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饺机械化的成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63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工饺机械化的成型装置及方法,属一种饺子成型模具,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方设有至少一组成型工装;成型工装包括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活动安装在两个支撑柱上,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在两个支撑柱上翻转的中轴线相互重合;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之间有通孔,当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打开时,顶芯体的上缘低于第一夹片、第二夹片的托皮面的最低点。通过在两个夹片之间的通孔内安装顶芯体,且在夹片打开时上缘低于夹片托皮面,可由注馅管在注馅的同时将皮料向下捅出凹陷位,且凹陷置于两个夹片之间的通孔内,由此避免皮料在包合后两端形成垂角,避免垂角处皮料太厚而不易煮熟,提升饺子成品的美观性,更接近于手工饺。

Mechanical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 dump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工饺机械化的成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饺子成型模具,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手工饺机械化的成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自动饺子机所使用的成型模具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翻转成型,另一类为平板压合模具,此两类模具均可在饺子注馅完成后,对饺子压合完成包制。但此两类结构的模具均存在技术缺陷,尤其是平板压合结构模具,由于皮料两端留空太长,使得在皮料压合时容易在饺子成品的两端形成向下的垂角、叠层或T字形等缺陷,导致饺子不易煮熟、影响口感,如图7与图8所示。而翻转成型的成型装置由于其本身夹片结构的限制,易使饺子两端边缘压合不彻底,从而导致包制完成后饺子两端开口,影响产品质量及口感,因此有必要针对此类饺子成型模具的结构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手工饺机械化的成型装置及方法,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饺子成型模具受自身结构限制,对饺子两端边缘压合不彻底,且导致皮料产生垂角而导致堆积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工饺机械化的成型装置,所述的成型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方设有至少一组成型工装。所述成型工装包括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均活动安装在至少两个支撑柱上,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在两个支撑柱上翻转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之间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活动安装有顶芯体,用于由顶芯体在所述通孔内上下移动。用于在注馅状态下,顶芯体的上缘低于第一夹片、第二夹片上部形成的托皮面的最低点。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通孔内还设有杯体,所述顶芯体位于杯体的内部,且所述杯体也活动安装在所述通孔内,用于在注馅状态下,所述杯体的上边沿低于第一夹片、第二夹片上部形成的托皮面的最低点,且杯体的上边沿高于顶芯体的上缘。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顶芯体通第一过升降杆安装在第一托板上,所述杯体也通过第二升降杆安装在第二托板上,所述第一托板与第二托板上均设有导向滚轮,且所述第一夹片或/和第二夹片上也设有导向滚轮。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杯体与第二托板之间还设有升降台,所述杯体安装在升降台上,且所述升降台通过第二升降杆安装在第二托板上,且所述升降台还置于固定板与成型工装之间。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柱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支撑柱上,且转轴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成型工装为三个,且并排置于固定板的上方,且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各自的支撑柱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的上部均设有托皮面,所述托皮面在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翻转后形成压合面。且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翻转后,两者的压合面之间仍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小于两层饺子皮的厚度之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成型装置的饺子成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接皮,成型工装的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打开形成托皮面,使皮料铺于托皮面上。步骤B、注馅,顶芯体位于第一夹片、第二夹片上部形成的托皮面的最低点以下,注馅管在注馅前、注馅时、注馅后中的任意一个时机,将皮料向下捅出一个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置于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之间的通孔内,此时所述凹陷部的底部置于顶芯体上缘的上方。步骤C、预成型,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在导向滚轮与轨道的配合作用下,同轴向上翻转,翻转后的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的托皮面形成压合面,完成预成型。步骤D、包合,翻转后的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受力,由压合面对皮料形成挤压,使皮料边沿完全粘合。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A中,顶芯体位于杯体的内部,且杯体的上边沿高于顶芯体的上缘,所述杯体的上边沿也位于第一夹片、第二夹片上部形成的托皮面的最低点以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E、顶平,顶芯体向上移动,由顶芯体的上缘将凹陷部的下部顶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通过在两个夹片之间设计通孔,并在通孔内活动安装顶芯体,且顶芯体在两个夹片打开时,其上缘低于夹片的托皮面,从而便于注馅管在注馅的同时将皮料向下捅出一个凹陷部,且该凹陷部置于两个夹片之间的通孔内,并由顶芯体的上缘托住,然后再通过两个夹片翻转完成包合,可避免皮料两端产生延伸而形成向下的垂角,导致皮料堆积量过多,进而改善因垂角处皮料太厚导致饺子不易煮熟的问题,且提升饺子成品的美观性,使其更接近于手工饺。