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动车减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911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动车减震系统,包括电动车本体及设置在电动车本体上的座椅,所述的座椅包括与电动车本体相连接的外壳体及包覆在外壳体上的外保护层,在所述的外壳体与外保护层之间填充有支撑体,所述的支撑体由乳胶制成;在所述的外壳体底部设置有若干均与分布的环形的限位筋,支撑体与外壳体底部相对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限位筋一一对应的安置孔,在每个所述的限位筋上设置均设置有呈壳状的下支撑件,在每个所述的安置孔内均设置有呈壳状的上支撑件,并在所述的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

An intelligent shock absorption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动车减震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
,特指一种智能电动车减震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共享的智能电动车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然而的电动车的结构简单,座椅部分的减震效果不理想,从而垫底了人们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减震效果好的电动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动车减震系统,包括电动车本体及设置在电动车本体上的座椅,所述的座椅包括与电动车本体相连接的外壳体及包覆在外壳体上的外保护层,在所述的外壳体与外保护层之间填充有支撑体,所述的支撑体由乳胶制成;在所述的外壳体底部设置有若干均与分布的环形的限位筋,支撑体与外壳体底部相对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限位筋一一对应的安置孔,在每个所述的限位筋上设置均设置有呈壳状的下支撑件,在每个所述的安置孔内均设置有呈壳状的上支撑件,并在所述的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支撑体由乳胶制成,从而能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在外壳体底部设置有若干均与分布的环形的限位筋,支撑体与外壳体底部相对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限位筋一一对应的安置孔,在每个限位筋上设置均设置有呈壳状的下支撑件,在每个所述的安置孔内均设置有呈壳状的上支撑件,并在所述的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从而能进一步确保座椅整体的减震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支撑体相对外保护层的所在侧上嵌有若干均与分布且部分裸露在支撑体外的球形磁石。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支撑体相对外保护层的所在侧上嵌有若干均与分布且部分裸露在支撑体外的球形磁石,从而能提高人体使用的舒适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每个上支撑件及下支撑件上均设置有呈环形的卡沿。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每个上支撑件及下支撑件上均设置有呈环形的卡沿,从而能对减震弹簧起良好的限位作用,从而确保了整体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下支撑件的截面呈冖型,所述的上支撑件上设置有弧顶部,且上支撑件的覆盖面积大于下支撑件,所述的安置孔内部设置有供上支撑件压缩的变形空隙。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下支撑件的截面呈冖型,从而能对减震弹簧起良好的支撑作用,上支撑件上设置有弧顶部,从而能确保上支撑件的接触面积,并能降低支撑体与尖锐部挤压而产生破损的现象出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电动车本体、2-外壳体、3-外保护层、4-支撑体、5-限位筋、6-安置孔、7-下支撑件、8-上支撑件、9-减震弹簧、10-磁石、11-卡沿、12-弧顶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智能电动车减震系统,包括电动车本体1及设置在电动车本体1上的座椅,所述的座椅包括与电动车本体1相连接的外壳体2及包覆在外壳体2上的外保护层3,在所述的外壳体2与外保护层3之间填充有支撑体4,所述的支撑体4由乳胶制成;在所述的外壳体2底部设置有若干均与分布的环形的限位筋5,支撑体4与外壳体2底部相对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限位筋5一一对应的安置孔6,在每个所述的限位筋5上设置均设置有呈壳状的下支撑件7,在每个所述的安置孔6内均设置有呈壳状的上支撑件8,并在所述的上支撑件8与下支撑件7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支撑体4由乳胶制成,从而能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在外壳体2底部设置有若干均与分布的环形的限位筋5,支撑体4与外壳体2底部相对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限位筋5一一对应的安置孔6,在每个限位筋5上设置均设置有呈壳状的下支撑件7,在每个所述的安置孔6内均设置有呈壳状的上支撑件8,并在所述的上支撑件8与下支撑件7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9,从而能进一步确保座椅整体的减震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支撑体4相对外保护层3的所在侧上嵌有若干均与分布且部分裸露在支撑体4外的球形磁石1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支撑体4相对外保护层3的所在侧上嵌有若干均与分布且部分裸露在支撑体4外的球形磁石10,从而能提高人体使用的舒适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每个上支撑件8及下支撑件7上均设置有呈环形的卡沿1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每个上支撑件8及下支撑件7上均设置有呈环形的卡沿11,从而能对减震弹簧9起良好的限位作用,从而确保了整体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下支撑件7的截面呈冖型,所述的上支撑件8上设置有弧顶部12,且上支撑件8的覆盖面积大于下支撑件7,所述的安置孔6内部设置有供上支撑件8压缩的变形空隙。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下支撑件7的截面呈冖型,从而能对减震弹簧9起良好的支撑作用,上支撑件8上设置有弧顶部12,从而能确保上支撑件8的接触面积,并能降低支撑体4与尖锐部挤压而产生破损的现象出现。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动车减震系统,包括电动车本体(1)及设置在电动车本体(1)上的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座椅包括与电动车本体(1)相连接的外壳体(2)及包覆在外壳体(2)上的外保护层(3),在所述的外壳体(2)与外保护层(3)之间填充有支撑体(4),所述的支撑体(4)由乳胶制成;在所述的外壳体(2)底部设置有若干均与分布的环形的限位筋(5),支撑体(4)与外壳体(2)底部相对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限位筋(5)一一对应的安置孔(6),在每个所述的限位筋(5)上设置均设置有呈壳状的下支撑件(7),在每个所述的安置孔(6)内均设置有呈壳状的上支撑件(8),并在所述的上支撑件(8)与下支撑件(7)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动车减震系统,包括电动车本体(1)及设置在电动车本体(1)上的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座椅包括与电动车本体(1)相连接的外壳体(2)及包覆在外壳体(2)上的外保护层(3),在所述的外壳体(2)与外保护层(3)之间填充有支撑体(4),所述的支撑体(4)由乳胶制成;在所述的外壳体(2)底部设置有若干均与分布的环形的限位筋(5),支撑体(4)与外壳体(2)底部相对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限位筋(5)一一对应的安置孔(6),在每个所述的限位筋(5)上设置均设置有呈壳状的下支撑件(7),在每个所述的安置孔(6)内均设置有呈壳状的上支撑件(8),并在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哈出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