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左前车门窗框加强板总成的焊装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354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专用于左前车门窗框加强板总成的焊装卡具,涉及汽车零部件卡具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卡具、第二卡具、第三卡具、第四卡具、第五卡具、第六卡具、第七卡具、第八卡具、第九卡具和底座平台,第一卡具、第二卡具、第三卡具、第四卡具、第五卡具、第六卡具、第七卡具、第八卡具和第九卡具分别设置在底座平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焊装速度,调节板通过滑动其上的长圆孔与底座平台螺纹连接以调节底座平台的高度,适合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

A special welding fixture for the front left door and window frame reinforcemen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用于左前车门窗框加强板总成的焊装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卡具
,特别涉及一种专用于左前车门窗框加强板总成的焊装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没有检索到左前车门窗框加强板总成的焊装卡具,但是一套良好的焊装卡具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焊装速度,符合企业提质增效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专用于左前车门窗框加强板总成的焊装卡具,用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焊装速度。一种专用于左前车门窗框加强板总成的焊装卡具,包括第一卡具、第二卡具、第三卡具、第四卡具、第五卡具、第六卡具、第七卡具、第八卡具、第九卡具和底座平台,第一卡具、第二卡具、第三卡具、第四卡具、第五卡具、第六卡具、第七卡具、第八卡具和第九卡具分别设置在底座平台上;第一卡具包括第一卡具支座、第一气缸、第一翻转臂、第一翻转卡爪和辅助定位块,第一卡具支座固连在底座平台上,第一气缸固连在第一卡具支座上,第一翻转臂的末端铰接在第一气缸的工作端,第一翻转臂的首端连接有第一翻转卡爪,辅助定位块固连在第一卡具支座上对第一翻转臂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第二卡具包括第二卡具支座、第二气缸、第二翻转臂、第二翻转卡爪、把手和第一定位销,第二卡具支座固连在底座平台上,第二气缸固连在第二卡具支座上,第二翻转臂的末端铰接在第二气缸工作端,第二翻转臂的首端连接有第二翻转卡爪,把手和第一定位销分别固连在第二翻转臂上;第三卡具包括第三卡具支座、第一双导轨气缸、第一连接块和第二定位销,第三卡具支座固连在底座平台上,第一双导轨气缸固连在第三卡具支座上,第一双导轨气缸的工作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定位销;第六卡具包括第六卡具支座、第六气缸、第六定位销、第六翻转臂和第六翻转卡爪,第六卡具支座固连在底座平台上,第六气缸固连在第六卡具支座上,第六定位销固连在第六卡具支座上,第六翻转臂的末端铰接在第六气缸的工作端,第六翻转卡爪固连在第六翻转臂的首端;第四卡具与第二卡具结构相同;第五卡具、第七卡具和第八卡具与第一卡具结构相同;第九卡具与第六卡具结构相同。所述的气缸均与气源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吊环。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平台上设置有手搬阀,所述的气缸均与手搬阀连接,所述的手搬阀另一端与气源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平台上设置有多个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平台上设置有多个调节板,调节板通过滑动其上的长圆孔与底座平台螺纹连接,用以调节底座平台的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焊装速度,调节板通过滑动其上的长圆孔与底座平台螺纹连接以调节底座平台的高度,适合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产品件放置在本技术上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卡具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卡具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三卡具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六卡具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专用于左前车门窗框加强板总成的焊装卡具,包括第一卡具1、第二卡具2、第三卡具3、第四卡具4、第五卡具5、第六卡具6、第七卡具7、第八卡具8、第九卡具80和底座平台9,第一卡具1、第二卡具2、第三卡具3、第四卡具4、第五卡具5、第六卡具6、第七卡具7、第八卡具8和第九卡具80分别设置在底座平台9上;第一卡具1包括第一卡具支座10、第一气缸11、第一翻转臂12、第一翻转卡爪13和辅助定位块14,第一卡具支座10固连在底座平台9上,第一气缸11固连在第一卡具支座10上,第一翻转臂12的末端铰接在第一气缸11的工作端,第一翻转臂12的首端连接有第一翻转卡爪13,辅助定位块14固连在第一卡具支座10上对第一翻转臂12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第二卡具2包括第二卡具支座20、第二气缸21、第二翻转臂22、第二翻转卡爪23、把手24和第一定位销25,第二卡具支座20固连在底座平台9上,第二气缸21固连在第二卡具支座20上,第二翻转臂22的末端铰接在第二气缸21工作端,第二翻转臂22的首端连接有第二翻转卡爪23,把手24和第一定位销25分别固连在第二翻转臂22上;第三卡具3包括第三卡具支座30、第一双导轨气缸31、第一连接块32和第二定位销33,第三卡具支座30固连在底座平台9上,第一双导轨气缸31固连在第三卡具支座30上,第一双导轨气缸31的工作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2,第一连接块3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定位销33;第六卡具6包括第六卡具支座60、第六气缸61、第六定位销62、第六翻转臂63和第六翻转卡爪64,第六卡具支座60固连在底座平台9上,第六气缸61固连在第六卡具支座60上,第六定位销62固连在第六卡具支座60上,第六翻转臂63的末端铰接在第六气缸61的工作端,第六翻转卡爪64固连在第六翻转臂63的首端;第四卡具4与第二卡具2结构相同;第五卡具5、第七卡具7和第八卡具8与第一卡具1结构相同;第九卡具80与第六卡具6结构相同。