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帮群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受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091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受风装置,具体涉及风力发电装置的技术领域。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受风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两个立柱,两个立柱之间均设有升降机构,两个升降机构上之间连接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上设有叶片组和移动盘,叶片组包括多个周向等距设置在第一滑杆上的叶片,每个叶片均转动连接在第一滑杆上,每个叶片与移动盘之间均连接有拉杆,移动盘上还设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用于牵引移动盘在第一滑杆上左右滑动,机架上还设有收纳槽,收纳槽位于第一滑杆的正下方。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的风力发电设备的受风装置在强风或台风天气下,叶片容易损坏的问题,可用于开发风能。

A wind receiving device with windproof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受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装置的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受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迫切的需要寻找其他清洁有效的发电方式来替代传统的燃煤发电,而风能作为一种丰富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据统计,2016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2337万千瓦,累计装机量达到1.69亿千瓦,可见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的迅猛趋势。但是,由于风能具有风力大小和风向任意变化的特性,导致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不稳定,而且在遭遇强风、台风等极端天气时,可能会出现发电机过载或叶片损坏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受风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风力发电设备的受风装置在强风或台风天气下,叶片容易损坏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受风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均设有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上之间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第一滑杆在立柱之间上下滑动,所述第一滑杆上设有叶片组和移动盘,所述叶片组包括多个周向等距设置在第一滑杆上的叶片,每个所述叶片均转动连接在第一滑杆上,每个所述叶片与移动盘之间均连接有拉杆,所述移动盘上还设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用于牵引移动盘在第一滑杆上左右滑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位于第一滑杆的正下方。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当本装置遇到强风或是台风时,通过牵引机构牵引移动盘移动,移动盘移动后可借助拉杆将全部叶片收附至第一滑杆的周向,从而减小了受风的面积,避免了叶片在风中发生损坏的情况。当叶片收附好后通过升降机构将第一滑杆和叶片将至收纳槽中,从而避免了本装置在强风中发生损坏的情况,降低了本装置的维护成本。当强风或是台风消散后,再通过升降机构将第一滑杆和叶片复位至立柱的上部,然后通过牵引机构将叶片展开,此时本装置又可重新利用风能。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套筒、电机和第一螺纹杆,所述套筒设置在第一滑杆的两端,且所述套筒包覆在立柱外,且所述套筒与立柱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电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过套筒且与套筒螺纹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当电机启动后可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由于两个套筒被第一滑杆固定限位,所以套筒会在第一螺纹杆的转动过程中上升或是下降,从而通过套筒的升降来带动第一滑杆的升降。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套筒与立柱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通过第二滑杆能有效的防止套筒发生转动而影响本装置的稳定性,并且借助第二滑杆还能对套筒进行引导,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气缸和开关,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在移动盘上,所述气缸螺栓连接在第一滑杆上,所述气缸与开关电连接,所述开关设置在立柱的底部。通过上述设置,气缸启动后带动移动盘和拉杆移动,从而实现了叶片的展开与收缩。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与立柱之间连接有拉索。借助拉索能将立柱牢固的固定在机架上,进一步的增强了本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受风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立柱2、第一滑杆3、套筒4、三相电机5、第一螺纹杆6、第二滑杆7、第二螺纹杆8、皮带9、叶片10、移动盘11、拉杆12、气缸13、开关14、收纳槽15、拉索16、固定板17。