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配送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物流配送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配送机器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物流配送行业在前后两端的运送成本最高且运送效率最低,也就是最接近发件人与收件人的两端,由于前后两端的用户比较分散,为提高效率,快递公司需要配更多的快递员才能满足,随着包裹量逐年以30%的速度增长,以后的人工成本会更高,同时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缩减,高昂的运送成本与派送效率低下的问题更将加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配送机器人,以解决运送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室内配送机器人,所述室内配送机器人包括:主体;传感器和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传感器用于进行检测,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得所述检测的结果以发出至少两种控制指令;承载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并用于接收一种所述控制指令而可相对所述主体升降运动,以承载货柜;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并用于接收另一种所述控制指令而驱动所述主体移动。可选地,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承载台,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配送机器人包括:/n主体;/n传感器和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传感器用于进行检测,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得所述检测的结果以发出至少两种控制指令;/n承载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并用于接收一种所述控制指令而可相对所述主体升降运动,以承载货柜;/n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并用于接收另一种所述控制指令而驱动所述主体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CN 20192100223781.一种室内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配送机器人包括:
主体;
传感器和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传感器用于进行检测,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得所述检测的结果以发出至少两种控制指令;
承载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并用于接收一种所述控制指令而可相对所述主体升降运动,以承载货柜;
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并用于接收另一种所述控制指令而驱动所述主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承载台,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承载台位于所述主体顶面,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驱动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动力源和输出轴,所述动力源固定于所述主体内,所述输出轴垂直设置,且与所述动力源动力耦合,所述输出轴顶端固定于所述承载台中央;
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至少两组引导组件,每组所述引导组件均包括套筒和引导杆,所述套筒垂直设置于所述输出轴周边,所述引导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引导杆的顶端伸出所述套筒且固定于所述承载台周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配送机器人包括可控固定件,所述可控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台;
所述传感器包括对位传感器,所述对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货柜处于所述承载台上方时,向所述控制器发出货柜在位检测信号,以使得所述控制器响应所述货柜在位检测信号,生成升降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动力源工作,驱动所述输出轴顶升所述承载台,且控制所述可控固定件将所述货柜固定于所述承载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控固定件是吸箱磁铁,所述吸箱磁铁在不通电时具有磁性,而在通电时消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主体与所述承载台之间;
所述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台,所述货柜上设置有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滑动配合,以便于承载并定位所述货柜;
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两组,每组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均包括导向件和滚轮,两个所述导向件间隔平铺于所述承载台的承载面,两个所述导向件相邻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从一端到另外一端逐渐缩小,两个所述导向件间距较小的一端为所述滚轮设置位置,每个所述滚轮轴向垂直地设置在一所述导向件的所述间距较小端,且两个所述滚轮相邻的内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智威,刘利,谭候金,吕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