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用感光体、该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及电子照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4376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了电荷产生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的组合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该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制造方法以及电子照相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包括导电性基体(1)、以及设置在导电性基体(1)上的感光层。感光层至少包含电荷产生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电子输送材料包含第一电子输送材料和第二电子输送材料,第一电子输送材料的LUMO的能量与电荷产生材料的LUMO的能量之差在1.0~1.5eV的范围内,第二电子输送材料的LUMO的能量与电荷产生材料的LUMO的能量之差在0.6~0.9eV的范围内,并且第二电子输送材料的含量相对于第一电子输送材料和第二电子输送材料的含量所占的比例在3~40质量%的范围内。

Photoreceptor for electronic photographing,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photoreceptor for electronic photographing and electronic photograp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子照相用感光体、该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及电子照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以下也简称为“感光体”),该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及电子照相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感光层中包含特定的电荷产生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的组合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该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及电子照相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基本结构是在导电性基体上设置具有光导电功能的感光层。近年来,由于材料的多样性、高生产率和安全性等优点,对使用有机化合物作为承担电荷产生或输送的功能成分的有机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研究开发正在活跃地进行,并且其在复印机、打印机等中的应用正在进行。通常,感光体需要具有在暗处保持表面电荷的功能、接收光并产生电荷的功能、以及输送所产生的电荷的功能。作为该感光体,存在有具备兼有这些功能的单层的感光层的所谓单层型感光体、以及具备下述感光层的所谓层叠型(功能分离型)感光体,该感光层是将功能分离为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层相层叠而得到的,所述电荷产生层主要承担在接受光时产生电荷的功能,所述电荷输送层承担在暗处保持表面电荷的功能和在接受光时输送电荷产生层所产生的电荷的功能。其中,将感光体表面的带电特性作为正带电使用的正带电型有机感光体,如下所述,大致分为4种层结构,以往提出了各种方案。第一种是在导电性基体上依次层叠电荷输送层和电荷产生层的双层结构的功能分离型感光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第二种是在上述两层结构上层叠了表面保护层的三层结构的功能分离型感光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和5)。第三种是与第一种相反地依次层叠了电荷产生层和电荷(电子)输送层的逆层叠的双层结构的功能分离型感光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和专利文献7)。第四种是将电荷产生材料、空穴输送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分散到同一层中而形成的单层型感光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和专利文献8)。另外,在上述四种分类中,不考虑底涂层的存在。其中,对最后的第四种单层型感光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且实用化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原因被认为是,该单层型感光体具有下述结构,即:空穴输送材料补足了与空穴输送材料的空穴输送功能相比输送能力较差的电子输送材料的电子输送功能。在该单层型感光体中,由于是分散型,因此即使在膜内部也产生载流子,但是越靠近感光层的表面附近,载流子产生量越大,与空穴输送距离相比,电子输送距离较小即可,因此认为电子输送能力不需要像空穴输送能力那么高。由此,与其他三种类型相比,实现了实用上充分的环境稳定性和疲劳特性。然而,在单层型感光体中,由于使单层膜具有产生载流子和输送载流子两种功能,因此具有可以简化涂布工序,容易获得高合格率和工艺能力的优点,但另一方面,为了实现高灵敏度和高速化,在单层内大量含有空穴输送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两者,从而存在粘结树脂的含量降低、耐久性降低的问题。因此,在单层型感光体中,实现高灵敏度、高速化和高耐久性的兼顾存在极限。因此,为了兼顾与近年来的装置的小型化、高速化、高分辨率化、彩色化对应的灵敏度、耐久性和耐污染性,以往的单层型正带电有机感光体难以应对,还新提出了依次层叠电荷输送层和电荷产生层而得到的层叠型正带电感光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9和专利文献10)。该层叠型正带电感光体的层结构与上述的第一种层结构类似,减少电荷产生层中所含的电荷产生材料,同时使其含有电子输送材料,能够实现接近下层的电荷输送层的厚膜化,除此之外还可以减少电荷产生层内的空穴输送材料的添加量,因此可以将电荷产生层内的树脂比率设定得比以往的单层型多,成为容易实现兼顾高灵敏度化和高耐久性化的结构。另外,随着信息处理量的增大(印刷量增加)和彩色打印机的发展和普及率的提高,打印速度的高速化和装置的小型化和节省部件化不断发展,也要求应对各种使用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对因重复使用或使用环境(室温和环境)的变动而导致的图像特性或电特性的变动较小的感光体的要求显著提高,在现有技术中,不能同时充分满足这些要求。特别是,强烈要求消除由于低温环境下的感光体的电位变动而产生的打印浓度降低的问题和重影图像。