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分段预应力多腔组合壳体的混合风电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303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段预应力多腔组合壳体的混合风电塔筒,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该体系由上部纯钢塔筒和下部组合塔筒组成,纯钢塔筒和组合塔筒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并在纯钢塔筒底部施加预应力。所述的组合塔筒沿环向由分片的多腔组合壳体采用螺栓连接形成筒体并沿竖向分段组装而成,沿环向的分片数量从下往上逐渐减少,每段组合塔筒底部均通过预应力筋与基础相连。所述的多腔组合壳体由钢板通过冷弯、焊接形成多腔体的箱形截面后在其内部空腔中浇筑混凝土形成,在其边缘设置马牙搓加劲区、预埋螺杆和预应力筋锚固板等。该体系充分发挥了组合结构承载力高、稳定性好的受力特性,可实现分段施加预应力,施工周期短、材料用量省,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A hybrid wind tower based on segmental prestressed multi cavity composit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段预应力多腔组合壳体的混合风电塔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能源发展正处于深刻变革和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承诺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风电能源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相比传统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优势明显。我国风能发展潜力巨大,发展风电新能源,是推动我国发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三北”高风速地区的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严重不足,电网消纳能力有限,导致“弃风限电”问题突出,而我国中东部及南部低风速区接近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实现风电的就地消纳。为了获取更大的风速提高发电量、加强低风速区风电资源的开发,风电机组塔筒结构的高度需大幅提高,而传统的钢塔筒由于抗侧刚度较小、稳定性较差和承载力较低等原因受到限制。因此,近年来混合风电塔筒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传统的混合塔筒由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分段预应力多腔组合壳体的混合风电塔筒,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体系包含纯钢塔筒(1)、组合塔筒(2)、多腔组合壳体(3)、预应力筋(4)、锚具(5)、外侧钢板(6)、内侧钢板(7)、混凝土(8)、内部钢板(9)、端板(10)、连接板(11)、加劲板(12)、预应力筋锚固板(13)、预埋螺杆(14)、螺栓(15)、环向加劲板(16)、基础(17)、法兰板(18);该体系上部为纯钢塔筒(1),下部为组合塔筒(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段预应力多腔组合壳体的混合风电塔筒,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体系包含纯钢塔筒(1)、组合塔筒(2)、多腔组合壳体(3)、预应力筋(4)、锚具(5)、外侧钢板(6)、内侧钢板(7)、混凝土(8)、内部钢板(9)、端板(10)、连接板(11)、加劲板(12)、预应力筋锚固板(13)、预埋螺杆(14)、螺栓(15)、环向加劲板(16)、基础(17)、法兰板(18);该体系上部为纯钢塔筒(1),下部为组合塔筒(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段预应力多腔组合壳体的混合风电塔筒,其特征在于:组合塔筒(2)沿环向由分片的多腔组合壳体(3)拼装形成筒体并沿竖向分段组装,每段组合塔筒(2)沿环向的多腔组合壳体(3)分片数量从下往上逐渐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段预应力多腔组合壳体的混合风电塔筒,其特征在于:纯钢塔筒(1)和每段组合塔筒(2)底部均通过预应力筋(4)与基础(17)相连,预应力筋(4)沿环向均匀分布,实现分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航杨均德邓然周绪红杨庆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