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003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卸装置,用于在载具上装卸产品,装卸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取放机构,升降机构用于升降载具,以将载具的不同位置与取放机构对应,取放机构通过与升降机构的配合能够在载具的不同位置装卸产品。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代替人工操作,实现在载具上自动装卸产品,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卸装置。
技术介绍
在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过程中,需要将柔性薄膜粘贴在一个具有一定硬度并有弹性的框架上,然后再进行运输及后续加工。目前该领域中产品(带薄膜的框架)在载具上的装卸都是人工方式,该方式适合实验及小量生产,不适合自动化及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载具上装卸产品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卸装置,用于在载具上装卸产品,装卸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取放机构,升降机构用于升降载具,以将载具的不同位置与取放机构对应,取放机构通过与升降机构的配合能够在载具的不同位置装卸产品。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部和与升降部相连接的承载机构,承载机构能够承载载具,升降部能够带动承载机构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升降部包括:丝杠组件,承载机构与丝杠组件连接,丝杠组件用于带动承载机构上升或下降;导向组件,承载机构与导向组件连接,导向组件用于对承载机构进行导向。进一步地,承载机构包括:基座,与升降部连接;第二输送组件,设置在基座上,第二输送组件用于承载和输送载具。进一步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支撑件和第二输送带,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与第二输送带驱动配合,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组件为两个,两个第二输送组件同步运动。进一步地,承载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部,设置在基座上,第二限位部用于对第二输送组件上的载具进行导向和限位。进一步地,第二限位部包括设置在第二输送组件的侧面的第二限位条以及设置在第二输送组件的端部的限位块。进一步地,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二定位机构,设置在承载机构上,第二定位机构用于对承载机构上的载具进行定位。进一步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定位板和设置在第二定位板上的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板可升降地设置以承载或避让载具,第二定位柱用于与载具配合以对载具进行定位。进一步地,取放机构包括:托架,托架用于承载产品;直线运动部,托架设置在直线运动部上,直线运动部能够带动托架平移,以将托架上的产品装载到载具上。进一步地,托架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上的多个第一吸盘,基体与直线运动部连接,多个第一吸盘用于吸附和释放多个产品。进一步地,装卸装置还包括:第三定位机构,第三定位机构用于将产品定位在托架上的预定位置。进一步地,第三定位机构包括第三定位板和设置在第三定位板上的第三定位柱,第三定位板可升降地设置以带动第三定位柱升降,第三定位柱用于与产品配合以对产品进行定位。进一步地,装卸装置还包括:运料机构,运料机构能够实现产品在取放机构上的取放。进一步地,运料机构包括三轴运动机构和设置在三轴运动机构上的第二吸盘,第二吸盘用于吸附和释放产品。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装卸装置中设置升降机构和取放机构,其中,升降机构用于升降载具,以将载具的不同位置与取放机构上的产品对应,取放机构通过与升降机构的配合能够将产品装载到载具的不同位置或将载具上不同位置的产品卸载。因此,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代替人工操作,实现在载具上自动装卸产品,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装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第二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中的取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中的第三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10、取放机构;111、托架;1111、基体;1112、第一吸盘;112、直线运动部;120、升降部;121、丝杠组件;122、导向组件;130、承载机构;131、基座;132、第二输送组件;1321、第二主动轮;1322、第二从动轮;1323、第二支撑件;1324、第二输送带;133、第二限位部;1331、第二限位条;1332、限位块;140、第二定位机构;141、第二定位板;142、第二定位柱;150、第三定位机构;151、第三定位板;152、第三定位柱;160、运料机构;200、载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卸装置,用于在载具200上装卸产品,装卸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取放机构110,升降机构用于升降载具200,以将载具200的不同位置与取放机构110对应,取放机构110通过与升降机构的配合能够在载具200的不同位置装卸产品。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装卸装置中设置升降机构和取放机构110,其中,升降机构用于升降载具200,以将载具200的不同位置与取放机构110上的产品对应,取放机构110通过与升降机构的配合能够将产品装载到载具200的不同位置或将载具200上不同位置的产品卸载。因此,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代替人工操作,实现在载具200上自动装卸产品,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产品可以是带薄膜的框架或其他产品。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部120和与升降部120相连接的承载机构130,承载机构130能够承载载具200,升降部120能够带动承载机构130上升或下降。这样可将载具200放置到承载机构130上,然后通过升降部120带动载具200上升或下降,以使载具200的不同位置与取放机构110对应,从而在载具200的不同位置分别装载产品。如图2所示,升降部120包括:丝杠组件121,承载机构130与丝杠组件121连接,丝杠组件121用于带动承载机构130上升或下降;导向组件122,承载机构130与导向组件122连接,导向组件122用于对承载机构130进行导向。这样可通过丝杠组件121与导向组件122的配合带动载具200上升或下降。丝杠组件121中包括能够转动的丝杆和设置在丝杆上的螺母,螺母与承载机构130连接。导向组件122包括导轨和与导轨配合的滑块,滑块与承载机构1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丝杠组件1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组件122,以提高载具200在运动时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承载机构130包括:基座131,与升降部120连接;第二输送组件132,设置在基座131上,第二输送组件132用于承载和输送载具200。通过第二输送组件132可将外部的载具200输入或将载具200输出。例如,通过第二输送组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卸装置,用于在载具上装卸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取放机构(110),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升降所述载具,以将所述载具的不同位置与所述取放机构(110)对应,所述取放机构(110)通过与所述升降机构的配合能够在所述载具的不同位置装卸所述产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卸装置,用于在载具上装卸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取放机构(110),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升降所述载具,以将所述载具的不同位置与所述取放机构(110)对应,所述取放机构(110)通过与所述升降机构的配合能够在所述载具的不同位置装卸所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部(120)和与所述升降部(120)相连接的承载机构(130),所述承载机构(130)能够承载所述载具,所述升降部(120)能够带动所述承载机构(130)上升或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120)包括:
丝杠组件(121),所述承载机构(130)与所述丝杠组件(121)连接,所述丝杠组件(121)用于带动所述承载机构(130)上升或下降;
导向组件(122),所述承载机构(130)与所述导向组件(122)连接,所述导向组件(122)用于对所述承载机构(130)进行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30)包括:
基座(131),与所述升降部(120)连接;
第二输送组件(132),设置在所述基座(131)上,所述第二输送组件(132)用于承载和输送所述载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输送组件(132)包括:第二主动轮(1321)、第二从动轮(1322)、第二支撑件(1323)和第二输送带(1324),所述第二主动轮(132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1322)均与所述第二输送带(1324)驱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件(1323)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输送带(1324);
所述第二输送组件(132)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输送组件(132)同步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30)还包括:
第二限位部(133),设置在所述基座(131)上,所述第二限位部(133)用于对所述第二输送组件(132)上的所述载具进行导向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13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组件(132)的侧面的第二限位条(133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组件(132)的端部的限位块(13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金成申兵兵王敬苗
申请(专利权)人:东泰高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