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628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扶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乘坐舒适性差且扶手本体利用率低的问题。本车门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扶手本体上设有扶手槽,扶手本体包括开设有功能键孔的功能面,功能面位于扶手槽上方且朝扶手槽倾斜设置,功能面上还开设有储物槽。本车门扶手具有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提高扶手本体利用率的优点。

A kind of door armr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扶手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车门扶手。
技术介绍
车门扶手主要是为了方便在车内的乘员打开或关闭车门,以及为乘员和驾驶员的手臂提供支撑。对于汽车而言,其内部空间有限,但又需要获得更多的储物空间,以便于收纳和整理物品。因此,如何应用车内有限的空间成为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扶手,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内板扶手[专利号:201620601223.8;申请公布号:CN205706310U],包括呈长条状的扶手本体,扶手本体上表面为平直面,扶手本体上表面开设有功能键孔,功能键孔内设置有若干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功能键。该扶手本体能够为乘员手部提供支撑。现有技术中还有部分扶手本体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推拉车门的扶手槽。扶手槽的开设使得扶手本体上表面布置紧凑,即扶手本体上表面由前至后依次布置有功能键、扶手槽以及供手肘抵靠的区域,也就是说现有扶手本体上表面已经没有可利用的区域。现有技术中为提高扶手本体的利用率,就是将扶手槽作为储物槽来使用,在扶手槽内放置物品,但物品的放置导致扶手槽无法实现其原有功能,导致乘客推拉车门不便,进而导致乘客乘坐舒适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扶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提高扶手本体的利用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门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上设有扶手槽,所述扶手本体包括开设有功能键孔的功能面,所述功能面位于扶手槽上方且朝扶手槽倾斜设置,所述功能面上还开设有储物槽。功能面属于扶手本体上表面的局部,在扶手本体布置空间一定的前提下,将功能面倾斜设置,使得功能面的的面积增大,进而使得储物槽开设的面积增大,即储物槽的储物空间增大,由此提高扶手本体的利用率。同时,因功能面倾斜设置且位于扶手槽上方,此处的上方表示功能面大部分或完全位于扶手槽的上方,且为避免乘客手肘按压到功能键,又便于手部按压功能键,功能面通常靠前设置,故使得扶手本体上表面具有前高后低的设计,当乘客肘部抵靠扶手本体后,功能面一方面为手部提供支撑,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提高乘客手部放置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便于乘客对功能键的观察,进而便于手部对功能键的操控,从而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提高扶手本体的利用率。在上述的一种车门扶手中,扶手本体包括具有上述功能面的拉手盒,上述拉手盒还具有开设上述扶手槽的过渡面,所述功能面相对过渡面倾斜设置且两者相连形成拉手盒的上表面。该结构将扶手槽和储物槽均集成在拉手盒上,使得扶手本体结构紧凑。同时,因储物槽的槽口均位于拉手盒的上表面,故储物槽是由上向下开设,进一步增大储物槽的储物空间,由此提高扶手本体的利用率。在上述的一种车门扶手中,所述过渡面与功能面之间圆滑过渡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140°-160°。该结构一方面在合理范围内使得储物槽开设的面积最大化,另一方面使得拉手盒形成前高后低的设计对手臂进行支撑,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从而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提高扶手本体的利用率。在上述的一种车门扶手中,所述储物槽的槽口呈长条状且朝靠近扶手槽的方向延伸。该结构使得储物槽的槽口最大化,一方面增大储物槽的储物空间,另一方面便于车内物品的放置,由此提高扶手本体的利用率。在上述的一种车门扶手中,所述拉手盒的内侧贴靠车门,所述扶手本体还包括遮挡部分拉手盒外侧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外表面包覆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层。拉手盒的内侧贴靠车门,由车门对拉手盒其支撑作用,防护罩对拉手盒的外侧起到防护的作用。因防护罩外表面包覆有柔性层,故防护罩可遮挡拉手盒易于与乘客接触的部位,以提高乘客乘坐舒适度。在上述的一种车门扶手中,所述防护罩包括贴靠车门且位于拉手盒后方的支撑台和位于拉手盒外侧且连接支撑台的包裹部,所述拉手盒外侧开设有位于过渡面与功能面连接处的让位口,所述包裹部嵌入让位口。