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控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072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换向阀,特别是指一种气控换向阀。其气压换向机构中手柄杆架通过销轴与固定于阀体外表面的前端盖和阀芯一端连接,阀芯中部设于阀体内且两端延伸于阀体外,阀芯与阀体邻接部装配有密封构件,先导溢流阀设于阀体溢流孔内,阀体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且通过阀芯控制启闭的开口;开设气口的气缸同轴固定于阀体另一端,复位弹簧套装于阀芯另一端外侧,与气缸及阀芯邻接处设有密封构件的气缸隔套设于气缸内且与阀芯导向配合,固定于阀芯另一端的气活塞外侧与末端封装有气缸盖的气缸内孔侧壁气密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力不稳定且安装困难等问题,具有压力稳定、制作及安装方便等优点。

Pneumatic reversing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控换向阀
本技术属于换向阀,特别是指一种气控换向阀。
技术介绍
气动换向阀是利用气体压力推动阀芯运动,改变液体流向的液压控制元件,目前自卸车液压系统中大多采用此类换向阀。由于环保原因以及国家政策对安全的考虑,自卸车液压系统由单一的举升油缸系统变为举升系统、顶盖开启和后锁门机构等复杂的液压系统。此种液压系统中对于举升系统需要液压泵的排量较大,而对于顶盖开启和后锁门机构所需的液压泵排量较小,所以很多企业选用双泵分别给液压系统供油,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款合适的小流量液压换向阀来满足需求。大多技术解决措施选用大流量气动换向阀来控制顶盖开启和后锁门机构,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由于换向阀流量较大,液压缸所需流量较小,会造成换向有延迟,动作不灵敏;二是大流量气动换向阀体积较大,占用安装空间较大;三是使用成本较高。申请人检索到的专利文献包括:申请号为201110442621.1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气控换向阀。该气控换向阀,包括阀体、阀芯和气缸,阀体与气缸连接,阀芯滑动设于连通阀体与气缸的滑阀孔内,在阀芯上设有回位弹簧;阀芯与阀体之间形成有回油腔、出游腔、进油腔,及其对应的回油口、出油口及进油口;阀芯通过设于及端部的活塞将气缸分为两个气室,其上分别对应设有举升口及下降口,在气缸内活塞的端部设有慢降活塞,并在慢降活塞与气缸端部形成的气室上设有慢降口。该换向阀与泵通过骨接螺栓连于一体,换向阀的回油口与并的进油管连接,泵的出油口与换向阀的进油口通过高压油管连接,泵与液压油箱通过油管连接。上述现有技术为一种慢降气控换向阀,其气缸与阀体定位依靠在阀体上加工止口凸台定位,气缸定位处与活塞滑动面需要分两次装夹完成车削加工,二面的同轴度需要特殊控制,加工难度较大;此结构气缸端安装较为复杂,由于导向套与复位弹簧均在气缸体内,导向和复位弹簧需要预先安装在阀芯上再装上气缸,由于弹簧弹性较大,因此活塞安装需要制作专用工装,安装较为困难;且其未在换向阀上安装溢流阀,需要在液压系统中单独安装溢流阀,造成液压系统管路连接复杂,增大液压系统的成本。申请号为201320158137.0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气控换向阀。该气控换向阀具体为一种自卸车用气控换向阀。包括液压油阀、气缸、阀芯;液压油阀与气缸固连,其内具有连通该液压油阀与气缸的滑阀孔,所述阀芯设置在滑阀孔内,所述阀芯上设有回位弹簧;所述阀芯与液压阀之间形成回油腔、出油腔及进油腔一一对应的回油口、出油口及进油口;气控换向阀还包括设置在进油腔与回油腔之间的溢流阀。上述现有技术为一种气控慢降换向阀,其气缸与阀体定位依靠在阀体上加工止口凸台定位,气缸定位处与活塞滑动面需要分两次装夹完成车削加工,二面的同轴度需要特殊控制,加工难度较大;此结构气缸端安装较为复杂,由于导向套与复位弹簧均在气缸体内,导向和复位弹簧需要预先安装在阀芯上再装上气缸,由于弹簧弹性较大,因此活塞安装需要制作专用工装,安装较为困难;该气控换向阀配备的是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溢流阀溢流量较小,且压力没有先导式溢流阀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控换向阀,易于安装及加工,溢流量大,压力稳定。本技术的整体技术构思是:气控换向阀,包括液压换向机构及气动执行机构,气压换向机构中手柄杆架1通过销轴2与前端盖3和阀芯4一端连接,前端盖3固定于阀体6外表面,阀芯4中部设于阀体6主孔内且两端延伸于阀体6外,阀芯4与阀体6邻接部装配有密封构件,先导溢流阀9设于阀体6溢流孔内,阀体6上开设与其内腔连通且通过阀芯4运动控制启闭的开口A、B、O、P;气动执行机构中开设气口的气缸10同轴固定于阀体6另一端,弹簧座13套装固定于阀芯4另一端外侧,复位弹簧16安装于弹簧座13上,气缸隔套17设于气缸10内且与阀芯4导向配合,气缸隔套17与气缸10及阀芯4邻接处设有密封构件,固定于阀芯4另一端的气活塞20外侧与气缸10内孔侧壁气密配合,气缸10内孔末端封装有气缸盖24。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构思还有: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所述的前端盖3与阀体6外侧通过第一螺钉5固定。为保证阀芯与阀体的配合气密性,以实现阀芯动作下对于油路通断的控制,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阀芯4和阀体6邻接部的第一O型圈7及防尘圈8。