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气可控式涡流纺纱设备
本技术涉及纺纱设备
,具体为一种进气可控式涡流纺纱设备。
技术介绍
涡流纺纱是利用空气涡流作用使开松成单根状态的纤维凝聚和加拈成纱的方法。由于用涡流代替机械的加拈和凝聚作用而不需要回转的机件,因而结构简单,纺纱速度较高,一般可比环锭纺纱高6~7倍。涡流纺纱机可用于纺棉花、化纤等不同材料、不同粗细的纱线,在现有技术是在纺不同材料或不同粗细的纱线时,是通过控制抽风装置的功率或转速来调整涡流管内涡流的速度,不仅增加了抽风装置的结构复杂度,同时涡流管内涡流的速度的控制精度也不高。在申请号为CN201620836221.7的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进气可控式涡流纺纱机用纺纱管,包括涡流管、纤维引导器和锭子,涡流管内设置有圆柱形涡流腔;所述纤维引导器设置于涡流管的前端;锭子设置于涡流管内的涡流腔的中轴线部,锭子的内部设置有出纱通道;涡流管前段的侧面设置有两个以上连通于涡流腔的进气孔,所述涡流管后段的侧面设置有两个以上连通于涡流腔的抽气孔;涡流管外周进气孔处设置有环形内凹槽,内凹槽上设置有可在内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可控式涡流纺纱设备,其包括均为同轴心设置的涡流管(1)、纤维引导器(2)和锭子(3),所述涡流管(1)内部设置有涡流腔(11),所述纤维引导器(2)设置于所述涡流管(1)的上部,且其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涡流腔(11)连通设置的进纱通道(21),所述锭子(3)设置于所述涡流腔(11)内,其位于所述涡流管(1)的底部,该锭子(3)中部开设有出纱通道(31)所述出纱通道(31)连通所述涡流腔(11)与外部空气;所述涡流腔(11)下部沿所述涡流管(1)的圆周切线方向设置有连通所述涡流腔(11)的出气孔(12),所述涡流腔(11)上部沿所述涡流管(1)的圆周切线方向设置有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可控式涡流纺纱设备,其包括均为同轴心设置的涡流管(1)、纤维引导器(2)和锭子(3),所述涡流管(1)内部设置有涡流腔(11),所述纤维引导器(2)设置于所述涡流管(1)的上部,且其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涡流腔(11)连通设置的进纱通道(21),所述锭子(3)设置于所述涡流腔(11)内,其位于所述涡流管(1)的底部,该锭子(3)中部开设有出纱通道(31)所述出纱通道(31)连通所述涡流腔(11)与外部空气;所述涡流腔(11)下部沿所述涡流管(1)的圆周切线方向设置有连通所述涡流腔(11)的出气孔(12),所述涡流腔(11)上部沿所述涡流管(1)的圆周切线方向设置有连通所述涡流腔(11)的进气孔(13),该进气孔(13)与所述出气孔(12)一一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组件(14),所述调节组件(14)包括:
调节单元(141),所述调节单元(141)可滑动设置于任一所述进气孔(13)内;
第一铰接杆(142),所述第一铰接杆(142)中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涡流管(1)上,且其一端与所述调节单元(141)铰接;
第二铰接杆(143),所述第二铰接杆(143)中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涡流管(1)上,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杆(142)的另一端铰接;以及
挡板(144),所述挡板(144)中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出气孔(12)内,该挡板(14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杆(143)的另一端铰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顺明,姚雪强,周春贵,仓伟,何明星,吴发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湖州威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