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小林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气化液体燃料的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24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气化液体燃料的灶具,它主要由安装有角阀的钢瓶和安装有开关总成的炉灶体构成,其特征是:在钢瓶内与角阀连接有吸液器,利用钢瓶内压力将液体燃料吸出,在炉灶体内安装有气化器,利用炉灶的热量将液体燃料气化,由开关总成控制向燃烧盘供给气体燃料,主要优点是:使用时不需预热,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清洁卫生无污染,使用成本低,特别适合于一般家庭使用,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炉灶,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气化液体燃料的灶具。目前,在我国广大城乡一般家庭仍是以煤为主要生活燃料,但是燃煤排放的烟尘和煤渣严重污染环境,在个别有条件的地区已使用无污染的天燃气、煤气等气体燃料代替了传统的燃煤,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面对更多不具备使用天燃气、煤气等燃料的地区,近来,相继开发出了多种型式的使用极其价廉的工业废油等液体燃料的灶具。所谓液体燃料一般是指石化工业企业在原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闪油、拨顶油、石脑油、乙烯碳五和油田凝析油等低沸程轻烃燃料油,这些灶具的工作原理都是先将液体燃料气化,然后输入炉具燃烧,例如早期出现的使用液体燃料的灶具是传统的气化炉,使用时需先点火预热,使液体燃料气化,这种气化炉气化不充分,容易发生烘火和积碳堵塞等故障,现已基本淘汰,后来出现了一种带气泵的液体燃料专用灶具,由插入钢瓶底部的搅拌管导入压缩空气将液体燃料吹沸,通过流动空气带走C5进入炉具燃烧,但在使用中发现,该装置容易回液损坏气泵,故障较多,并且只能气化C5以下的物质,对液体燃料的质量要求较严,使用费偏高,最近又推出了一种无泵轻烃燃料灶具,它虽然扩大了气化范围,但时沸程较高的粗C5轻烃燃料仍不能稳定气化,有时也会出现烘火、结胶、积碳堵塞气管和火头喷嘴等故障,特别在冬季还容易出现冷凝滴液等故障,存在引发火灾的隐患。本技术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液体燃料适应性强、气化效果好、具有除碳脱胶、防堵、防烘火功能的自动气化液体燃料的灶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动气化液体燃料的灶具,它主要由安装有角阀、减压阀的钢瓶、安装有进液管、开关总成、燃烧盘的炉灶体构成,导管的两端与减压阀和进液管连接,置于钢瓶内并与角阀连接的吸液器的内壁上做有吸液室,吸液器的底侧壁上做有进液通孔,吸液室的壁上做有吸液通孔,盛装于钢瓶内的液体燃料由进液通孔进入吸液器内,再由吸液室壁上的吸液通孔进入吸液室,插入吸液室内的引射气管的下端做有颈嘴,引射气管的进气管口伸出吸液器的上侧壁,伸入吸液室的吸液管的端部做有喇叭口,吸液管的出液管口与角阀连通,使用时,打开角阀,吸液管可将吸液室内的液体燃料吸入角阀,经导管输入炉灶体,安装于炉灶体内且诱热罩置于燃烧盘中央位置的气化器的底座上安装有与进液管连接的喷嘴,串接有分离室的环形气管由诱热罩侧壁的出气孔和气化器底座上的回液孔与气化器相连通,连接于环形气管上的导气管上端的法兰与开关总成相连接。由导管输入的液体燃料由喷嘴喷入气化器气化后,由开关总成控制向燃烧盘供给气体燃料。本技术是在盛装液体燃料的钢瓶内与角阀连接有吸液器,利用钢瓶内压力将液体燃料吸出,在炉灶体内安装有液体燃料气化器,利用炉灶的热量将液体燃料气化,由开关总成控制向燃烧盘源源不断地供给气体燃料,使用时不需预热,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清洁卫生无污染,使用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放大);图3是图2的B--B视图;图4是图3的C--C视图;图5是吸液器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自动气化液体燃料的灶具,它主要由安装有角阀8、减压阀7的钢瓶10、安装有进液管5、开关总成2、燃烧盘4的炉灶体1构成,导管6的两端与减压阀7和进液管5连接,置于钢瓶10内并与角阀8连接的吸液器9的内壁上做有吸液室30,吸液器9的底侧壁上做有进液通孔27,吸液室30的壁上做有吸液通孔29,盛装于钢瓶10内的液体燃料11由进液通孔27进入吸液器9内,再由吸