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切削平面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41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专用切削平面夹具,其结构包括底座、固定块、第一滑槽、丝杆、把手、夹块和辅助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座前后两端设置了辅助固定装置,通过旋转转壳使其垂直底座,然后滑动转壳,通过滑块沿着第二滑槽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挤压转块,将卡齿与齿槽分离,将活动件抽出到合适的高度后松开转块,由弹簧提供弹力将转块上的卡齿卡住齿槽,进行固定活动件,然后旋转转柄带动压块压紧工件进行固定,达到辅助固定,防止松动的效果。

A special cutting plane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用切削平面夹具
本技术涉夹具
,具体涉及一种专用切削平面夹具。
技术介绍
切削是使用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切削平面指的是通过刀具的切削刃某一选定点,与工件加工表面相切的平面称为切削平面,在切削平面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夹具进行固定工件,但现有的夹具仅通过两个夹块进行夹紧工件,当工件呈管状或者表面较为光滑时,切削过程中容易打滑松动,存在危险,且容易导致工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专用切削平面夹具,解决了现有的夹具仅通过两个夹块进行夹紧工件,当工件呈管状或者表面较为光滑时,切削过程中容易打滑松动,存在危险,且容易导致工件的损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专用切削平面夹具,包括底座、固定块、第一滑槽、丝杆、把手、夹块和辅助固定装置,所述底座左端顶部设置有一体铸成的固定块,所述第一滑槽设置于底座顶部,所述丝杆外表面与底座右端设置的螺纹孔转动配合,所述丝杆右端与把手垂直焊接固定,所述夹块右端与丝杆转动连接,所述夹块底部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辅助固定装置设置于底座前后两端,所述辅助固定装置由转壳、滑块、第二滑槽、活动件、磁条、螺纹杆、转柄、压块、防滑凸块和自锁机构组成,所述转壳后端设置有一体铸成的滑块,且滑块外表面与第二滑槽间隙配合,所述活动件左端外表面与内部呈空心状的转壳间隙配合,所述活动件后端通过胶水与磁条粘接固定,所述螺纹杆外表面通过设置的外螺纹与活动件顶部设置的螺纹转动配合,所述转柄穿设于螺纹杆右端,所述压块右端与压块垂直转动连接,所述压块左端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防滑凸块,所述自锁机构设置于转壳前端,所述第二滑槽设置于底座前后两端。进一步的,所述自锁机构由转块、卡齿、齿槽、弹簧和插销组成,所述转块右端后侧设置有卡齿,所述卡齿与齿槽内表面相互啮合,所述弹簧一端与转块焊接固定,另一点贴于转壳前端,所述转块中部通过插销与转壳转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转壳外边缘设置有圆倒角,且底部左端为弧形。进一步的,所述滑块沿着第二滑槽进行旋转的角度为:0-90度。进一步的,所述滑块沿着第二滑槽进行滑动的距离为:0-20cm。进一步的,所述转块沿着转壳进行旋转的角度为:0-20度。进一步的,所述齿槽大小与卡齿大小一致。进一步的,所述转壳的材质为:马氏体不锈钢。进一步的,所述转块的材质为:钨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的夹具仅通过两个夹块进行夹紧工件,当工件呈管状或者表面较为光滑时,切削过程中容易打滑松动,存在危险,且容易导致工件的损坏的问题,通过在底座前后两端设置了辅助固定装置,通过旋转转壳使其垂直底座,然后滑动转壳,通过滑块沿着第二滑槽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挤压转块,将卡齿与齿槽分离,将活动件抽出到合适的高度后松开转块,由弹簧提供弹力将转块上的卡齿卡住齿槽,进行固定活动件,然后旋转转柄带动压块压紧工件进行固定,达到辅助固定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辅助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转壳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压块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自锁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固定块-2、第一滑槽-3、丝杆-4、把手-5、夹块-6、辅助固定装置-7、转壳-71、滑块-72、第二滑槽-73、活动件-74、磁条-75、螺纹杆-76、转柄-77、压块-78、防滑凸块-781、自锁机构-79、转块-791、卡齿-792、齿槽-793、弹簧-794、插销-79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专用切削平面夹具:包括底座1、固定块2、第一滑槽3、丝杆4、把手5、夹块6和辅助固定装置7,底座1左端顶部设置有一体铸成的固定块2,第一滑槽