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908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它包括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以及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所述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冲压放卷装置(1)、冲压装置(2)以及引线框架冲压收卷装置(3);所述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电镀放卷装置(4)、预镀银装置(5)、镀银装置(6)、退银装置(7)以及引线框架电镀收卷装置(8);所述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切断放卷装置(9)、切断装置(10)以及收纳装置(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它能够解决现有生产线在冲压收卷时半成品的磨损、电镀收卷时PP膜内圈与支撑杆之间容易摩擦产生废屑污染以及在切断放料时PP膜断裂后易卷入模具的问题。

A lead frame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主要应用于引线框架的生产,属于引线框架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如专利CN102983083B所公开的一种引线框架的制作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冲压步骤:取铜合金片材,通过冲裁模具的凸、凹模进行冲压,形成引线框架半成品;B)电镀步骤:将上述的引线框架半成品依次序如下处理:预镀银、镀银、退银;C)成型步骤:将上述电镀后的引线框架半成品进行切片成型。本专利技术的引线框架具有更良好的机械特性和电热学特性。目前,在步骤A)引线框架冲压完成后,需要对带状的引线框架半成品进行收卷工序,以便运输至下一工位,此过程需要利用纸带将相邻两层的带状引线框架半成品隔开,避免相邻两层的带状引线框架半成品之间相互摩擦,造成因带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以及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所述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冲压放卷装置(1)、冲压装置(2)以及引线框架冲压收卷装置(3);所述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电镀放卷装置(4)、预镀银装置(5)、镀银装置(6)、退银装置(7)以及引线框架电镀收卷装置(8);所述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切断放卷装置(9)、切断装置(10)以及收纳装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以及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所述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冲压放卷装置(1)、冲压装置(2)以及引线框架冲压收卷装置(3);所述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电镀放卷装置(4)、预镀银装置(5)、镀银装置(6)、退银装置(7)以及引线框架电镀收卷装置(8);所述引线框架切断生产线包括引线框架切断放卷装置(9)、切断装置(10)以及收纳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架冲压生产线收卷装置(3),它包括冲压机架(101),所述冲压机架(101)前侧设置有冲压收料盘(102),所述冲压收料盘(102)左下方设置有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下方设置有朝上的冲压断料检测传感器(104),所述冲压收料盘(102)右下方设置有冲压第二导料装置(105),所述冲压收料盘(102)上方设置有冲压纸带转向机构(106),所述冲压纸带转向机构(106)左方设置有冲压纸带断带检测传感器(107),所述冲压纸带转向机构(106)上方设置有冲压纸带卷(1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架(101)左侧顶部设置有冲压第一支架(101.1),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和冲压断料检测传感器(104)均固定于冲压第一支架(101.1)上,所述冲压第一支架(101.1)右方设置有冲压第二支架(101.2),所述冲压第二支架(101.2)上设置有冲压第一传动轴(101.3),所述冲压收料盘(102)穿装在冲压第一轴承(101.3)上,所述冲压第二支架(101.2)右方设置有冲压第三支架(101.4),所述冲压第三支架(101.4)顶部设置有冲压第二传动轴(101.5),所述冲压第二传动轴(101.5)上穿装冲压纸带卷(108),所述冲压纸带断带检测传感器(107)和冲压纸带转向机构(106)均固定在冲压第三支架(101.4)上,所述冲压第三支架(101.4)右方设置有冲压第四支架(101.6),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装置(105)固定于冲压第四支架(101.6)上,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包括冲压第一导料机架(103.1),所述冲压第一导料机架(103.1)上开设有左右两组平行设置的冲压滑槽(103.2),两组冲压滑槽(103