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纺纱喷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17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涡流纺纱喷嘴结构,包括喷嘴主体,喷嘴主体上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入纱嘴、中空混合室、导纱通道;喷嘴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与中空混合室连通的通气管,喷嘴主体中设置有导纱针;导纱针与喷嘴主体同轴设置且端部伸出导纱通道。将纤维从入纱嘴与辅助进纱针之间形成开口导入,设置在辅助进纱针上凸条用于纤维的导向,疏松的纤维从相邻的凸条之间进入,初步形成涡流状;随后进入中空混合室中,在通气管的作用下形成涡流状,并以导纱针为中心支撑,形成较为规整的涡流状,在气流的作用下顺着导纱针向下运动,由于导纱针逐渐变细,所以涡流状的纤维也逐渐紧密,制作出的涡流纺纱也相对紧密且结构强度稳定。

A structure of swirl spinning nozz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流纺纱喷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涡流纺纱机用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涡流纺纱喷嘴结构。
技术介绍
喷气涡流纺纱是一种新型纺纱技术,现有用于喷气涡流纺纱的纺纱装置包括中空涡流管、锭子状引纱管、负压腔和气流通道,涡流管管壁上设置有与涡流管内腔连通的气流喷射孔,气流喷射孔出口处的涡流管内腔形成涡流室,气流喷射孔进口与气流通道相连,引纱管从涡流管内腔下端插入,引纱管的引纱口承接于涡流室,引纱管外壁与涡流管内腔壁具有间隙,涡流管内腔下端与负压腔连通。如申请号为“200520046819.8”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新型喷漆涡流纺喷嘴装置,这种由东华大学专利技术创造的纺纱机喷嘴是目前纺纱领域中较为常用的喷嘴,这种喷嘴结构相对简单,制成的纱线质量较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由于引纱通道直径较大,且距离较长,导致纤维较松,在超细高强纱线的生产中,难以适应。故而在此我们提供一种有助于超细高强纱线的涡流纺纱喷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流纺纱喷嘴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涡流纺纱喷嘴结构,包括喷嘴主体,所述喷嘴主体上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入纱嘴、中空混合室、导纱通道;所述喷嘴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与中空混合室连通的通气管,所述喷嘴主体中设置有导纱针;所述导纱针与喷嘴主体同轴设置且端部伸出导纱通道。作为优选,所述喷嘴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与导纱通道连通的辅助进气孔斜向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入纱嘴、中空混合室、导纱通道为圆柱形通道;所述通气管垂直于中空混合室切线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导纱针包括辅助进纱针、导纱针本体以及连接辅助进纱针和导纱针本体的连接段;所述辅助进纱针位于入纱嘴中,所述连接段位于中空混合室中,所述导纱针本体位于导纱通道中。作为优选,所述辅助进纱针为圆锥状且表面有若干凸出设置的导纱凸条。作为优选,所述导纱凸条螺旋设置。作为优选,所述通气管设置四组。作为优选,所述辅助进气孔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疏松的纤维从入纱嘴与辅助进纱针之间形成开口导入,设置在辅助进纱针上凸条用于纤维的导向,疏松的纤维从相邻的凸条之间进行,即在经过入纱嘴、辅助进纱针之后初步形成涡流状;随后进入中空混合室中,在通气管的作用下形成涡流状,并以导纱针为中心支撑,形成较为规整的涡流状,在气流的作用下顺着导纱针向下运动,由于导纱针逐渐变细,所以涡流状的纤维也逐渐紧密,制作出的涡流纺纱也相对紧密且结构强度稳定。2、相较现有技术中制作出的涡流纺纱,进入喷嘴中的纤维在气流的作用下形成涡流状,但这种状况下形成的涡流纤维相对松散,即直径较大,所以不利于超细纤维的制作;而利用导纱针将纤维攒成紧密的涡流,直径较小,所以有利于超细纤维的制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喷嘴主体;11、入纱嘴;12、中空混合室;121、通气管;13、导纱通道;131、导纱针;132、辅助进气孔;21、辅助进纱针;211、凸条;22、连接段;23、导纱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涡流纺纱喷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喷嘴主体1,喷嘴主体1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的入纱嘴11、中空混合室12、导纱通道13,三者相互连通;喷嘴主体1上设置有若干与中空混合室12连通的通气管121,本方案中,通气管121设置四组;喷嘴主体1中设置有导纱针131;导纱针131与喷嘴主体1同轴设置且端部伸出导纱通道13,导纱针131直径远小于喷嘴主体1的直径,且导纱针131逐渐变细,伸出喷嘴主体1的一端呈尖针状。如图1所示,喷嘴主体1上设置有若干与导纱通道13连通的辅助进气孔132斜向设置,靠近导纱针131尖头一端较低,且本实施例中辅助进气孔132与喷嘴主体1之间夹角为15°,辅助进气孔132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组。如图1所示,入纱嘴11、中空混合室12、导纱通道13为圆柱形通道;通气管121垂直于中空混合室12切线设置,本方案中通气管121设置有四组。如图1所示,导纱针131包括辅助进纱针21、导纱针本体23以及连接辅助进纱针21和导纱针本体23的连接段22;辅助进纱针21位于入纱嘴11中,连接段22位于中空混合室12中,所述导纱针本体23位于导纱通道13中。如图1和图2所示,辅助进纱针21为圆锥状且表面有若干凸出设置的导纱凸条211,导纱凸条211螺旋设置。使用方法:将疏松的纤维从入纱嘴11与辅助进纱针21之间形成开口导入,设置在辅助进纱针21上凸条211用于纤维的导向,疏松的纤维从相邻的凸条211之间进行,即在经过入纱嘴11、辅助进纱针21之后初步形成涡流状;随后进入中空混合室12中,在通气管121的作用下形成涡流状,并以导纱针131为中心支撑,形成较为规整的涡流状,在气流的作用下顺着导纱针131向下运动,由于导纱针131逐渐变细,所以涡流状的纤维也逐渐紧密,制作出的涡流纺纱也相对紧密且结构强度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流纺纱喷嘴结构,包括喷嘴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主体(1)上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入纱嘴(11)、中空混合室(12)、导纱通道(13);所述喷嘴主体(1)上设置有若干与中空混合室(12)连通的通气管(121),所述喷嘴主体(1)中设置有导纱针(131);所述导纱针(131)与喷嘴主体(1)同轴设置且端部伸出导纱通道(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纺纱喷嘴结构,包括喷嘴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主体(1)上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入纱嘴(11)、中空混合室(12)、导纱通道(13);所述喷嘴主体(1)上设置有若干与中空混合室(12)连通的通气管(121),所述喷嘴主体(1)中设置有导纱针(131);所述导纱针(131)与喷嘴主体(1)同轴设置且端部伸出导纱通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流纺纱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主体(1)上设置有若干与导纱通道(13)连通的辅助进气孔(132)斜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涡流纺纱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纱嘴(11)、中空混合室(12)、导纱通道(13)为圆柱形通道;所述通气管(121)垂直于中空混合室(12)切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涡流纺纱喷嘴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丞棋
申请(专利权)人:英特斯苏州新型纺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