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利用菌藻共生颗粒储存碳源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菌藻共生颗粒储存碳源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984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菌藻共生颗粒储存碳源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菌藻共生颗粒为核心,通过不同调控手段,实现高效积累菌藻颗粒中的糖原、脂质和聚羟基脂肪酸酯(PHB),对新污染物去除具有良好效果。菌藻共生颗粒作为生物催化剂代谢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将剩余底物储存为糖原和脂质,进一步转化为PHB形成胞内碳源,从而实现了污水中有机碳的回收和持续利用。通过调控糖原、脂质及PHB的释放进一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以增加菌藻共生颗粒对新污染物(雌激素)和剩余氮的持续去除提供便利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菌藻共生颗粒储存碳源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城镇污水处理面临多种问题,包括资源浪费、能源消耗和药剂投加等,尤其新污染物及氮的高效去除是当前环境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然而,雌激素是一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低浓度的雌激素长期暴露即可对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处理雌激素及氮系物存在效率低、能源消耗高,碳源投加量大及产生二次污染等环境问题。近年来,菌藻共生颗粒对污染物的去除具有低碳排、低能耗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菌藻共生颗粒对雌激素和氮的耦合高效去除存在去除率较低问题。因此,提出提高菌藻共生颗粒处理污水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菌藻共生颗粒储存碳源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菌-藻中的脂质、糖原和phb的高效积累及转化,达到对污水中雌激素及碳氮的高效利用,能源消耗低,碳源投加量小。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菌藻颗粒储存碳源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将污水处理厂好氧池的污泥接种到模拟污水中,好氧培养,得到好氧颗粒污泥;所述模拟污水中cod浓度为300~1000mg/l,铵态氮(nh4+-n)浓度为50~55mg/l,磷酸根(po43--p)浓度为5~8mg/l,雌二醇-3-硫酸盐的浓度为0~2μg/l;

5、将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和微藻在所述模拟污水中进行共培养,得到菌藻颗粒;

6、将所述菌藻颗粒接种到待处理的污水中,进行光照培养;所述待处理的污水的cod浓度为500~1000mg/l;所述光照培养的条件包括:ph值为7~8,光照强度为220~390μmol·s-1·m-2。

7、优选的,所述好氧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0.2mm,svi30/svi5>0.8。

8、优选的,所述光照培养的运行周期为:依照进水,震荡,沉淀,排水的顺序进行;所述进水的时间为3~5min;所述震荡的时间为1340~1345min;所述沉淀的时间为10~15min;所述排水的时间为10~15min。

9、优选的,所述光照培养的每个运行周期的排水比为50%~55%,水力停留时间为24h。

10、优选的,所述好氧培养的周期包括:30~45min进水,5~15min静置,170~202min曝气和3~10min排水。

11、优选的,所述微藻包括蓝藻。

12、优选的,所述蓝藻包括颤藻。

13、优选的,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和微藻的体积比为1:2~3。

14、优选的,所述共培养的条件包括:光照强度为260~390μmol·s-1·m-2,温度为20~25℃,光暗时间比周期比为12h:12h。

15、优选的,所述菌藻颗粒的直径为2~4mm,svi30/svi5>0.8。

16、有益效果:

17、(1)本专利技术使用菌藻污泥颗粒工艺,以污水中的碳源和氮源为营养物质,将剩余的有机质以糖原、脂质和phb储存起来。在底物匮乏条件下内碳源储存物进行协同转换以达到对雌激素及无机氮的高效去除,不仅避免了大量物耗和能耗的投入,也有效减轻了污水对环境的雌激素及氮污染。

18、(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合理的使用底物浓度、ph值及光照强度对工艺运行条件的调控,找到了最佳的菌藻积累转换的调控方法,从而显著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19、(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不仅实现了污水中雌激素及无机氮的高效处理,还通过菌-藻共生颗粒储存的糖原和脂质转化为phb,实现了污水中有机物质的高效资源回收。

2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不仅实现了污水处理,还通过菌-藻共生颗粒的形成与作用,简化了污水处理流程,降低了处理成本,提高了污水处理的经济效益;

2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雌激素和氮的高效去除和有机物质资源化利用,有助于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环保要求;同时,资源的回收与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循环利用。

22、(6)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控性,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菌藻颗粒储存碳源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0.2mm,SVI30/SVI5>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培养的运行周期为:依照进水,震荡,沉淀,排水的顺序进行;所述进水的时间为3~5min;所述震荡的时间为1340~1345min;所述沉淀的时间为10~15min;所述排水的时间为10~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培养的每个运行周期的排水比为50%~55%,水力停留时间为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培养的每个周期包括:30~45min进水,5~15min静置,170~202min曝气和3~10min排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包括蓝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藻包括颤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和微藻的体积比为1: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培养的条件包括:光照强度为260~390μmol·s-1·m-2,温度为20~25℃,光暗时间比周期比为12h:12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藻颗粒的直径为2~4mm,SVI30/SVI5>0.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菌藻颗粒储存碳源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0.2mm,svi30/svi5>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培养的运行周期为:依照进水,震荡,沉淀,排水的顺序进行;所述进水的时间为3~5min;所述震荡的时间为1340~1345min;所述沉淀的时间为10~15min;所述排水的时间为10~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培养的每个运行周期的排水比为50%~55%,水力停留时间为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金菊薛鸿普于清淼张伟吴丹青赵美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