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917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包括多段留有预应力孔的塔节以及处于相邻两上下塔节之间的若干调平元件;每层调平元件避开对应下塔节的预应力孔沿着该下塔节的环形顶面间隔均匀地设置;每层调平元件的上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支撑对应的上塔节;调平元件通过坐浆料固定,坐浆料摊铺于对应下塔节的顶面且高度与该层调平元件的高度一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安装过程中出现“竹节”的错台现象进而有效控制混凝土塔筒外观及质量,保证了混凝土塔筒整体水平度;同时,该结构简单、施工工艺方便,机械化程度高,能良好地适用于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的吊装。

A prefabricated prestressed concrete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风机轮毂高度不断提升,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成为了风电工程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结构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抗风抗震和抗疲劳性能好,更耐腐蚀、受力比较明确、施工工期短且成本较低等优势,不但降低了运输及安装成本和难度,又可减少塔筒部分的钢材用量,减少投资,便于安装与拆卸部件,因此混凝土塔筒工厂化分段预制、场内集中吊装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其中,由于混凝土分段连接,因此连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塔筒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现有技术中,分段连接过程容易出现错台、水平度控制的难题,即影响塔筒外观质量,又耗时耗力。同时也无法保证整体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应力塔筒结构,施工方便周期短,且能够有效避免分段连接过程中的易错台、水平度难控制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包括多段留有预应力孔的塔节以及处于相邻两上下塔节之间的若干调平元件;每层调平元件避开对应下塔节的预应力孔沿着该下塔节的环形顶面间隔均匀地设置;每层调平元件的上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支撑对应的上塔节;调平元件通过坐浆料固定,坐浆料摊铺于对应下塔节的顶面且高度与该层调平元件的高度一致。进一步的,调平元件为由多个玻璃垫片组成的垫块。进一步的,调平元件的高度控制为10cm。进一步的,每层中的调平元件为8个且彼此间隔角度45°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抽拔棒;相邻上下塔节的预应力孔相互对应,抽拔棒通过预应力孔贯穿在相邻上下塔节内。进一步的,每层坐浆料对应的下塔节顶面凿毛处理。进一步的,坐浆料的强度等级高于混凝土塔筒,且具有自收缩无流平的特点。进一步对,相邻塔节中的下塔节的预应力孔上端部设有泡沫防堵板。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安装过程中出现“竹节”的错台现象进而有效控制混凝土塔筒外观及质量,保证了混凝土塔筒整体水平度;同时,该结构简单、施工工艺方便,机械化程度高,能良好地适用于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的吊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相邻上下塔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相邻上下塔节连接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相邻塔节中的下塔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附图。本技术设有多段留有预应力孔5的塔节,在相邻两上塔节7和下塔节4之间设置若干调平元件。每层调平元件避开对应下塔节的预应力孔5沿着该下塔节的环形顶面间隔均匀地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调平元件为由多个玻璃垫片组成的垫块1,每层中的垫块1优选为4个且彼此间隔角度90°固定。垫块1利用激光扫描仪进行调平,高度控制为10cm且每层中的垫块1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用以支撑对应的上塔节。在下塔节4的顶面摊铺坐浆料3固定垫块1。坐浆料3的厚度与垫块1的高度一致,且施工时需要避免坐浆料3污染垫块1表面。上塔节7被支撑在垫块1上,同时也通过坐浆料3连接固定。特别的,在摊铺坐浆料3前,可对对应的下塔节4顶面凿毛处理,并浇水润湿。坐浆料3的选用需强度等级高于混凝土塔筒,且具有自收缩无流平的特点。为了防止坐浆料3会流进下塔节4的预应力孔中,下塔节预应力孔的上端部设有泡沫防堵板2。特别的,各相邻上下塔节的预应力孔5彼此相互对应,抽拔棒6通过预应力孔5贯穿在相邻的上下塔节内用以进一步固定且有助于防止错台或倾斜。应当指出,上述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留有预应力孔的塔节以及处于相邻两上下塔节之间的若干调平元件;每层所述调平元件避开对应下塔节的预应力孔沿着该下塔节的环形顶面间隔均匀地设置;每层所述调平元件的上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支撑对应的上塔节;所述调平元件通过坐浆料固定,所述坐浆料摊铺于对应下塔节的顶面且高度与该层所述调平元件的高度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留有预应力孔的塔节以及处于相邻两上下塔节之间的若干调平元件;每层所述调平元件避开对应下塔节的预应力孔沿着该下塔节的环形顶面间隔均匀地设置;每层所述调平元件的上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支撑对应的上塔节;所述调平元件通过坐浆料固定,所述坐浆料摊铺于对应下塔节的顶面且高度与该层所述调平元件的高度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元件为由多个玻璃垫片组成的垫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元件的高度控制为10cm。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千寿胡小坚胡志强唐刚黄生霞孙铁雷陆宽虎张本铎池寅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能高邮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