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8522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安全阀门组件、进液管路、自增压管路、出液管路、供气管路、经济管路和罐体,安全阀门组件的进气口与罐体的出液口连接,供气管路的出气口与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连接,该发明专利技术的液化气瓶,当车用瓶内部的液化气汽化,通过自增压管安全阀门组件和经济管路的作用,使得液化气瓶内部的液化气释放和利用,保证了液化气瓶内部的压强,避免了液化气瓶内部膨胀,避免了液化气瓶发生鼓包或者爆炸,当液化气瓶内部的液化气实用过多时,瓶内的压强降低,通过自增压管路使得液化气汽化,从而升高液化气瓶内部压强,使得液化气便于从液化气瓶内出来。

A safety system of air intake and exhaust for liquefied gas cylinder and its u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液化气又名液化石油气,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它极易自燃,当其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了一定的浓度范围后,它遇到明火就能爆炸。经由炼油厂所得到的液化石油气主要组成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而且其还掺杂着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的硫化物杂质。如果要对液化石油气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可以使用醇胺吸收塔将其中的氧硫化碳进行吸收脱除,最后再用碱洗去多余的硫化物。而液化气瓶则是储存液化气的一种瓶体,该种车用瓶用于对长途行驶的卡车存输液化气,是车用瓶的其中一种,而常规卡车的车用瓶往往只设置有进液管路和供气管路,而在长途行驶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存在车用瓶内部的液化气汽化,使得车用瓶内部升压,由于常规的无法做到自主排气,进而使得车用瓶内部膨胀,进而使得液化气瓶发生鼓包或者爆炸,且当液化气瓶内部的液化气实用过多时,瓶内的压强降低,使得液化气难以从液化气瓶内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系统及使用方法。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系统,包括安全阀门组件、进液管路、自增压管路、出液管路、供气管路、经济管路和罐体,安全阀门组件的进气口与罐体的出液口连接,安全阀门组件的出气口与自增压管路连接,自增压管路的进气口与罐体的内侧底部连接,进液管路的出气口与罐体的进气口连接,出液管路的进液口与罐体的出液口连接,且供气管路的出液口与出液管路的进液口连接,供气管路的出气口与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连接,经济管路的进气口与罐体的出气口连接,经济管路的出气口与出液管路的进气口连接。进一步的,安全阀门组件包括一级安全阀、二级安全阀和第一管路安全阀,一级安全阀和二级安全阀位于罐体的旁侧,且一级安全阀和二级安全阀均通过金属管与罐体的出液口连接,第一管路安全阀位于二级安全阀的旁侧,且第一管路安全阀通过金属管与二级安全阀的出气口连接,第一管路安全阀的出气口与自增压管路连接。进一步的,进液管路包括低温进液口和进液单向阀,低温进液口用于供工人加液的固定设置在罐体旁侧,低温进液口的出液口通过金属管与进液单向阀的进液口连接,进液单向阀的出液口通过金属管与罐体的内部连通。进一步的,出液管路包括过流阀和出液截止阀,出液截止阀进液口通过金属管与罐体内部连接,出液截止阀出液口通过金属管与过流阀进液口连接,过流阀出液口通过金属管与供气管路连接。进一步的,供气管路包括汽化器、管路降压调压阀、缓冲罐、第二管路安全阀、电磁阀和管路压力表,汽化器的进液口与过流阀的出液口连接,汽化器的出气口通过金属管与管路降压调压阀的进气口连接,管路降压调压阀的出气口通过金属管与缓冲罐的进气口连接,管路压力表通过管路与缓冲罐的内部连接,缓冲罐的出气口通过金属管与第二管路安全阀的进气口连接,第二管路安全阀的出气口通过金属管与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电磁阀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发动机连接。进一步的,自增压管路包括增压截止阀、升压调节阀和自增压盘管,增压截止阀的进气口通过金属管与罐体的内侧底部连通,增压截止阀出气口通过金属管与升压调节阀的进气口连接,升压调节阀的出气口与自增压盘管的进气口连接,自增压盘管的出气口通过金属管与安全阀门组件连接,安全阀门组件与罐体连接。进一步的,经济管路包括经济阀,经济阀的进气口与罐体的内侧顶部连通,经济阀的出气口通过金属管与出液截止阀的进气口连接。进一步的,自增压盘管包括连接管和若干个环形散热片,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升压调节阀和安全阀门组件连接,若干个环形散热片固定设置连接管上,且若干个环形散热片均与连接管共轴线设置。一种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液化气进入罐体:通过人工打开低温进液口,并将加液管与低温进液口连接,使得液化气经过进液单向阀进入到罐体内部;S2:液化气流出罐体:通过人工打开出液截止阀,使得罐体内部的液化气将沿着金属管经过过流阀;S3:液化气转化为气体进入发动机:流出过流阀的液化气将经过汽化器,通过汽化器将液化气加热,进而变为气体,再经过管路降压调压阀进入到缓冲罐内,再经过第二管路安全阀和电磁阀流入到发动机内;S4:罐体内部自增压:通过人工手动打开增压截止阀,液化气将经过增压截止阀和升压调节阀,再进入自增压盘管,通过自增压盘管上的环形散热片,使得经过连接管的液化气将加热成饱和蒸汽,在进入罐体内侧的顶部;S5:罐体内部膨胀气体利用:当罐体内压力高于经济阀设定的压力,经济阀开启,罐体顶部气相空间的饱和蒸汽通过经济阀进入出液管路,使得饱和蒸汽被利用;S6:罐体内部排气:当罐体内部压强高于,一级安全阀