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328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包括前内板分总成、前门窗框内加强板和前门防撞杆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前门内板焊接总成通过在加强门板上开设多个减重孔减轻整个车门焊接总成的质量,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同时车门通过几个分总成组装焊接而成,简化了装配工艺减小车门内板总成的工艺误差,避免车门内板总成配合间隙较大或者配合挤压,利于车门内板总成和车门外板的装配加工,降低车门废品率。

Front door inner panel welding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的日常出行越来越依靠汽车,因此汽车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车门作为汽车覆盖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发展中不断更新,其安全性能和外观都在稳步发展。现有的车门内板一般为较厚的钢板制成,可以保证足够的整体刚度,但是这样的整体式车门质量就会特别重,不符合车身轻量化的要求,对铰链的要求非常高,由于车门内板的厚度比较大,所以铰链的安装位置零件匹配非常难,难以保证车门总成制造的一致性。前车门主要包括车门A柱、上条、车门B柱、三角窗板、玻璃升降导轨、外板加强板、车门内板、锁体加强板、外板支撑板、上螺母板、下螺母板、防撞杆、前后连接板等一系列结构件,现有的车门总成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其主要通过将各个车门内板总成的各部件一一对应拼装完成后再进行各部件的一次性焊装,这样易存在各部件间出现配合间隙较大或者各部件配合较挤的问题,不利于车门总成与车门外板的进一步加工,造成车门的废品率高。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减轻整个车门焊接总成的质量,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同时减小车门内板总成的工艺误差,避免车门内板总成配合间隙较大或者配合挤压,利于车门内板总成和车门外板的装配加工,降低车门废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的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减轻整个车门焊接总成的质量,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同时减小车门内板总成的工艺误差,避免车门内板总成配合间隙较大或者配合挤压,利于车门内板总成和车门外板的装配加工,降低车门废品率。本技术的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包括前内板分总成、前门窗框内加强板和前门防撞杆总成;所述前内板分总成包括设置于上方的窗框和设置于下方的加强门板,所述窗框前侧紧靠前门窗框内加强板设置有后视镜安装板,所述加强门板与车身门洞闭合的边沿朝向车内方向延伸出内翻边,且加强门板的板面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及用于安装玻璃升降机构的安装孔,前侧设置有铰链安装部,后侧设置有锁体加强板;所述前门窗框内加强板设置于窗框下侧,用于对窗框下边框进行加强和安装升降玻璃;所述前门防撞杆总成包括防撞杆、连接板及螺母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防撞杆的两端且通过螺母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加强门板下方可拆卸连接,所述螺母板卡扣于所述防撞杆上作为车门覆盖件的安装基础。进一步,所述铰链安装部位于所述加强门板的前侧内翻边上,用于车门可转动连接于车身门洞上。进一步,所述锁体加强板位于所述加强门板的后侧内翻边上,用于安装车门锁扣。进一步,所述窗框的上边框和侧边框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车窗密封胶条的第一开孔。进一步,所述前门窗框内加强板包括内门连接裙边和安装连接裙边,所述内门连接裙边和安装连接裙边之间形成升降玻璃通道,所述内门连接裙边与所述窗框下框贴合,所述安装连接裙边用于为车门表面覆盖件提供安装基础。进一步,所述内门连接裙边上开设多个用于安装车窗密封胶条的第二开孔,所述安装连接裙边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车门覆盖件的第一条形安装孔。进一步,所述螺母板横截面为Ω形,中间为半圆形卡扣,两侧为侧翼,所述侧翼作为车门覆盖件的安装基础。进一步,所述侧翼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安装孔。进一步,所述内翻边上均匀开设有用于安装车门胶条的开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前门内板焊接总成通过在加强门板上开设多个减重孔减轻整个车门焊接总成的质量,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同时车门通过几个分总成组装焊接而成,简化了装配工艺减小车门内板总成的工艺误差,避免车门内板总成配合间隙较大或者配合挤压,利于车门内板总成和车门外板的装配加工,降低车门废品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门窗框内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门防撞杆总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门窗框内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门防撞杆总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包括:包括前内板分总成、