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轨道车辆走行部振动动力学系统的试验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5435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轨道车辆走行部振动动力学系统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模拟车辆转向架的上层机械结构:包括第一上质量块、第二上质量块、右质量块和一对第二螺旋弹簧;用于模拟车辆转向架的下层机械结构:包括第一下质量块、第二下质量块和一对第一螺旋弹簧;固定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固定模拟车辆走行部的上层机械结构和下层机械结构;电气装置,包括上功率放大器、下功率放大器、NI数据采集卡、信号调理器、前电磁激振器、后电磁激振器、4个加速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充分模拟了轨道车辆从轮对到二系悬挂的结构,将车辆悬挂系统简化为了四自由度的弹簧质量块受迫振动模型,可有效研究垂向方向的振动。

A test-bed for simulating the vibration dynamic system of running parts of railwa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轨道车辆走行部振动动力学系统的试验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振动动力学试验台,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拟轨道车辆走行部振动动力学系统的试验台。
技术介绍
对于城轨车辆的安全运营来说,车辆悬挂系统的实时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极为重要。现今,通过对悬挂系统关键部件前期的故障检测,能够减少车辆零部件性能突然恶化而造成的车辆运行不稳定甚至是重大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可靠性。对悬挂系统关键部件实时的状态监测也为车辆的维护提供了便利,使得车辆工作人员不必定期对车辆零部件进行维修与保养,而是根据零部件的实时运行状态判断是否有必要检修。通过实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能够显著提高地铁系统运营的可靠性,在增加车辆运输能力的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定期维护所产生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而,在现阶段对城轨车辆运输量及运行安全性的要求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对悬挂系零部件的实时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而车辆悬挂系统是一个高维复杂的动力学系统,系统具有较多的自由度,建立其完整、精确的试验模型显然是难以实现的。此外,考虑到设备安装成本及对车辆运营的影响。因而,建立一个与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轨道车辆走行部振动动力学系统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模拟车辆转向架的上层机械结构:包括第一上质量块(4)、第二上质量块(6)、右质量块(8)和一对第二螺旋弹簧(2),/n用于模拟车辆转向架的下层机械结构:包括第一下质量块(5)、第二下质量块(7)和一对第一螺旋弹簧(1),/n固定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固定模拟车辆走行部的上层机械结构和下层机械结构;/n电气装置,包括上功率放大器(9)、下功率放大器(10)、NI数据采集卡(11)、信号调理器(12)、前电磁激振器(13)、后电磁激振器(14)、4个加速度传感器(23);/n所述固定连接装置包括一对第三螺旋弹簧(3)、前转臂(...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14 CN 20191011474001.一种模拟轨道车辆走行部振动动力学系统的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模拟车辆转向架的上层机械结构:包括第一上质量块(4)、第二上质量块(6)、右质量块(8)和一对第二螺旋弹簧(2),
用于模拟车辆转向架的下层机械结构:包括第一下质量块(5)、第二下质量块(7)和一对第一螺旋弹簧(1),
固定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固定模拟车辆走行部的上层机械结构和下层机械结构;
电气装置,包括上功率放大器(9)、下功率放大器(10)、NI数据采集卡(11)、信号调理器(12)、前电磁激振器(13)、后电磁激振器(14)、4个加速度传感器(23);
所述固定连接装置包括一对第三螺旋弹簧(3)、前转臂(15)、中转臂(16)、后转臂(17)、激振器固定支架(22)以及用于固定转臂的数个轴承座,
所述前转臂(15)由左右两边的第一轴承座(18)和第二轴承座(19)固定,而后转臂(17)由左右两边的第三轴承座(20)和第四轴承座(21)固定,所述中转臂(16)采用球铰链连接方式与右质量块(8)连接,两个第三螺旋弹簧(3)分别用于前电磁激振器(13)与第一下质量块(5)、后电磁激振器(14)与第二下质量块(7)的连接;
所述前转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曦尧辉明沈钢陈鑫胡雅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