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轮结构及具有该驱动轮结构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586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轮结构及具有该驱动轮结构的机器人,该结构包括车轮组件、驱动组件、车架组件和电气组件;车架组件包括控制箱体、减速箱体和横向车桥,横向车桥与控制箱体叠加设置,横向车桥及控制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减速箱体,并且横向车桥及控制箱体分别与减速箱体通过卡接结构连接;两个减速箱体内分别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车轮组件连接,电气组件设于控制箱体内,并与驱动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驱动轮结构及机器人,该结构采用卡接的方式,无需使用螺钉螺母,进而无需为扳手预留空间,进而使结构的空间更加紧凑,且空间利用率更高。率更高。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轮结构及具有该驱动轮结构的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轮结构及具有该驱动轮结构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移动机器人现阶段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安全性。常见的磁吸附机器人行走机构包含轮式机构、履带式机构等。
[0003]磁吸附轮式机器人的轮组与机器人的底盘结构形式、连接方式有较大的关系,现阶段驱动轮组主要为螺钉螺母连接结构,此连接方式需要预留较大的扳手空间,结构空间利用率低,严重限制小微机器人进一步的小型化与模块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轮结构及具有该驱动轮结构的机器人。
[0005]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轮结构,包括车轮组件、驱动组件、车架组件和电气组件;所述车架组件包括控制箱体、减速箱体和横向车桥,所述横向车桥与所述控制箱体叠加设置,所述横向车桥及所述控制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减速箱体,并且所述横向车桥及所述控制箱体分别与所述减速箱体通过卡接结构连接;两个所述减速箱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组件(1)、驱动组件(2)、车架组件(3)和电气组件(4);所述车架组件(3)包括控制箱体(32)、减速箱体(35)和横向车桥(34),所述横向车桥(34)与所述控制箱体(32)叠加设置,所述横向车桥(34)及所述控制箱体(32)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减速箱体(35),并且所述横向车桥(34)及所述控制箱体(32)分别与所述减速箱体(35)通过卡接结构连接;两个所述减速箱体(35)内分别设置所述驱动组件(2),所述驱动组件(2)与所述车轮组件(1)连接,所述电气组件(4)设于所述控制箱体(32)内,并与所述驱动组件(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上斜形凸件(341)、上斜形槽(351)、下斜形凸件(321)和下斜形槽(352);所述横向车桥(34)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上斜形凸件(341),所述控制箱体(32)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下斜形凸件(321),两个所述减速箱体(35)上分别设有所述上斜形槽(351)和所述下斜形槽(352);所述横向车桥(34)及所述控制箱体(32)与所述减速箱体(35)时,所述上斜形凸件(341)与所述上斜形槽(351)卡接,所述下斜形凸件(321)与所述下斜形槽(352)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车桥(34)的两侧分别设置端板,所述端板上设有第一销槽(342),所述减速箱体(35)上设有第二销槽(353),所述横向车桥(34)与所述减速箱体(35)时,所述第一销槽(342)和所述第二销槽(353)同轴相对设置,并且穿设有第一销钉(37);和/或所述控制箱体(32)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条形槽(322),所述减速箱体(35)上设有条形凸件(354),所述控制箱体(32)与所述减速箱体(35)时,所述条形槽(322)与所述条形凸件(354)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体(32)还包括控制箱盖(33),所述控制箱盖(33)的中部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与所述控制箱体(32)连通的凹槽;所述车架组件(3)包括两个所述横向车桥(34),所述凸起部位于两个所述横向车桥(34)之间,所述凹槽内设有安装结构(331),所述电气组件(4)包括控制器(41)和电源(42),所述电源(42)设于所述控制箱体(32)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华旸刘桐青许豪朱慧李鹏建刘彦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史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