为保证气缸与阀体的同轴装配,进而实现气活塞运动对于阀芯的推动作用,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气缸10通过第二螺钉11固定于阀体6另一端且通过定心套12实现二者同轴定位装配。弹簧座优选的固定方式是,弹簧座13通过插垫14与阀芯4固定,弹簧座13和插垫14之间设有垫圈15。气缸隔套优选的定位方式是,气缸隔套17通过定心套12及开设于气缸10内壁的凸肩实现轴向定位。为实现结构元件之间的密封,以保证其动作执行的准确性,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气缸隔套17与气缸10及阀芯4邻接处设有的密封构件包括设于气缸隔套17与气缸10之间的第二O型圈18,设于气缸隔套17和阀芯4的第三O型圈19。更为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气活塞20外侧与气缸10内壁邻接处通过第四O型圈21密封,气活塞20和阀芯4邻接处设有第五O型圈22。气活塞20与阀芯4另一端通过螺栓23固定。气缸盖24通过孔用弹性挡圈26封装于气缸10内孔末端,且二者邻接处通过第六O型圈25实现密封。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1、手动控制:当手柄杆架1处于自由状态时,油液从P口进入,通过阀体6内部油道进入O口后回到油箱;把手柄杆架1向外侧扳动,阀芯4会向外侧同步动作,此时阀芯4阻断油液进入O口通路,打开进入B口通路;把手柄杆架1向内侧扳动,阀芯4会向内侧同步动作,此时阀芯4阻断油液进入O口通路,打开进入A口通路,实现手动控制油液流动方向;当P口压力超过先导溢流阀9设定的压力值时,先导溢流阀9阀芯打开,P口与O口通路打开,油液流入O口,起到稳定系统压力作用。2、气动控制:当无气源通入气缸10上的a、b气口时,油液从P口进入,通过阀体6内部油道进入O口后回到油箱;当有高压气体通过b口进入气缸10内时,高压气体压力会作用于气活塞20内侧,对气活塞20产生向左的推力,气活塞20会推动阀芯4向左运动,同时阀芯4向左的推力作用于弹簧座13上,弹簧座13推动复位弹簧16向左压缩,此时阀芯4阻断油液进入O口通路,打开进入B口通路,油液由P口进入B口,当b口高压气体断开,复位弹簧16会恢复原状,会对弹簧座13作用向右的推力,作用力通过插垫14和垫圈15作用于阀芯4,使其向右移动,此时阀芯4打开油液进入O口通路,阻断进入B口通路,油液由P口进入O口;当有高压气体通过a口进入气缸10内时,高压气体压力会作用于气活塞20外侧面,对气活塞20产生向右的推力,气活塞20会推动阀芯4向右运动,同时阀芯4向右的推力作用于弹簧座13上,弹簧座13推动复位弹簧16向右压缩,此时阀芯4阻断油液进入O口通路,打开进入A口通路,油液由P口进入A口,当a口高压气体断开,复位弹簧16会恢复原状,会对弹簧座13作用向左的推力,作用力通过插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气控换向阀,包括液压换向机构及气动执行机构,气压换向机构中手柄杆架(1)通过销轴(2)与前端盖(3)和阀芯(4)一端连接,前端盖(3)固定于阀体(6)外表面,阀芯(4)中部设于阀体(6)主孔内且两端延伸于阀体(6)外,阀芯(4)与阀体(6)邻接部装配有密封构件,先导溢流阀(9)设于阀体(6)溢流孔内,阀体(6)上开设与其内腔连通且通过阀芯(4)运动控制启闭的开口A、B、O、P;其特征在于气动执行机构中开设气口的气缸(10)同轴固定于阀体(6)另一端,弹簧座(13)套装固定于阀芯(4)另一端外侧,复位弹簧(16)安装于弹簧座(13)上,气缸隔套(17)设于气缸(10)内且与阀芯(4)导向配合,气缸隔套(17)与气缸(10)及阀芯(4)邻接处设有密封构件,固定于阀芯(4)另一端的气活塞(20)外侧与气缸(10)内孔侧壁气密配合,气缸(10)内孔末端封装有气缸盖(24)。/n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控换向阀,包括液压换向机构及气动执行机构,气压换向机构中手柄杆架(1)通过销轴(2)与前端盖(3)和阀芯(4)一端连接,前端盖(3)固定于阀体(6)外表面,阀芯(4)中部设于阀体(6)主孔内且两端延伸于阀体(6)外,阀芯(4)与阀体(6)邻接部装配有密封构件,先导溢流阀(9)设于阀体(6)溢流孔内,阀体(6)上开设与其内腔连通且通过阀芯(4)运动控制启闭的开口A、B、O、P;其特征在于气动执行机构中开设气口的气缸(10)同轴固定于阀体(6)另一端,弹簧座(13)套装固定于阀芯(4)另一端外侧,复位弹簧(16)安装于弹簧座(13)上,气缸隔套(17)设于气缸(10)内且与阀芯(4)导向配合,气缸隔套(17)与气缸(10)及阀芯(4)邻接处设有密封构件,固定于阀芯(4)另一端的气活塞(20)外侧与气缸(10)内孔侧壁气密配合,气缸(10)内孔末端封装有气缸盖(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控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3)与阀体(6)外侧通过第一螺钉(5)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控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构件包括设于阀芯(4)和阀体(6)邻接部的第一O型圈(7)及防尘圈(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控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10)通过第二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玉涛苏龙宾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春液压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