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生产,尤其提供一种涡流纺纱线用牵伸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1、涡流纺是利用空气涡流作用使开松成单根状态的纱线凝聚和加拈成纱的方法。由于用涡流代替机械的加拈和凝聚作用而不需要回转的机件,因而结构简单,纺纱速度较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的纱线,同时,具有不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和化学药品,节能环保等优势。
2、然而在涡流纺时,高速旋转气流会对纤维造成损伤,导致纤维断裂或破损,从而产生糙纱和结疵,使得生产的纱线表面不光滑、不平整,严重影响了纱线的强度、外观和使用寿命,同时,涡流纺的纤维强度分布范围较大,导致纱线内部纤维的强度不均,进而导致纱线的柔软度不均匀,进而导致涡流纺制成的纱线柔软度较低,且纱线捻合度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涡流纺纱线用牵伸卷绕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一种涡流纺纱线用牵伸卷绕装置,包括安装组件、卷绕组件、引纱组件、驱动组件、两个张力组件及四个牵伸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卷绕台及拉伸架,卷绕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流纺纱线用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组件(10)、卷绕组件(20)、引纱组件(30)、驱动组件(40)、两个张力组件(50)及四个牵伸组件(60),所述安装组件(10)包括卷绕台(11)及拉伸架(12),所述卷绕台(11)底面固定安装于安装地面一端,所述卷绕台(11)一侧侧壁凸设有卷绕安装板(13),所述拉伸架(12)底面固定安装于安装地面远离所述卷绕安装板(13)一端,所述拉伸架(12)顶面两侧分别凸设有安装竖板(14),两个所述安装竖板(14)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安装竖板(14)内侧侧壁两端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固柱(15),所述卷绕组件(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纺纱线用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组件(10)、卷绕组件(20)、引纱组件(30)、驱动组件(40)、两个张力组件(50)及四个牵伸组件(60),所述安装组件(10)包括卷绕台(11)及拉伸架(12),所述卷绕台(11)底面固定安装于安装地面一端,所述卷绕台(11)一侧侧壁凸设有卷绕安装板(13),所述拉伸架(12)底面固定安装于安装地面远离所述卷绕安装板(13)一端,所述拉伸架(12)顶面两侧分别凸设有安装竖板(14),两个所述安装竖板(14)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安装竖板(14)内侧侧壁两端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固柱(15),所述卷绕组件(20)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卷绕安装板(13)外侧侧壁,用于将牵伸后的纱线卷绕成卷筒状,所述引纱组件(30)安装于所述卷绕台(11)顶面,所述引纱组件(30)用于将将纱线引入牵伸卷绕装置,所述驱动组件(40)安装于所述拉伸架(12)顶部并位于两个所述安装竖板(14)之间,所述驱动组件(40)用于为所述牵伸组件(60)提供动力,两个所述张力组件(50)分别转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竖板(14)外侧侧壁邻近所述卷绕台(11)一侧,所述张力组件(50)用于控制纱线在牵伸和卷绕过程中的张力,四个所述牵伸组件(60)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竖板(14)外侧侧壁顶部及中部且呈相对设置,所述牵伸组件(60)用于拉伸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纺纱线用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竖板(14)外侧侧壁远离所述卷绕安装板(13)一端顶部及中部均贯穿凹设有两个第一连通槽(141),每个所述安装竖板(14)外侧侧壁远离所述卷绕安装板(13)一端顶部及中部均贯穿凹设有第二连通槽(143),每个所述安装竖板(14)外侧侧壁顶部及中部分别沿高度方向等距间隔贯穿凹设有两个第一转动孔(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流纺纱线用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纱组件(30)包括两个引纱支架(31)、两个过渡辊(36)、引纱板(33)、两个引纱辊调节元件(34)、两个引纱辊(32)及引纱张力元件(35),两个所述引纱支架(31)底面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卷绕台(11)顶面邻近所述卷绕安装板(13)一端两侧,两个所述过渡辊(36)两端分别转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引纱支架(31)内侧侧壁顶部及中部,且两个所述过渡辊(36)呈相对设置,所述引纱板(33)底面凸设有电控升降杆,电控升降杆底面固定安装于所述卷绕台(11)顶面中部,所述引纱板(33)顶面中部凸设有多个引纱杆(37),两个所述引纱辊调节元件(34)底部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卷绕台(11)顶面中部两侧且呈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引纱辊(32)两端转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引纱辊调节元件(34)内侧侧壁中部及顶部,以利用所述引纱辊调节元件(34)调整所述引纱辊(32)的位置和角度,所述引纱张力