液室30壁上的吸液通孔29进入吸液室30,插入吸液室30内的引射气管24的下端做有颈嘴25,引射气管24的进气管口23伸出吸液器9的上侧壁,伸入吸液室30的吸液管28的端部做有喇叭口26,吸液管28的出液管口22与角阀8连通,当打开角阀8,钢瓶10内的液体燃料11液面上的带压气体进入引射气管24由颈嘴25射出,伸入吸液室30内的吸液管28即将吸液室30内的液体燃料吸入角阀8,再经减压阀7、导管6向炉灶体1输入液体燃料,安装于炉灶体1内且诱热罩3置于燃烧盘4中央位置的气化器17的底座15上安装有与进液管5连接的喷嘴14,串接有分离室18的环形气管12由诱热罩3侧壁的出气孔13和气化器17的底座15上的回液孔16与气化器17相连通,连接于环形气管12上的导气管20上端的法兰19与开关总成2相连接。由导管6输入的液体燃料经喷嘴14喷入气化器17气化,气化后的气体由诱热罩3侧壁上的出气孔13进入环形气管12,再由导气管20导入开关总成2,经开关总成2控制再由输气管21向燃烧盘4源源不断地供给气体燃料;置于燃烧盘4中央位置的诱热罩3吸收热量,可提高气化速度和气化质量,在环形气管12内如有尚未完全气化的液体燃料,进入串接于环形气管12的分离室18内,沉降分离其中的积碳、胶质等杂物后由回液孔16进入气化器17再次气化。本技术能自动除碳脱胶,可有效地防止堵塞烘火等故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清洁卫生无污染,使用成本低,特别适合于一般家庭使用,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气化液体燃料的灶具,它主要由安装有角阀(8)、减压阀(7)的钢瓶(10)、安装有进液管(5)、开关总成(2)、燃烧盘(4)的炉灶体(1)构成,导管(6)的两端与减压阀(7)和进液管(5)连接,其特征在于置于钢瓶(10)内并与角阀(8)连接的吸液器(9)内壁上做有吸液室(30),吸液器(9)的底侧壁上做有进液通孔(27),吸液室(30)的壁上做有吸液通孔(29),插入吸液室(30)内的引射气管(24)的下端做有颈嘴(25),引射气管(24)的进气管口(23)伸出吸液器(9)的上侧壁,伸入吸液室(30)的吸液管(28)的端部做有喇叭口(26),吸液管(28)的出液管口(22)与角阀(8)连通,安装于炉灶体(1)内且诱热罩(3)置于燃烧盘(4)中央位置的气化器(17)的底座(15)上安装有与进液管(5)连接的喷嘴(14),串接有分离室(18)的环形气管(12)由诱热罩(3)侧壁的出气孔(13)和底座(15)上的回液孔(16)与气化器(17)相连通,连接于环形气管(12)上的导气管(20)上端的法兰(19)与开关总成(2)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气化液体燃料的灶具,它主要由安装有角阀的钢瓶和安装有开关总成的炉灶体构成,其特征是:在钢瓶内与角阀连接有吸液器,利用钢瓶内压力将液体燃料吸出,在炉灶体内安装有气化器,利用炉灶的热量将液体燃料气化,由开关总成控制向燃烧盘供给气体燃料,主要优点是:使用时不需预热,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清洁卫生无污染,使用成本低,特别适合于一般家庭使用,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文档编号F24C3/00GK2302420SQ97237208公开日1998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黄小林 申请人:黄小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气化液体燃料的灶具,它主要由安装有角阀(8)、减压阀(7)的钢瓶(10)、安装有进液管(5)、开关总成(2)、燃烧盘(4)的炉灶体(1)构成,导管(6)的两端与减压阀(7)和进液管(5)连接,其特征在于:置于钢瓶(10)内并与角阀(8)连接的吸液器(9)内壁上做有吸液室(30),吸液器(9)的底侧壁上做有进液通孔(27),吸液室(30)的壁上做有吸液通孔(29),插入吸液室(30)内的引射气管(24)的下端做有颈嘴(25),引射气管(24)的进气管口(23)伸出吸液器(9)的上侧壁,伸入吸液室(30)的吸液管(28)的端部做有喇叭口(26),吸液管(28)的出液管口(22)与角阀(8)连通,安装于炉灶体(1)内且诱热罩(3)置于燃烧盘(4)中央位置的气化器(17)的底座(15)上安装有与进液管(5)连接的喷嘴(14),串接有分离室(18)的环形气管(12)由诱热罩(3)侧壁的出气孔(13)和底座(15)上的回液孔(16)与气化器(17)相连通,连接于环形气管(12)上的导气管(20)上端的法兰(19)与开关总成(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黄小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