前门窗框内加强板2和前门防撞杆总成3;所述前内板分总成包括设置于上方的窗框11和设置于下方的加强门板12,所述窗框11前侧紧靠前门窗框内加强板2设置有后视镜安装板1,后视镜安装板1固定于窗框11与前门窗框内加强板2之间作为右侧后视镜的安装基础,便于驾驶员观测后方来车情况,以便实时调整驾驶状态,,所述加强门板12与车身门洞闭合的边沿朝向车内方向延伸出内翻边13,且加强门板12的板面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及用于安装玻璃升降机构的安装孔,前侧(靠近车头的一侧为前侧)设置有铰链安装部14,后侧(远离车头的一侧为后侧)设置有锁体加强板15;所述前门窗框内加强板2设置于窗框11下侧,用于对窗框11下边框进行加强和安装升降玻璃;所述前门防撞杆总成3包括防撞杆31、连接板32及螺母板33,所述连接板32固定连接于防撞杆的两端且通过螺母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加强门板12下方可拆卸连接,所述螺母板33卡扣于所述防撞杆上作为车门覆盖件的安装基础,将车门覆盖件与防撞杆31连接在一起,增强车门的整体性。本实施例中,所述铰链安装部14位于所述加强门板12的前侧内翻边13上,用于车门可转动连接于车身门洞上,铰链安装部14主要作用在于限定车门的旋转自由度,一般地车门是绕Z轴旋转。本实施例中,所述锁体加强板15位于所述加强门板12的后侧内翻边13上,用于安装车门锁扣,车门上的车门锁扣用于锁闭车门,保证行车安全。本实施例中,所述窗框11的上边框和侧边框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车窗密封胶条的第一开孔,车窗玻璃与窗框11之间的接触为刚性接触,增加车窗密封胶条之后使之间的接触变为弹性接触,增强密封性并且保护车窗玻璃不被刮花,延长车窗玻璃的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门窗框内加强板2包括内门连接裙边21和安装连接裙边22,所述内门连接裙边21和安装连接裙边22之间形成升降玻璃通道23,所述内门连接裙边21与所述窗框11下框贴合,所述安装连接裙边22用于为车门表面覆盖件提供安装基础。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门连接裙边21上开设多个用于安装车窗密封胶条的第二开孔211,车窗玻璃与窗框内加强板2之间的接触为刚性接触,增加车窗密封胶条之后使之间的接触变为弹性接触,增强密封性并且保护车窗玻璃不被刮花,延长车窗玻璃的寿命,所述安装连接裙边2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车门覆盖件的第一条形安装孔221,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的外表面需要覆盖一层冲压成型的车门覆盖件,所以需要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上形成多个安装基础方便车门覆盖件的定位和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母板33横截面为Ω形,中间为半圆形卡扣,两侧为侧翼,所述侧翼作为车门覆盖件的安装基础,增强车门覆盖件与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的整体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内板分总成、前门窗框内加强板和前门防撞杆总成;/n所述前内板分总成包括设置于上方的窗框和设置于下方的加强门板,所述窗框前侧紧靠前门窗框内加强板设置有后视镜安装板,所述加强门板与车身门洞闭合的边沿朝向车内方向延伸出内翻边,且加强门板的板面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及用于安装玻璃升降机构的安装孔,前侧设置有铰链安装部,后侧设置有锁体加强板;/n所述前门窗框内加强板设置于窗框下侧,用于对窗框下边框进行加强和安装升降玻璃;/n所述前门防撞杆总成包括防撞杆、连接板及螺母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防撞杆的两端且通过螺母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加强门板下方可拆卸连接,所述螺母板卡扣于所述防撞杆上作为车门覆盖件的安装基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内板分总成、前门窗框内加强板和前门防撞杆总成;
所述前内板分总成包括设置于上方的窗框和设置于下方的加强门板,所述窗框前侧紧靠前门窗框内加强板设置有后视镜安装板,所述加强门板与车身门洞闭合的边沿朝向车内方向延伸出内翻边,且加强门板的板面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及用于安装玻璃升降机构的安装孔,前侧设置有铰链安装部,后侧设置有锁体加强板;
所述前门窗框内加强板设置于窗框下侧,用于对窗框下边框进行加强和安装升降玻璃;
所述前门防撞杆总成包括防撞杆、连接板及螺母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防撞杆的两端且通过螺母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加强门板下方可拆卸连接,所述螺母板卡扣于所述防撞杆上作为车门覆盖件的安装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安装部位于所述加强门板的前侧内翻边上,用于车门可转动连接于车身门洞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门内板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加强板位于所述加强门板的后侧内翻边上,用于安装车门锁扣。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东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普尼朗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