元件(35)安装于所述卷绕台(11)顶面远离所述卷绕安装板(13)一端,用于调整纱线与所述引纱辊(32)之间的张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流纺纱线用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驱动电机、两个驱动安装台(41)及驱动轴(42),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拉伸架(12)顶面中部,驱动电机输出轴设置有第一驱动轮(43),两个所述驱动安装台(41)底面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拉伸架(12)顶面远离所述卷绕安装板(13)一端两侧,两个所述驱动安装台(41)侧壁分别贯穿凹设有第二转动孔(44),所述驱动轴(42)两端分别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孔(44)中,所述驱动轴(42)中部凸设有第二驱动轮(45),所述第二驱动轮(45)与所述第一驱动轮(43)之间套设有第一传动带(46),以实现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4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驱动轮(4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流纺纱线用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张力组件(50)包括两个张力元件(51),每个所述张力元件(51)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竖板(14)顶部及中部,每个所述张力元件(51)包括张力控制器(52)及两个张力调节器(53),所述张力控制器(52)包括两个张力控制安装台(521)、控制转动杆(522)及两个第一齿轮(523),两个所述张力控制安装台(521)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竖板(14)内侧侧壁顶部或中部,且两个所述张力控制安装台(521)分别位于所述安装竖板(14)顶部或底部的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孔(142)的外侧,所述控制转动杆(522)两端分别转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张力控制安装台(521)内侧侧壁中,且所述控制转动杆(522)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竖板(14)高度方向相同,两个所述第一齿轮(523)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控制转动杆(522)两端,所述控制转动杆(522)中部还设置有第二齿轮(524),每个所述张力调节器(53)包括张力连接杆(531)、张力调节杆(532)、张力转动杆(533)及张力轮(534),所述张力连接杆(531)中部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竖板(14)的所述第一转动孔(142)中,所述张力连接杆(531)内端凸设有锥齿轮,且邻近所述张力控制器(52)顶部所述张力调节器(53)上的锥齿轮底部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齿轮(523)啮合连接,远离所述张力控制器(52)顶部所述张力调节器(53)上的锥齿轮顶部与另一个所述第一齿轮(523)啮合连接,所述张力调节杆(532)一端与所述张力连接杆(531)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张力调节杆(532)另一端与所述张力转动杆(533)固定连接,所述张力轮(534)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张力转动杆(533)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流纺纱线用牵伸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牵伸组件(60)包括牵引安装板(61)、两个牵引元件(62)、除疵元件(63)、定位元件(64)及两个加柔元件(65),所述牵引安装板(61)内侧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竖板(14)外侧侧壁中,所述牵引安装板(61)远离所述卷绕台(11)一端端壁顶部及底部均预设有牵引台(611),所述牵引台(611)与所述第一连通槽(141)相对设置,所述牵引台(611)中部贯穿凹设有第三转动孔(612),所述牵引台(611)外侧侧壁邻近所述卷绕台(11)一端中部贯穿凹设有对接槽(613),所述牵引台(611)外侧侧壁邻近所述卷绕台(11)一端顶部贯穿凹设有第一滑动槽(614),所述第一滑动槽(614)及所述对接槽(613)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牵引安装板(61)长度方向相同且均与所述第二连通槽(143)连通,所述牵引安装板(61)外侧凸设有第一滑轨(616),所述第一滑轨(616)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槽(614)与所述对接槽(613)之间设置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对接槽(613)的长度方向相同,两个所述牵引元件(62)分别安装于所述牵引安装板(61)远离所述卷绕台(11)一端端壁顶部及底部,所述除疵元件(63)安装于所述牵引台(611)外侧侧壁中部,所述定位元件(64)安装于所述牵引台(611)内侧侧壁中部并位于所述第二连通槽(143)中,两个所述加柔元件(65)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牵引安装板(61)外侧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轶娄,王强,崔小峰,郑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星京泽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