另外,由于来自人体的皮脂附着于感光体表面而引起的裂纹的产生也成为问题。对此,例如,专利文献11中记载了通过在感光层中组合使用作为电荷产生材料的丁二醇附加氧钛酞菁和作为电荷输送材料的萘四甲酸二酰亚胺系化合物,发现了对环境变动灵敏度高且极稳定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另外,在专利文献12中,对于在导电性基体上形成有依次层叠电荷输送层和电荷产生·输送层的层叠型感光层的正带电层叠型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公开了电荷产生·输送层含有酞菁化合物作为电荷产生材料、含有萘四甲酸二酰亚胺化合物作为电子输送材料的具体例。另外,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在单层型正带电感光体中,通过相对于空穴输送材料以一定比例使用特定的三种以上的电子输送剂,来抑制感光层的结晶化和转印记忆(重影)的发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公平05-3026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04-24225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公平05-4782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公平05-12702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平04-241359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平05-45915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特开平07-160017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特开平03-256050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特开2009-288569号公报专利文献10:国际公开第2009/104571号刊物专利文献11:日本专利特开2015-94839号公报专利文献12:日本专利特开2014-146001号公报专利文献13:日本专利特开2018-46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以往,基于对感光体的各种要求,对感光体的层结构和功能材料进行了各种研究。然而,在同一层中包含电荷产生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的正带电型感光体中,即使是通过其它组合能够发挥出良好性能的材料,也存在由于电荷产生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的组合而容易产生重影图像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改进电荷产生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的组合,从而因环境变动、重复使用而导致的打印浓度降低得到抑制,并且重影图像的程度较小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该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及电子照相装置。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感光层包含在LUMO的能量方面满足规定关系的电荷产生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的组合,可以提供一种因环境变动、反复使用而导致的打印浓度的降低得到抑制、并且重影图像的程度较小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为一种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包含导电性基体和设置在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的感光层,所述感光层包含电荷产生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所述电子输送材料包含第一电子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包括导电性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的感光层,其特征在于,/n所述感光层包含电荷产生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所述电子输送材料包含第一电子输送材料和第二电子输送材料,/n所述第一电子输送材料的LUMO的能量与所述电荷产生材料的LUMO的能量之差在1.0~1.5eV的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二电子输送材料的LUMO的能量与所述电荷产生材料的LUMO的能量之差在0.6~0.9eV的范围内,并且,/n所述第二电子输送材料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输送材料和所述第二电子输送材料的含量所占的比例为3~40质量%的范围。/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19 JP PCT/JP2018/001688;20181120 JP 2018-2171.一种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包括导电性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的感光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层包含电荷产生材料和电子输送材料,所述电子输送材料包含第一电子输送材料和第二电子输送材料,
所述第一电子输送材料的LUMO的能量与所述电荷产生材料的LUMO的能量之差在1.0~1.5eV的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二电子输送材料的LUMO的能量与所述电荷产生材料的LUMO的能量之差在0.6~0.9eV的范围内,并且,
所述第二电子输送材料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输送材料和所述第二电子输送材料的含量所占的比例为3~40质量%的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层包含在所述导电性基体上依次层叠的电荷输送层和电荷产生层,
所述电荷输送层包含第一空穴输送材料和树脂粘合剂,
所述电荷产生层包含所述电荷产生材料、第二空穴输送材料、所述电子输送材料和树脂粘合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层在单层中包含所述电荷产生材料、空穴输送材料、所述电子输送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川清三斋藤和也铃木信二郎竹内俊贵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