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载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172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载药颗粒(DDC‑HSA),包括作为载体分子的人血清白蛋白(HSA)和负载在所述人血清白蛋白上的药物染料化合物(DDC),所述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载药颗粒(DDC‑HSA)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载药颗粒的制备方法。本申请制得的DDC‑HSA实现了乳腺癌的肿瘤靶向,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功效和低的生理毒性,可以很好地用作抗肿瘤试剂。本申请制得的DDC‑HSA一旦被富含肿瘤微环境的GSH诱导,药物的释放伴随着1:1的染料发光,实现了无创监测药物在瘤体内的释放,还可以用于肿瘤的精准个性化治疗。

A drug loaded particle based on human serum albumi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载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肿瘤药物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载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前药代表一种衍生自母体药物的化合物,具有改善的可用药性。前药本身是无活性的,但可以在体内微环境中被激活。前药可以调整体内分布,调节药代动力学并最大程度降低母体药物的副作用,因此目前被认为是改良常规临床药物以提高治疗效率的有用策略。例如,富含肿瘤微环境的谷胱甘肽(GSH)可被用作引发抗肿瘤前药再转化的触发因素,最终将导致针对性和局部性的药物释放。以无创方式实时监测前药系统中药物的活化或转化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精确的时空药物释放信息可以帮助指导实现个性化的精准治疗。在目前的治疗学系统中,用于肿瘤(乳腺癌)的药物染料化合物(DDC)是一种使用光学方法(近红外(NIR)光)报告体内即时药物释放的范例。DDC的结构如下:由上述结构可知,DDC抗肿瘤药由SN-38、“OFF”状态的NIR染料和中间连接结构组成,可以被异常因子分解,释放药物的同时以1:1模式打开NIR染料以立即表明药物的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载药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载体分子的人血清白蛋白(HSA)和负载在所述人血清白蛋白上的药物染料化合物(DDC),所述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载药颗粒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所述药物染料化合物具有如式(II)所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载药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载体分子的人血清白蛋白(HSA)和负载在所述人血清白蛋白上的药物染料化合物(DDC),所述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载药颗粒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所述药物染料化合物具有如式(II)所示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载药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载药颗粒的粒径为220±87nm。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载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人血清白蛋白溶于含有谷胱甘肽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在37℃搅拌均匀,所得溶液在氩气保护下于37℃用磷酸盐缓冲溶液透析,以去除过量的谷胱甘肽,其中,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为7.4、浓度为10mM;
b、将步骤a所得的溶液在氩气下转移至反应瓶,并在37℃下在剧烈搅拌下使用微量注射泵逐滴添加药物染料化合物的二甲基亚砜溶液,所得溶液用磷酸盐缓冲溶液透析,以除去离去基团吡啶和未反应的药物染料化合物,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为7.4、浓度为10mM;
c、在室温搅拌下将步骤b所得的溶液转移至双氧水中并保持一段时间、超滤以除去过量的H2O2和无机盐、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基于人血清白蛋白的载药颗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兵丁晓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