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喷气涡流纺加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74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喷气涡流纺加捻器,包括加捻器本体、第一环形管道和第二环形管道;加捻器本体为圆柱形结构,内部形成中空的涡流腔;在加捻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环形管道,在加捻器本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环形管道;第一环形管道通过至少一个进气管与加捻器本体连接;第二环形管道通过至少一个出气管与加捻器本体连接;在第一环形管道和第一环形管道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螺旋管连接;螺旋管螺旋环绕加捻器本体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实现了涡流腔内外气流的循环流动,大大降低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能耗,同时涡流腔内产生的内部高速回旋的气流场更稳定,有助于提高纱线的加捻效果,提高纱线的品质。

An improved twister for air jet vortex spi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喷气涡流纺加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流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喷气涡流纺加捻器。
技术介绍
喷气涡流纺(VortexSpinning)的工作原理是借助喷嘴对气流进行加速从而在加捻器中形成高速回旋的气流场,进而对送入的纤维进行加捻,由于不需要高速转动机械构件,被认为是最好的纺纱方式。加捻器作为喷气涡流纺的主要功能部件,对纤维的涡流加捻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结合图1,现有的加捻器通常顶部为须条入口,底部为须条出口;气流由加捻器上部分两侧进入,经涡流腔后从下部气流出口排出,进入涡流腔内气流的旋转在涡流腔中心一定的范围内,形成负压射流效应,从而带动通过涡流腔的须条表层纤维旋转包缠在须条上。由于气流直接从外部进入涡流腔,最后直接排出涡流腔,对气流没有进行循环利用,导致现有的加捻器能耗大,易带入空气中的杂质,污损纱线,内部形成的回旋气流场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喷气涡流纺加捻器,通过增设第一环形管道和第二环形管道,实现加捻器的气流循环利用,解决了由于气流直接从外部进入涡流腔,最后直接排出涡流腔,对气流没有进行循环利用,导致现有的加捻器存在能耗大,易带入空气中的杂质,污损纱线,内部形成的回旋气流场不稳定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型喷气涡流纺加捻器,包括加捻器本体、第一环形管道和第二环形管道;所述加捻器本体为圆柱形结构,内部形成中空的涡流腔;所述涡流腔呈平头圆锥结构,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从上往下所述涡流腔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涡流腔顶部设置有须条入口,所述涡流腔底部设置有须条出口;在所述加捻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第一环形管道,在所述加捻器本体的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二环形管道;所述第一环形管道和所述第二环形管道与所述加捻器本体同轴设置,套设在所述加捻器本体外;所述第一环形管道通过至少一个进气管与所述加捻器本体连接;所述第二环形管道通过至少一个出气管与所述加捻器本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形管道和第一环形管道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螺旋管连接;所述螺旋管螺旋环绕所述加捻器本体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管为3-6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加捻器本体的切向角为5-20°,轴向角为75-9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气管为2-4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加捻器本体的切向角为10-25°,轴向角为75-9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旋管为2-4个,所述螺旋管上安装有气泵;在所述第一环形管道上设置有补气口,在所述补气口安装有空气过滤器;在所述第二环形管道上设置有排气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第一环形管道和第二环形管道,以及连接第一环形管道和第二环形管道的螺旋管,实现涡流腔内外气流的循环流动,大大降低了本专利技术的能耗,同时涡流腔内产生的内部高速回旋的气流场更稳定,有助于提高纱线的加捻效果,提高纱线的品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改进型喷气涡流纺加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加捻器本体2.第一环形管道3.第二环形管道4.螺旋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结合图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喷气涡流纺加捻器,包括加捻器本体1、第一环形管道2和第二环形管道3。加捻器本体1为圆柱形结构,内部形成中空的涡流腔。涡流腔呈平头圆锥结构,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从上往下涡流腔的直径逐渐减小。涡流腔顶部设置有须条入口,涡流腔底部设置有须条出口。在加捻器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环形管道2,在加捻器本体1的下部设置有第二环形管道3;第一环形管道2和第二环形管道3与加捻器本体1同轴设置,套设在加捻器本体1外。第一环形管道2通过至少一个进气管与加捻器本体1连接。第二环形管道3通过至少一个出气管与加捻器本体1连接。在第一环形管道2和第一环形管道2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螺旋管4连接。螺旋管4螺旋环绕加捻器本体1设置。为了使涡流腔内部更好的形成高速回旋的气流场,进气管为3-6个。进气管与加捻器本体1的切向角为5-20°,轴向角为75-90°。同时,出气管为2-4个,排气管与加捻器本体1的切向角为10-25°,轴向角为75-90°。为了使气流在涡流腔外保持回旋的气流场,便于气流的循环,降低能耗,螺旋管4为2-4个,螺旋管4上安装有气泵;在第一环形管道2上设置有补气口,在补气口安装有空气过滤器;在第二环形管道3上设置有排气口。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第一环形管道2和第二环形管道3,以及连接第一环形管道2和第二环形管道3的螺旋管4,实现涡流腔内外气流的循环流动,大大降低了本专利技术的能耗,同时涡流腔内产生的内部高速回旋的气流场更稳定,有助于提高纱线的加捻效果,提高纱线的品质。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喷气涡流纺加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捻器本体、第一环形管道和第二环形管道;所述加捻器本体为圆柱形结构,内部形成中空的涡流腔;所述涡流腔呈平头圆锥结构,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从上往下所述涡流腔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涡流腔顶部设置有须条入口,所述涡流腔底部设置有须条出口;在所述加捻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第一环形管道,在所述加捻器本体的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二环形管道;所述第一环形管道和所述第二环形管道与所述加捻器本体同轴设置,套设在所述加捻器本体外;所述第一环形管道通过至少一个进气管与所述加捻器本体连接;所述第二环形管道通过至少一个出气管与所述加捻器本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形管道和第一环形管道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螺旋管连接;所述螺旋管螺旋环绕所述加捻器本体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喷气涡流纺加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捻器本体、第一环形管道和第二环形管道;所述加捻器本体为圆柱形结构,内部形成中空的涡流腔;所述涡流腔呈平头圆锥结构,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从上往下所述涡流腔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涡流腔顶部设置有须条入口,所述涡流腔底部设置有须条出口;在所述加捻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第一环形管道,在所述加捻器本体的下部设置有所述第二环形管道;所述第一环形管道和所述第二环形管道与所述加捻器本体同轴设置,套设在所述加捻器本体外;所述第一环形管道通过至少一个进气管与所述加捻器本体连接;所述第二环形管道通过至少一个出气管与所述加捻器本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形管道和第一环形管道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螺旋管连接;所述螺旋管螺旋环绕所述加捻器本体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琼王强徐轶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星京泽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