.2)上各设置有冲压第一导料棍组(103.3),所述冲压第一导料棍组(103.3)由前后平行布置的两根竖直冲压第一导料棍(103.4)组成,两组冲压第一导料棍组(103.3)左侧均设置有冲压第二导料辊(103.5),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辊(103.5)沿前后方向水平布置,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辊(103.5)的后端固定于冲压第一导料机架(103.1)上,所述冲压第一导料棍(103.4)和冲压第二导料辊(103.5)的非固定端均设置有冲压第一调节手轮(103.6),所述冲压第一导料装置(103)固定于冲压机架(101)上,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装置(105)包括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所述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为圆弧型,所述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上沿圆弧方向设置有多根沿垂直于机架平面方向的冲压第三导料棍(105.2),所述冲压第三导料棍(105.2)位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的靠外侧圆弧处,所述冲压第三导料棍(105.2)的一端固定在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上,另一端设置有冲压第一调节螺母(105.3),所述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内圆弧侧设置有冲压隔离板(105.4),所述冲压隔离板(105.4)垂直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平面,所述冲压隔离板(105.4)的沿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4)内圆弧上方设置有冲压横梁(105.5),所述冲压横梁(105.5)垂直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平面,所述冲压横梁(105.5)上设置有两根前后平行设置的水平冲压第四导料棍(105.6),所述冲压第四导料棍(105.6)的一端固定在冲压横梁(105.5)上,另一端上设置有冲压第二调节手轮(105.7),所述冲压横梁(105.5)上方设置有冲压第五导料棍(105.8),所述冲压第五导料棍(105.8)位于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的靠内侧圆弧处,所述冲压第五导料棍(105.8)的一端固定在冲压第二导料机架(105.1)上,另一端设置有冲压第二调节螺母(105.9),所述冲压第二导料装置(105)固定于冲压机架(101)上,所述冲压收料盘(102)后侧设置有冲压收料电机(109),所述冲压纸带卷(108)后侧设置有冲压纸带电机(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收卷装置(8),它包括电镀机架(201),所述电镀机架(201)右端顶部前后错位设置有两个电镀第一支撑架(202),所述电镀第一支撑架(202)的外侧均设置有电镀收卷盘(203),所述电镀第一支撑架(202)顶部设置有电镀PP膜放料松紧装置(204),所述电镀PP膜放料松紧装置(204)上穿装有电镀PP膜放料盘(205),所述电镀PP膜放料盘(205)与电镀收卷盘(203)之间设置有电镀PP膜断裂检测传感器(206),所述电镀收卷盘(203)左下方设置有电镀转向盘(207),所述电镀转向盘(207)右方设置有两个左右平行布置的电镀限位装置(208),所述电镀限位装置(208)之间设置有电镀引线框架半成品断裂检测传感器(20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机架(201)底部四角设置有四个电镀可调节脚垫(201.1),所述电镀可调节脚垫(201.1)包括电镀调节螺杆(201.1.1),所述电镀调节螺杆(201.1.1)与电镀机架(201)的底部螺纹配合,另一端设置有电镀调节片(201.1.2),所述电镀调节垫片(201.1.2)置于地面,所述电镀收卷盘(203)内穿装有电镀收卷轴(203.1),所述电镀收卷轴(203.1)的一端设置有电镀收卷电机(203.2),所述电镀收卷轴(203.1)另一端设置有电镀收卷轴端盖(203.3),所述电镀收卷轴端盖(203.3)上设置有电镀第一调节螺母(203.4),所述电镀PP膜放料松紧装置(204)包括电镀放料轴(204.1),所述电镀放料轴(204.1)的一端设置有电镀放料轴端盖(204.2),所述电镀放料轴端盖(204.2)上设置有电镀第二调节螺母(204.3),所述电镀放料轴(204.1)的另一端设置有电镀调节装置(204.4),所述电镀调节装置(204.4)包括电镀外壳(204.4.1),所述电镀外壳(204.4.1)内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电镀第一轴承安装区(204.4.2)、电镀轴套安装区(204.4.3)和电镀第二轴承安装区(204.4.4),所述电镀第一轴承安装区(204.4.2)与电镀轴套安装区(204.4.30之间设置有电镀锥形过渡区(204.4.5),所述电镀轴套安装区(204.4.3)和电镀第二轴承安装区(204.4.4)直接连接,所述电镀第一轴承安装区(204.4.2)内穿装电镀锥形滚轴轴承(204.4.6),所述电镀轴套安装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艳裘培明朱召正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康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