所述的气缸均与气源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平台9上设置有多个吊环92。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平台9上设置有手搬阀90,所述的气缸均与手搬阀90连接,所述的手搬阀90另一端与气源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平台9上设置有多个万向轮91。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平台9上设置有多个调节板93,调节板93通过滑动其上的长圆孔与底座平台9螺纹连接,用以调节底座平台9的高度。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使用时,首先对第一双导轨气缸31供气,使第二定位销33伸出,然后将产品件A放置在第三卡具3上,其次将产品件C放置在第九卡具80和第六卡具6上,第六定位销62在这里起到定位作用,方便将产品件C放置在卡具上,将产品件B放置在产品件C和产品件A上端,然后利用把手24手动翻转将第四卡具4和第二卡具2的第一定位销25插接入产品件C的通孔中,然后将第一卡具1、第二卡具2、第四卡具4、第五卡具5、第六卡具6、第七卡具7、第八卡具8和第九卡具80的气缸加气,将产品件A、产品件B和产品件C固定住,利用焊钳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专用于左前车门窗框加强板总成的焊装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具(1)、第二卡具(2)、第三卡具(3)、第四卡具(4)、第五卡具(5)、第六卡具(6)、第七卡具(7)、第八卡具(8)、第九卡具(80)和底座平台(9),第一卡具(1)、第二卡具(2)、第三卡具(3)、第四卡具(4)、第五卡具(5)、第六卡具(6)、第七卡具(7)、第八卡具(8)和第九卡具(80)分别设置在底座平台(9)上;/n第一卡具(1)包括第一卡具支座(10)、第一气缸(11)、第一翻转臂(12)、第一翻转卡爪(13)和辅助定位块(14),第一卡具支座(10)固连在底座平台(9)上,第一气缸(11)固连在第一卡具支座(10)上,第一翻转臂(12)的末端铰接在第一气缸(11)的工作端,第一翻转臂(12)的首端连接有第一翻转卡爪(13),辅助定位块(14)固连在第一卡具支座(10)上对第一翻转臂(12)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n第二卡具(2)包括第二卡具支座(20)、第二气缸(21)、第二翻转臂(22)、第二翻转卡爪(23)、把手(24)和第一定位销(25),第二卡具支座(20)固连在底座平台(9)上,第二气缸(21)固连在第二卡具支座(20)上,第二翻转臂(22)的末端铰接在第二气缸(21)工作端,第二翻转臂(22)的首端连接有第二翻转卡爪(23),把手(24)和第一定位销(25)分别固连在第二翻转臂(22)上;/n第三卡具(3)包括第三卡具支座(30)、第一双导轨气缸(31)、第一连接块(32)和第二定位销(33),第三卡具支座(30)固连在底座平台(9)上,第一双导轨气缸(31)固连在第三卡具支座(30)上,第一双导轨气缸(31)的工作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2),第一连接块(3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定位销(33);/n第六卡具(6)包括第六卡具支座(60)、第六气缸(61)、第六定位销(62)、第六翻转臂(63)和第六翻转卡爪(64),第六卡具支座(60)固连在底座平台(9)上,第六气缸(61)固连在第六卡具支座(60)上,第六定位销(62)固连在第六卡具支座(60)上,第六翻转臂(63)的末端铰接在第六气缸(61)的工作端,第六翻转卡爪(64)固连在第六翻转臂(63)的首端;/n第四卡具(4)与第二卡具(2)结构相同;/n第五卡具(5)、第七卡具(7)和第八卡具(8)与第一卡具(1)结构相同;/n第九卡具(80)与第六卡具(6)结构相同;/n所述的气缸均与气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于左前车门窗框加强板总成的焊装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具(1)、第二卡具(2)、第三卡具(3)、第四卡具(4)、第五卡具(5)、第六卡具(6)、第七卡具(7)、第八卡具(8)、第九卡具(80)和底座平台(9),第一卡具(1)、第二卡具(2)、第三卡具(3)、第四卡具(4)、第五卡具(5)、第六卡具(6)、第七卡具(7)、第八卡具(8)和第九卡具(80)分别设置在底座平台(9)上;
第一卡具(1)包括第一卡具支座(10)、第一气缸(11)、第一翻转臂(12)、第一翻转卡爪(13)和辅助定位块(14),第一卡具支座(10)固连在底座平台(9)上,第一气缸(11)固连在第一卡具支座(10)上,第一翻转臂(12)的末端铰接在第一气缸(11)的工作端,第一翻转臂(12)的首端连接有第一翻转卡爪(13),辅助定位块(14)固连在第一卡具支座(10)上对第一翻转臂(12)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
第二卡具(2)包括第二卡具支座(20)、第二气缸(21)、第二翻转臂(22)、第二翻转卡爪(23)、把手(24)和第一定位销(25),第二卡具支座(20)固连在底座平台(9)上,第二气缸(21)固连在第二卡具支座(20)上,第二翻转臂(22)的末端铰接在第二气缸(21)工作端,第二翻转臂(22)的首端连接有第二翻转卡爪(23),把手(24)和第一定位销(25)分别固连在第二翻转臂(22)上;
第三卡具(3)包括第三卡具支座(30)、第一双导轨气缸(31)、第一连接块(32)和第二定位销(33),第三卡具支座(30)固连在底座平台(9)上,第一双导轨气缸(31)固连在第三卡具支座(30)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一汽四环天利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