动部件带动在工作面上移动,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减震机构、探头组件和探头导向组件,所述探头组件与所述减震机构连接,所述探头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探头组件上,在工作的时候所述探头导向组件的下端与检测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导向组件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探头导向组件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导向组件还包括导向连接杆,所述导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导向连接杆上,所述导向连接杆斜向下且朝着靠近所述探头组件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导向组件还包括导向安装板,所述导向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导向安装板连接,所述导向安装板与所述探头组件连接,所述导向安装板的外端向下折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华旸王立平赵亮王志超刘增光蒲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史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