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锡铭专利>正文

一种减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435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12
一种减震系统,座椅骨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通过剪叉组件相连,减震组件包括用于提供向上支撑力的座簧、阻尼器和用于调节支撑力大小的平衡件,座簧两端分别连接上、下框架,座椅骨架一侧设有平衡件,平衡件一端固定于下框架,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上框架可调式相连实现支撑力的大小调节,上框架上端设有用于控制调节装置的调节旋钮,阻尼器连接于上、下框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剪刀叉上下运动时人体重量大部分由座簧支撑,减少剪刀叉组件的损耗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座簧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检修更换;通过平衡件调节实现支撑力大小的变化以适应不同的人体重量,阻尼器提供阻尼力提升汽车座椅的乘坐舒适性。

A shock absorp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附件
,尤其涉及一种减震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减震系统利用弹性元件(金属弹簧或气囊)、阻尼器、框架等结构组成减震系统,提高座椅对振动的吸收,提升驾驶过程的平顺性,进而增加座椅的舒适性。目前减震座椅减震系统缺少对不同载荷的适应性,针对不同负载人群适应性较差,同时框架在上下运动时剪叉组件承受大部分重力,在上下运动过程中磨损度较大,产品使用寿命短,同时由于减震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剪刀叉组件上通常连有较多零部件,检修拆卸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减震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系统,包括设于座椅骨架上的减震组件,座椅骨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通过剪叉组件相连,减震组件包括用于提供向上支撑力的座簧、阻尼器和用于调节支撑力大小的平衡件,座簧两端分别连接上、下框架,座椅骨架一侧设有平衡件,平衡件一端固定于下框架,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上框架可调式相连实现支撑力的大小调节,上框架上端设有用于控制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系统,包括设于座椅骨架上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座椅骨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通过剪叉组件相连,减震组件包括用于提供向上支撑力的座簧、阻尼器和用于调节支撑力大小的平衡件,座簧两端分别连接上、下框架,座椅骨架一侧设有平衡件,平衡件一端固定于下框架,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上框架可调式相连实现支撑力的大小调节,上框架上端设有用于控制调节装置的调节旋钮,阻尼器连接于上、下框架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系统,包括设于座椅骨架上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座椅骨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通过剪叉组件相连,减震组件包括用于提供向上支撑力的座簧、阻尼器和用于调节支撑力大小的平衡件,座簧两端分别连接上、下框架,座椅骨架一侧设有平衡件,平衡件一端固定于下框架,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上框架可调式相连实现支撑力的大小调节,上框架上端设有用于控制调节装置的调节旋钮,阻尼器连接于上、下框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平衡件为平衡杆,平衡杆包括杆体、上臂和下臂,杆体位于座椅骨架左外侧且与座椅骨架的侧边平行,杆体两端分别连接上、下臂,上、下臂均与杆体垂直,且上臂与下臂的夹角为锐角,下臂固定连接下框架下端,且下臂与下框架的夹角为固定角,上臂通过调节装置转动连接于上框架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框架下端固定有定位轴,定位轴和下臂分别套接于连接块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支架、调节件和调节螺栓,固定支架位于上框架近上臂端,固定支架上开有用于穿过调节螺栓的通孔和套筒,套筒内刻与调节螺栓相匹配的螺纹,调节件转动连接于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锡铭周密
申请(专利权)人:林锡铭周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