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探测,具体是一种超前探测围岩有害气体赋存形态的装置。
技术介绍
1、有害气体灾害是隧道工程建设期间仅次于突泥突水和岩爆的第三大灾害。围岩有害气体孕育、运移、赋存特征复杂,有害气体渗出具有突发性及随机性,往往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目前对于围岩有害气体的超前探测一般采用人工钻孔检测或人员操作机械钻孔检测,在孔口放置气体检测仪来检测钻孔内是否出现有害气体。人工钻孔及机械钻孔过程中可能由于对钻杆的支撑力不足造成钻杆倾斜等情况;对于高浓度有害气体突出情况,工人打钻检测周期长、安全风险极高,自动化检测程度低,如何自动超前钻孔探明围岩有害气体赋存分布形态是目前有害气体隧道工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前探测围岩有害气体赋存形态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前探测围岩有害气体赋存形态的装置,解决了现有钻杆在隧道内岩壁上钻孔时需要人工长时间稳定钻杆较为危险的问题。
2、为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前探测围岩有害气体赋存形态的装置,包括外筒(100)、中筒(200)、钻头杆(300)和机械车(900),其中,所述中筒(200)弹性套设于外筒(100)内,所述钻头杆(300)套设于中筒(200)内,所述中筒(200)安装于机械车(900)的机械臂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前探测围岩有害气体赋存形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杆(300)分为钻头与钻杆两个部分,钻头部分可单独旋转,并且钻杆无法旋转,其初始状态下位于外筒(100)内并与外筒(100)的一端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前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前探测围岩有害气体赋存形态的装置,包括外筒(100)、中筒(200)、钻头杆(300)和机械车(900),其中,所述中筒(200)弹性套设于外筒(100)内,所述钻头杆(300)套设于中筒(200)内,所述中筒(200)安装于机械车(900)的机械臂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前探测围岩有害气体赋存形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杆(300)分为钻头与钻杆两个部分,钻头部分可单独旋转,并且钻杆无法旋转,其初始状态下位于外筒(100)内并与外筒(100)的一端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前探测围岩有害气体赋存形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402)分别与外筒(100)和活塞杆(401)之间均为间隙配合,所述定位杆(402)位于外筒(100)外部的一端为突刺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前探测围岩有害气体赋存形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03)以中部圆环处分为两个部分,位于圆环与定位杆(402)之间的部分的弹力小于位于圆环与外筒(100)连接处的弹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前探测围岩有害气体赋存形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408)为j状,其顶端初始时受中筒(200)的挤压并保持第二管道(502)与第一管道(501)的连通。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祖良,王群力,米朝阳,刘新荣,周小涵,王䶮,张吉禄,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