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补偿优先卸荷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120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差动补偿优先卸荷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优先阀芯,优先阀芯左端设有弹簧及连通LS转向信号压力腔的P1控制腔,所述的优先阀芯右端设有差动孔及泄油孔,差动口处装设有差动螺塞,泄油孔与回油通道连通,优先阀芯与差动螺塞形成P3腔,优先阀芯上还设有信号孔,信号孔连通P3腔与CF油道的;优先阀芯左右两端的压力差控制优先阀芯与CF油道的开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先阀芯左端设有引入转向信号的P1油腔,优先阀芯右端设有差动口并装设有差动螺塞形成P3腔,差动螺塞使得P3油腔的作用面积小于P1油腔,优先阀芯左右两端油压差可快速升高,转向工作流量也同步增大,大大提升主机的转向效率。

Differential compensation priority unloading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动补偿优先卸荷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转向系统
,涉及一种差动补偿优先卸荷阀。技术背景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主要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转向功率较大的车辆,如装载机,其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如沙地、泥地,山地等路况不佳,阻力较大。传统转向卸荷阀工作时,阀芯两端压力相等,仅仅依靠弹簧作用,推动阀芯,控制其开度。转向阻力较大时,往往存在阀芯开度不够大,转向油液不够,转向速度不够,甚至转不动方向的问题,用户在碰到此类恶劣工况时,往往存在耗力、耗油、耗时间,需要施加更大的转向力。为解转向力问题,现有技术将主机更换更大缸径的转向油缸,提高主机的作业效率是各个主机用户希望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转向效率高的差动补偿优先卸荷阀。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差动补偿优先卸荷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优先阀芯,优先阀芯左端设有弹簧及连通LS转向信号压力腔的P1控制腔,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优先阀芯右端设有差动孔及泄油孔,差动口处装设有差动螺塞,泄油孔与回油通道连通,优先阀芯与差动螺塞形成P3腔,优先阀芯上还设有信号孔,信号孔连通P3腔与CF油道的;优先阀芯左右两端的压力差控制优先阀芯与CF油道的开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的优先阀芯左端设有引入转向信号LS的P1控制油腔,优先阀芯右端设有差动口并装设有差动螺塞形成P3腔,差动螺塞使得优先阀芯右端的作用面积小于P1油腔,转向系统不工作时,优先阀芯两端的压力差变化很小,优先阀芯与CF油道的开度较小。当转向系统工作时,LS信号压力拉高P1控制腔的油压,加上作用面积差,使得优先阀芯左右两端油压差快速升高,优先阀芯与CF油道的开度可快速增加,转向工作流量也同步快速增大,大大提升主机的转向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差动补偿优先卸荷阀液压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外形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差动螺塞、2—阀体、3—优先阀芯、4—弹簧、5—Ls控制口螺塞、6—溢流阀、7—阻尼孔、8—差动孔、9—泄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差动补偿优先卸荷阀,包括差动螺塞1、阀体2、优先阀芯3、弹簧4、Ls控制口螺塞5、LS溢流阀6、所述的优先阀芯3右端设有差动螺塞1,其配合处为差动孔8,通过优先阀芯3上的阻尼孔7与差动螺塞1形成了P3腔,其配合处的泄漏油通过泄油孔9与回油道T1接通。优先阀芯3左端设有弹簧4、连通Ls控制口螺塞5的P1控制腔,P1控制腔上设有过载保护的溢流阀6,优先阀芯3左端承受为P1控制腔作用在截面积A-A的作用力和弹簧力,优先阀芯3右端端承受为P3腔作用在截面积B-B的作用力,优先阀芯3在两端作用力下移动,控制其开度。转向系统不工作时:转向器不工作,转向器与CF油道处于封闭位置,LS控制口的压力为零,转向泵来的油液进入油道P,通过优先阀芯3与阀体2的档位开度进入CF油道,并通过阻尼孔7进入P3腔,液压油作用在优先阀芯3右端,克服弹簧4,优先阀芯3向左移动,直至全部油液进入P2分流油道,此时优先阀芯两端的压力只是弹簧4的作用力,其压力差△P=P-P1变化很小,差动螺塞1与优先阀芯3一直处于配合状态。转向系统工作时:转向器工作,油液通过CF油道进入转向器,转向器与转向油缸联接,推动装载机转向,LS口的压力信号通过LS控制口螺塞5作用于优先阀芯3左端,在弹簧4的作用下,优先阀芯3右移,油道P与CF油道的开度增大。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差动螺塞1的存在,优先阀芯3的右端作用面积小于左端作用面积,加上弹簧4的作用力,使得优先阀芯3左端作用力大于右端,两端的压力差随着转向工作压力的升高而快速增大,优先阀芯3的开度也快速增大,转向工作流量迅速增多。差动螺塞1的配合杆直径越大,优先阀芯3两端的作用力面积差越大,当转向工作压力增大时,其转向工作流量变化量增加越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而已,并非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为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产品形态和样式,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改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专利范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动补偿优先卸荷阀,包括阀体(2),阀体内设有优先阀芯(3),优先阀芯(3)左端设有弹簧(4)及连通LS转向信号压力腔的P1控制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优先阀芯(3)右端设有差动孔(8)及泄油孔(9),差动口(8)处装设有差动螺塞(1),泄油孔(9)与回油通道连通,优先阀芯(3)与差动螺塞(1)形成P3腔,优先阀芯(3)上还设有信号孔(7),信号孔(7)连通P3腔与CF油道的;优先阀芯(3)左右两端的压力差控制优先阀芯(3)与CF油道的开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动补偿优先卸荷阀,包括阀体(2),阀体内设有优先阀芯(3),优先阀芯(3)左端设有弹簧(4)及连通LS转向信号压力腔的P1控制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优先阀芯(3)右端设有差动孔(8)及泄油孔(9),差动口(8)处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光贤蒋建星周建徐梓铭杨永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高宇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