通过将成型工装中的两个夹片同轴安装在固定板上方,使得两个夹片在翻转时不再具有位置差,保证了夹片受力压合时相互的吻合性,使饺子两端的皮料得到有效压合,避免包制完成后饺子的两端出现开口,且同轴安装的两个夹片即使多次翻转也不易发生位移,保证了自动饺子机连续作业时成型装置压合的稳定性。并且注馅后皮料由两个夹片带动合拢预成型,对于皮料的柔韧度没有要求,因此可提升皮料的含水量,从而提升饺子的口感,同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手工饺机械化的成型装置结构简单,适于安装在各类规格的自动饺子机上使用,应用范围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底部方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后侧方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饺子成品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现有成型装置包制的饺子成品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固定板、21为第一夹片、22为第二夹片、23为托皮面、3为支撑柱、4为通孔、5为顶芯体、6为第一升降杆、7为第一托板、8为升降台、9为导向滚轮、10为杯体、11为固定螺孔、12为第二托板、13为饺子成品、14为垂角、15为第二升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考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手工饺机械化的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一块固定板1,该固定板1作为装置的固定及支撑器件,然后在固定板1上方安装至少一组成型工装。该成型工装包括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将前述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均活动安装在至少两个支撑柱3上,并使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在两个支撑柱3上翻转的中轴线相互重合,从而保证两个夹片每次向上翻转的稳定性,以提升翻转位置的稳定性。优选的是,上述的支撑柱3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上,而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的两侧均通过单根转轴活动安装在支撑柱3上,且左右两侧的单根转轴的中轴线需相互重合,以保证上述的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在两个支撑柱3上翻转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更为重要的是,在上述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之间设计了一个通孔4,如图1所示出的,该通孔4由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共同构成,然后在通孔4内活动安装有一个顶芯体5,并且该顶芯体5可在通孔4内上下移动。而在注馅状态下,顶芯体5的上缘低于第一夹片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工饺机械化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装置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上方设有至少一组成型工装;/n所述成型工装包括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所述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均活动安装在至少两个支撑柱(3)上,所述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在两个支撑柱(3)上翻转的中轴线相互重合;/n所述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之间具有通孔(4),所述通孔(4)内活动安装有顶芯体(5),用于由顶芯体(5)在所述通孔(4)内上下移动;/n用于在注馅状态下,顶芯体(5)的上缘低于第一夹片(21)、第二夹片(22)上部形成的托皮面(23)的最低点。/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16 CN 202010047341X1.一种手工饺机械化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装置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上方设有至少一组成型工装;
所述成型工装包括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所述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均活动安装在至少两个支撑柱(3)上,所述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在两个支撑柱(3)上翻转的中轴线相互重合;
所述第一夹片(21)与第二夹片(22)之间具有通孔(4),所述通孔(4)内活动安装有顶芯体(5),用于由顶芯体(5)在所述通孔(4)内上下移动;
用于在注馅状态下,顶芯体(5)的上缘低于第一夹片(21)、第二夹片(22)上部形成的托皮面(23)的最低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饺机械化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内还设有杯体(10),所述顶芯体(5)位于杯体(10)的内部,且所述杯体(10)也活动安装在所述通孔(4)内,用于在注馅状态下,所述杯体(10)的上边沿低于第一夹片(21)、第二夹片(22)上部形成的托皮面(23)的最低点,且杯体(10)的上边沿高于顶芯体(5)的上缘。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工饺机械化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芯体(5)通过第一升降杆(6)安装在第一托板(7)上,所述杯体(10)通过第二升降杆(15)安装在第二托板(12)上,所述第一托板(7)与第二托板(12)上均设有导向滚轮(9),且所述第一夹片(21)或/和第二夹片(22)上也设有导向滚轮(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工饺机械化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0)与第二托板(12)之间还设有升降台(8),所述杯体(10)安装在升降台(8)上,且所述升降台(8)通过第二升降杆(15)安装在第二托板(12)上,且所述升降台(8)还置于固定板(1)与成型工装(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饺机械化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固定在固定板(1)上,所述第一夹片(21)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掘越智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