当乘客手臂搭靠在扶手本体上时,支撑台为手肘提供支撑。因扶手槽主要用于推拉车门,也就是说扶手槽所在位置是乘客手部易于触及的位置,让位口的设置位置使得包裹部能够对乘客易于触及的部位进行遮挡。使得乘客手臂搭靠扶手本体时接触柔性层,由此提高乘客乘坐舒适度。在上述的一种车门扶手中,所述扶手本体还包括固定在车门上的基座,所述拉手盒和防护罩均嵌入基座且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基座上。基座使得拉手盒和防护罩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固定在车门上的整体,紧固件使得拉手盒和防护罩固定牢靠。在上述的一种车门扶手中,所述柔性层由皮革材料制成。皮革层使得扶手本体具有好的触感,提高乘客乘坐舒适度。在上述的一种车门扶手中,所述扶手槽的槽壁上设有若干根凸条。当乘客手伸入扶手槽推拉车门时,凸条增大手部摩擦力,避免车门推拉过程中发生打滑,由此提高乘客乘坐舒适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门扶手具有以下优点:1、扶手本体倾斜设置一方面增大储物槽的储物空间,另一方面形成前高后低的结构,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从而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提高扶手本体的利用率。2、防护罩有针对性的对乘客易于触及拉手盒的位置进行遮挡,减小防护罩的布置面积,由此满足乘客舒适性的需求,同时减少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车门扶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图3是拉手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门;2、扶手本体;3、功能键孔;4、拉手盒;41、过渡面;411、扶手槽;42、功能面;421、储物槽;43、让位口;44、凸条;5、防护罩;51、柔性层;52、支撑台;53、包裹部;6、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车门扶手包括扶手本体2。如图2所示,扶手本体2包括拉手盒4,拉手盒4上表面包括过渡面41和开设有功能键孔3且与过渡面41相连的功能面42,功能键孔3内可安装功能键控制面板图中未示出,功能面42上还开设有储物槽421,过渡面41上开设有扶手槽411,如图3所示,扶手槽411的槽壁上设有若干根凸条44,相邻两根凸条44之间具有间隙,功能面42位于扶手槽411上方且朝扶手槽411倾斜设置,过渡面41与功能面42之间圆滑过渡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140°-160°,储物槽421的槽口呈长条状且朝靠近扶手槽411的方向延伸。拉手盒4的内侧贴靠车门1,扶手本体2还包括防护罩5,防护罩5外表面包覆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层51,防护罩5包括贴靠车门1且位于拉手盒4后方的支撑台52和位于拉手盒4外侧且连接支撑台52的包裹部53,拉手盒4外侧开设有位于过渡面41与功能面42连接处让位口43,包裹部53嵌入让位口43。扶手本体2还包括与车门1一体成型的基座6,拉手盒4和防护罩5均嵌入基座6且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基座6上。柔性层51由皮革材料制成,拉手盒4由塑料材料制成。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扶手,包括扶手本体(2),所述扶手本体(2)上开设有扶手槽(411),所述扶手本体(2)包括开设有功能键孔(3)的功能面(42),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面(42)位于扶手槽(411)上方且朝扶手槽(411)倾斜设置,所述功能面(42)上还开设有储物槽(4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扶手,包括扶手本体(2),所述扶手本体(2)上开设有扶手槽(411),所述扶手本体(2)包括开设有功能键孔(3)的功能面(42),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面(42)位于扶手槽(411)上方且朝扶手槽(411)倾斜设置,所述功能面(42)上还开设有储物槽(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扶手,其特征在于,扶手本体(2)包括具有上述功能面(42)的拉手盒(4),上述拉手盒(4)还具有开设上述扶手槽(411)的过渡面(41),所述功能面(42)相对过渡面(41)倾斜设置且两者相连形成拉手盒(4)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41)与功能面(42)之间圆滑过渡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140°-16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车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槽(421)的槽口呈长条状且朝靠近扶手槽(411)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石杰汤小生高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