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528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回收系统,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该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回收塔与顶板,所述回收塔的下端外壁固定安装有护套,所述回收塔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输入管道与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位于输入管道的下端,所述输入管道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回收塔的下端中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顶板位于回收塔的正上方。该一种油气回收系统,通过设置的回收塔、液压缸、活塞杆与压板,利用真空吸附原理将经过活性炭处理且不含空气成分的油气进行再次吸附,能够快速将油气转换为液态,通过设置的护套、限位环与压力表,提高安全等级。

An oil and gas recover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油气回收
,具体为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石油及其产品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极易挥发,在从油库到加油站再到用户的整个储运过程中,广泛存在油品蒸发损耗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一般使用油气回收装置,主要使用活性炭等吸附剂,油气组分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然后再经过减压脱附或蒸汽脱附,而活性炭等吸附剂对空气的吸附力非常小,将挥发的油气收集起来。现有的油气回收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油品挥发后,其形态为气态,使用难度大,因此,还需要经过液化环节,在回收到液化这一过程中,需经过多次转运,无法实现快速液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回收塔与顶板,所述回收塔的下端外壁固定安装有护套,所述回收塔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输入管道与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位于输入管道的下端,所述输入管道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回收塔的下端中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顶板位于回收塔的正上方,所述顶板的下端中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垫体,所述第一垫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下端套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垫体,所述第二垫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护套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四组垫脚。优选的,所述回收塔还包括有密封环,所述回收塔的上端中部外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密封环卡装于开口内,所述密封环的内壁开设有油槽。优选的,所述压板位于回收塔的内部,所述液压缸的上端外表面穿过密封环的内部与第一垫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的内径小于液压缸的外径。优选的,所述回收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压板的下端,所述回收塔的下端内表面为弧面。优选的,所述输入管道与输出管道均与回收塔的内部相通,所述压力表与回收塔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压力表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连接管与回收塔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连接管与回收塔的内部相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垫体与第二垫体均为圆台结构,所述回收塔的内部为真空环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一种油气回收系统,通过设置的回收塔、液压缸、活塞杆与压板,回收塔可安装于运输车辆上,回收塔内部真空,利用真空吸附原理将经过活性炭处理且不含空气成分的油气进行再次吸附,利用液压缸、活塞杆与压板对油气进行压缩处理,使其转换为液态。(2)、该一种油气回收系统,通过设置的护套、限位环与压力表,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承受压力最大的位置为回收塔的下半部分,护套完全包裹回收塔的下半部分,且限位环限制压板的活动范围,使压板不可能活动至压力极限位置,压力表可实时显示回收塔内部气压强度,提高安全等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密封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图中:1回收塔、2护套、3输入管道、4第一阀门、5输出管道、6第二阀门、7压力表、8密封环、9顶板、10第一垫体、11液压缸、12活塞杆、13限位环、14油槽、15第二垫体、16定位环、17压板、18垫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气回收系统,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回收塔1与顶板9,回收塔1的下端外壁固定安装有护套2,护套2包裹回收塔1的下半部分,提高回收塔1下半部分的强度,回收塔1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输入管道3与压力表7,压力表7能够实时显示回收塔1内部的压力强度,压力表7位于输入管道3的下端,输入管道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4,第一阀门4控制输入管道3的开合,回收塔1的下端中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输出管道5,输出管道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6,第二阀门6控制输出管道5的开合,顶板9位于回收塔1的正上方,顶板9的下端中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垫体10,第一垫体10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1,液压缸11的下端套装有活塞杆12,活塞杆12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垫体15,第二垫体1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环16,定位环16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压板17,护套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四组垫脚18,提高整体结构放置于平面时的平稳性。回收塔1还包括有密封环8,回收塔1的上端中部外表面开设有开口,密封环8卡装于开口内,密封环8的内壁开设有油槽14,提高回收塔1的气密性,油槽14内填装润滑油,能够使润滑油缓慢渗漏,压板17位于回收塔1的内部,液压缸11的上端外表面穿过密封环8的内部与第一垫体10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密封环8的内径小于液压缸11的外径,密封环8箍紧液压缸11,进一步提高气密性。回收塔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3,限位环13位于压板17的下端,回收塔1的下端内表面为弧面,限制压板17的活动范围,使压板17无法下压至压力极限处,输入管道3与输出管道5均与回收塔1的内部相通,压力表7与回收塔1之间设置有连接管,压力表7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连接管与回收塔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连接管与回收塔1的内部相通,第一垫体10与第二垫体15均为圆台结构,圆台结构能够将压力均匀的由面积小的一端传导至面积大的一端,回收塔1的内部为真空环境,能够利用真空吸附原理,将活性炭吸附的油气进行脱附。使用时,将装有活性炭吸附剂的容器与输入管道3连接,回收塔1的内部真空,利用真空吸附原理将经过活性炭处理且不含空气成分的油气进行再次吸附,打开第一阀门4,油气进入回收塔1的内部后,关闭第一阀门4,同时控制活塞杆12向下移动,推动第二垫体15下压,第二垫体15将压力均匀的分散至压板17的上端,压板17同向等距下压,对油气进行压缩,使油气由气态转换为液态,在压缩的同时,压力表7可实时显示回收塔1内部的气压强度,密封环8内壁开设的油槽14内填装有润滑油,润滑油缓慢渗漏,流至活塞杆12上,限位环13限制压板17的活动范围,完成转换后,使用容器与输出管道5对接,打开第二阀门6,将液态油放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回收塔(1)与顶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塔(1)的下端外壁固定安装有护套(2),所述回收塔(1)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输入管道(3)与压力表(7),所述压力表(7)位于输入管道(3)的下端,所述输入管道(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4),所述回收塔(1)的下端中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输出管道(5),所述输出管道(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6),所述顶板(9)位于回收塔(1)的正上方,所述顶板(9)的下端中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垫体(10),所述第一垫体(10)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的下端套装有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垫体(15),所述第二垫体(1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环(16),所述定位环(16)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压板(17),所述护套(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四组垫脚(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回收塔(1)与顶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塔(1)的下端外壁固定安装有护套(2),所述回收塔(1)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输入管道(3)与压力表(7),所述压力表(7)位于输入管道(3)的下端,所述输入管道(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4),所述回收塔(1)的下端中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输出管道(5),所述输出管道(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6),所述顶板(9)位于回收塔(1)的正上方,所述顶板(9)的下端中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垫体(10),所述第一垫体(10)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的下端套装有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垫体(15),所述第二垫体(1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环(16),所述定位环(16)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压板(17),所述护套(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四组垫脚(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塔(1)还包括有密封环(8),所述回收塔(1)的上端中部外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密封环(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邦武王会勤王新鹏郝留启李豪程玲王志强刘贤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达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