3设置于底座1顶部,丝杆4外表面与底座1右端设置的螺纹孔转动配合,丝杆4右端与把手5垂直焊接固定,夹块6右端与丝杆4转动连接,夹块6底部与第一滑槽3滑动配合,辅助固定装置7设置于底座1前后两端,辅助固定装置7由转壳71、滑块72、第二滑槽73、活动件74、磁条75、螺纹杆76、转柄77、压块78、防滑凸块781和自锁机构79组成,转壳71后端设置有一体铸成的滑块72,且滑块72外表面与第二滑槽73间隙配合,活动件74左端外表面与内部呈空心状的转壳71间隙配合,活动件74后端通过胶水与磁条75粘接固定,螺纹杆76外表面通过设置的外螺纹与活动件74顶部设置的螺纹转动配合,转柄77穿设于螺纹杆76右端,压块78右端与压块78垂直转动连接,压块78左端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防滑凸块781,自锁机构79设置于转壳71前端,第二滑槽73设置于底座1前后两端。其中,所述自锁机构79由转块791、卡齿792、齿槽793、弹簧794和插销795组成,转块791右端后侧设置有卡齿792,卡齿792与齿槽793内表面相互啮合,弹簧794一端与转块791焊接固定,另一点贴于转壳71前端,转块791中部通过插销795与转壳71转动配合。其中,所述转壳71外边缘设置有圆倒角,且底部左端为弧形,方便进行旋转。其中,所述滑块72沿着第二滑槽73进行旋转的角度为:0-90度,方便进行转出转壳71。其中,所述滑块72沿着第二滑槽73进行滑动的距离为:0-20cm,方便进行滑动转壳71到合适的位置。其中,所述转块791沿着转壳71进行旋转的角度为:0-20度,方便进行旋转将卡齿792与齿槽793分离。其中,所述齿槽793大小与卡齿792大小一致,方便通过齿槽793进行固定卡齿792。其中,所述转壳71的材质为:马氏体不锈钢锻造具有超高的强度、硬度,耐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性耐热、耐高温的性能。其中,所述转块791的材质为:钨钢;材质硬度强中弱钨钢ü不锈耐酸钢ü根据上表所述本技术转块791利用钨钢制成,可达到,高硬度、耐磨强度和韧性好、耐热、耐腐蚀等优良性能。本专利所述的转块791的材质为钨钢,钨钢是指至少含有一种金属碳化物组成的烧结复合材料,碳化钨,碳化钴,碳化铌、碳化钛,碳化钽是钨钢的常见组份,碳化物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在一种专用切削平面夹具,包括底座(1)、固定块(2)、第一滑槽(3)、丝杆(4)、把手(5)和夹块(6),所述底座(1)左端顶部设置有一体铸成的固定块(2),所述第一滑槽(3)设置于底座(1)顶部,所述丝杆(4)外表面与底座(1)右端设置的螺纹孔转动配合,所述丝杆(4)右端与把手(5)垂直焊接固定,所述夹块(6)右端与丝杆(4)转动连接,所述夹块(6)底部与第一滑槽(3)滑动配合;/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固定装置(7),所述辅助固定装置(7)设置于底座(1)前后两端,所述辅助固定装置(7)由转壳(71)、滑块(72)、第二滑槽(73)、活动件(74)、磁条(75)、螺纹杆(76)、转柄(77)、压块(78)、防滑凸块(781)和自锁机构(79)组成,所述转壳(71)后端设置有一体铸成的滑块(72),且滑块(72)外表面与第二滑槽(73)间隙配合,所述活动件(74)左端外表面与内部呈空心状的转壳(71)间隙配合,所述活动件(74)后端通过胶水与磁条(75)粘接固定,所述螺纹杆(76)外表面通过设置的外螺纹与活动件(74)顶部设置的螺纹转动配合,所述转柄(77)穿设于螺纹杆(76)右端,所述压块(78)右端与压块(78)垂直转动连接,所述压块(78)左端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防滑凸块(781),所述自锁机构(79)设置于转壳(71)前端,所述第二滑槽(73)设置于底座(1)前后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在一种专用切削平面夹具,包括底座(1)、固定块(2)、第一滑槽(3)、丝杆(4)、把手(5)和夹块(6),所述底座(1)左端顶部设置有一体铸成的固定块(2),所述第一滑槽(3)设置于底座(1)顶部,所述丝杆(4)外表面与底座(1)右端设置的螺纹孔转动配合,所述丝杆(4)右端与把手(5)垂直焊接固定,所述夹块(6)右端与丝杆(4)转动连接,所述夹块(6)底部与第一滑槽(3)滑动配合;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固定装置(7),所述辅助固定装置(7)设置于底座(1)前后两端,所述辅助固定装置(7)由转壳(71)、滑块(72)、第二滑槽(73)、活动件(74)、磁条(75)、螺纹杆(76)、转柄(77)、压块(78)、防滑凸块(781)和自锁机构(79)组成,所述转壳(71)后端设置有一体铸成的滑块(72),且滑块(72)外表面与第二滑槽(73)间隙配合,所述活动件(74)左端外表面与内部呈空心状的转壳(71)间隙配合,所述活动件(74)后端通过胶水与磁条(75)粘接固定,所述螺纹杆(76)外表面通过设置的外螺纹与活动件(74)顶部设置的螺纹转动配合,所述转柄(77)穿设于螺纹杆(76)右端,所述压块(78)右端与压块(78)垂直转动连接,所述压块(78)左端设置有均匀排列的防滑凸块(781),所述自锁机构(79)设置于转壳(71)前端,所述第二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杨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芯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