的开启,当罐体内部压强高于,一级安全阀、二级安全阀和第一管路安全阀均开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当工人需要往罐体内部加入液化气时,首先将加液管与低温进液口连接,加入的液化气将沿着金属管经过进液单向阀进入到罐体内部,完成对罐体的加气,在罐体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出液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当汽车需要进行燃气供给时,通过人工开启出液截止阀,液化天然气通过出液截止阀和过流阀流入到汽化器内,汽化器利用发动机循环冷却水把液化天然气进行加热汽化,使天然气达到满足发动机使用温度、流量要求,管路降压调压阀将汽化器汽化后的天然气进行减压,使之满足发动机的使用压力要求,且保持压力稳定,缓冲罐是储备一定量的气体,以备不时之需,第二管路安全阀保证金属管内部压力的大小,首先当液化天然气进入汽化器后,被发动机的冷却水加热变成气体,经过管路降压调压阀把压力降至适合发动机的需要,再通过缓冲罐、第二管路安全阀和电磁阀去往发动机,当罐体内部压强不够时,保证增压截止阀外的所有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这样罐体和自增压管路可以形成一个密闭的循环空间,再开启增压截止阀,低温液体通过升压调节阀,然后经过自增压盘管被加热成饱和蒸汽,在进入罐体内侧的顶部,由于液化天然气的液气比较大,因此输出较少的液体会变成大量的蒸汽,同时这是个密闭的循环空间,也就是说增加的气体体积远远大于输出的液体体积,再有气体具有可压缩性,从而使得罐体的压力升高,当气瓶压力升至升压调节阀的设定压力时,升压调节阀自动关闭,罐体内部压力不再升高,压力维持稳定,完成增压,当罐体内压力高于经济阀设定的压力时,如果又在供气过程中,经济阀开启,罐体顶部气相空间的饱和蒸汽通过经济阀进入出液管路,出液管路中的是汽液混合物,随着气体的不断使用,瓶内压力会逐渐降低至经济阀的设定压力,此时,经济阀关闭,系统恢复正常供应状态,当罐体内压力过高时,如果又在不在供气过程中,当罐体内部压强大于,一级安全阀的开启,当罐体内部压强大于,一级安全阀、二级安全阀和第一管路安全阀均开启。该专利技术的液化气瓶,当在长途行驶的过程中,车用瓶内部的液化气汽化,通过自增压管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阀门组件(1)、进液管路(2)、自增压管路(3)、出液管路(4)、供气管路(5)、经济管路(6)和罐体(7),安全阀门组件(1)的进气口与罐体(7)的出液口连接,安全阀门组件(1)的出气口与自增压管路(3)连接,自增压管路(3)的进气口与罐体(7)的内侧底部连接,进液管路(2)的出气口与罐体(7)的进气口连接,出液管路(4)的进液口与罐体(7)的出液口连接,且供气管路(5)的出液口与出液管路(4)的进液口连接,供气管路(5)的出气口与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连接,经济管路(6)的进气口与罐体(7)的出气口连接,经济管路(6)的出气口与出液管路(4)的进气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阀门组件(1)、进液管路(2)、自增压管路(3)、出液管路(4)、供气管路(5)、经济管路(6)和罐体(7),安全阀门组件(1)的进气口与罐体(7)的出液口连接,安全阀门组件(1)的出气口与自增压管路(3)连接,自增压管路(3)的进气口与罐体(7)的内侧底部连接,进液管路(2)的出气口与罐体(7)的进气口连接,出液管路(4)的进液口与罐体(7)的出液口连接,且供气管路(5)的出液口与出液管路(4)的进液口连接,供气管路(5)的出气口与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连接,经济管路(6)的进气口与罐体(7)的出气口连接,经济管路(6)的出气口与出液管路(4)的进气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安全阀门组件(1)包括一级安全阀(1a)、二级安全阀(1b)和第一管路安全阀(1c),一级安全阀(1a)和二级安全阀(1b)位于罐体(7)的旁侧,且一级安全阀(1a)和二级安全阀(1b)均通过金属管与罐体(7)的出液口连接,第一管路安全阀(1c)位于二级安全阀(1b)的旁侧,且第一管路安全阀(1c)通过金属管与二级安全阀(1b)的出气口连接,第一管路安全阀(1c)的出气口与自增压管路(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液管路(2)包括低温进液口(2a)和进液单向阀(2b),低温进液口(2a)用于供工人加液的固定设置在罐体(7)旁侧,低温进液口(2a)的出液口通过金属管与进液单向阀(2b)的进液口连接,进液单向阀(2b)的出液口通过金属管与罐体(7)的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液管路(4)包括过流阀(4a)和出液截止阀(4b),出液截止阀(4b)进液口通过金属管与罐体(7)内部连接,出液截止阀(4b)出液口通过金属管与过流阀(4a)进液口连接,过流阀(4a)出液口通过金属管与供气管路(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化气瓶的进气排气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供气管路(5)包括汽化器(5a)、管路降压调压阀(5b)、缓冲罐(5c)、第二管路安全阀(5d)、电磁阀(5e)和管路压力表(5f),汽化器(5a)的进液口与过流阀(4a)的出液口连接,汽化器(5a)的出气口通过金属管与管路降压调压阀(5b)的进气口连接,管路降压调压阀(5b)的出气口通过金属管与缓冲罐(5c)的进气口连接,管路压力表(5f)通过管路与缓冲罐(5c)的内部连接,缓冲罐(5c)的出气口通过金属管与第二管路安全阀(5d)的进气口连接,第二管路安全阀(5d)的出气口通过金属管与电磁阀(5e)的进气口连接,电磁阀(5e)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则名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海格瑞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