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受风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焊接有两个立柱2,两个立柱2之间均设有升降机构,两个升降机构上之间连接有第一滑杆3,升降机构用于带动第一滑杆3在立柱2之间上下滑动。升降机构包括套筒4、三相电机5和第一螺纹杆6,套筒4设置在第一滑杆3的两端,且第一滑杆3与套筒4转动连接;套筒4还包覆在立柱2外,且套筒4与立柱2之间留有空隙,每个套筒4与立柱2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7,立柱2上开有供第二滑杆7滑动的滑槽,通过第二滑杆7能对套筒4的移动起导向作用,并且还能防止套筒4转动,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三相电机5螺栓连接在机架1上,且三相电机5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6同轴连接,第一螺纹杆6的上端穿过套筒4且与套筒4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6位于立柱2的前侧;机架1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8,第二螺纹杆8的上端穿过套筒4且与套筒4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8设置在立柱2的后侧且与第一螺纹杆6对称设置,第二螺纹杆8的下端与三相电机5的输出轴之间连接有皮带9,通过皮带9能在三相电机5启动后带动第二螺纹杆8转动,且第二螺纹杆8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螺纹杆6一致,第一螺纹杆6与第二螺纹杆8之间共同连接有固定板17,且第一螺纹杆6与第二螺纹杆8俊宇固定板17转动连接,通过固定板17能使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8在转动时振动的幅度较小,避免了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8转动过程中撞击立柱2的问题,增强了本装置的稳定性。第一滑杆3上设有叶片10组和移动盘11,叶片10组包括三个周向等距设置在第一滑杆3上的叶片10,每个叶片10均铰接在第一滑杆3上,叶片10仅能向第一滑杆3的右侧转动,且叶片10与第一滑杆3右侧的夹角小于90°,每个叶片10的自由端与移动盘11的左侧壁之间均连接有拉杆12,移动盘11的尺寸略大于第一滑杆3的尺寸,减小了移动盘11在移动过程中的受风阻力,移动盘11上还设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用于牵引移动盘11在第一滑杆3上左右滑动,牵引机构包括气缸13和开关14,气缸13的活塞杆焊接在移动盘11的右侧,气缸13螺栓连接在第一滑杆3上;气缸13与开关14电连接,开关14安装在立柱2的底部。机架1上还开有收纳槽15,收纳槽15位于第一滑杆3的正下方。机架1与立柱2之间连接有拉索16,借助拉索16能将立柱2牢固的固定在机架1上,进一步的增强了本装置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在正常天气状况下,叶片10与第一滑杆3保持垂直、气缸13的活塞杆处于伸展状态,此时当自然界的风吹到叶片10转动后,可通过叶片10带动第一滑杆3转动,从而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了对风能的开发。当天气状况恶化并有迹象显示后续会出现强风或台风时,首先通过开关14使气缸13的活塞杆收缩,此时气缸13带动移动盘11和拉杆12向右缓慢移动,移动盘11和拉杆12带动叶片10开始像第一滑杆3的方向收缩,由于叶片10一直处于转动的过程中,故叶片10收缩过程中因叶片10与风的角度发生变化,风对叶片10的推力逐渐减小,使得叶片10逐渐失去动力源而停止转动,最终叶片10收附在第一滑杆3的周向,而弹簧处于拉升状态、气缸13的活塞杆复位至活塞中(此时气缸13的活塞杆无伸长量)。当叶片10被收附后开启三相电机5并使得三相电机5正转,此时三相电机5上的螺纹杆开始转动,由于两个套筒4被第一滑杆3连接,故两个套筒4被固定而无法随着螺纹杆转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受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均设有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上之间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第一滑杆在立柱之间上下滑动,所述第一滑杆上设有叶片组和移动盘,所述叶片组包括多个周向等距设置在第一滑杆上的叶片,每个所述叶片均转动连接在第一滑杆上,每个所述叶片与移动盘之间均连接有拉杆,所述移动盘上还设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用于牵引移动盘在第一滑杆上左右滑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位于第一滑杆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受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均设有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上之间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第一滑杆在立柱之间上下滑动,所述第一滑杆上设有叶片组和移动盘,所述叶片组包括多个周向等距设置在第一滑杆上的叶片,每个所述叶片均转动连接在第一滑杆上,每个所述叶片与移动盘之间均连接有拉杆,所述移动盘上还设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用于牵引移动盘在第一滑杆上左右滑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位于第一滑杆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受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套筒、电机和第一螺纹杆,所述套筒设置在第一滑杆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帮群
申请(专利权)人:杨帮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