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筒基础及风力发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917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塔筒基础及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基础包括:基础主体,包括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顶部和底部;上锚固组件,设置于顶部;下锚固组件,设置于底部,下锚固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下锚固板,两个以上的下锚固板环绕基础主体的中心轴线间隔分布,中心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经过顶部和底部;预应力组件,连接于上锚固组件和下锚固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下锚固板为两个以上,且两个以上的下锚固板间隔分布,通过将两个以上的下锚固板分别连接于上锚固组件能够降低施工难度,且两个以上下锚固之间的间隙能够有效降低下锚固组件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整个塔筒基础的造价。

Tower foundation and wind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筒基础及风力发电机组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塔筒基础及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作为电力供应的新能源发展方向之一,技术发展趋势也在不断的更新迭代。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风火同价”、“竞价上网”将进一步要求风电项目建设无论从机组、塔架、风电场配套设施及输配电线路等多方面降低建设成本。风力发电机组应用之初,塔架与基础连接采用基础环形式,该种方式的特点为将加工好的基础环运至机位点,在基础钢筋绑扎的过程中,通过调平工装进行基础环体的定位。通常该种连接方式中的基础环较重,且需要通过机械设备安装就位。随着对基础连接形式的进一步深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使用高强锚杆组合上下锚板的锚栓连接形式,该种基础、钢塔连接方式与基础环相比,由于部件模块化加工,运输体积更小,可在工厂加工完成之后,在现场进行拼装,操作简单易行。但是该种锚栓连接结构组合完成之后,仍存在整体重量较大、造价较高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塔筒基础及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塔筒基础及风力发电机组,旨在降低塔筒基础连接组件的成本。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塔筒基础,用于支撑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塔筒基础包括:基础主体,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顶部和底部;上锚固组件,设置于顶部;下锚固组件,设置于底部,下锚固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下锚固板,两个以上的下锚固板环绕基础主体的中心轴线间隔分布,中心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经过顶部和底部;预应力组件,连接于上锚固组件和下锚固组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每个下锚固板和上锚固组件之间均连接有预应力组件;或者,下锚固板和预应力组件个数相匹配,且每个预应力组件对应连接于每个下锚固板和上锚固组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下锚固组件还包括下调平部件,下调平部件连接于下锚固板,并位于下锚固板远离上锚固组件的一侧,以通过下调平部件调节两个以上的下锚固板的水平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下调平部件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下调平部件环绕中心轴线间隔分布。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下锚固组件还包括环形连接板,两个以上的下锚固板连接于环形连接板,环形连接板还连接于两个以上的下调平部件,以使两个以上的下锚固板通过环形连接板连接于两个以上的下调平部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下调平部件包括调节杆和下调平板,下调平板位于下锚固板远离上锚固组件的一侧,且下调平板通过调节杆连接于下锚固板,以通过调节杆调节下调平板和下锚固板之间的距离。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锚固组件包括:加强部,由高强混凝土灌浆形成,加强部呈环状且环绕中心轴线设置,预应力组件连接加强部和下锚固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锚固组件还包括:上锚固板,设置于加强部背离下锚固组件的一侧,预应力组件连接上锚固板、加强部和下锚固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锚固组件还包括:上调平部件,上调平部件和加强部连接并露出于加强部的顶面,以通过调平部件调节加强部顶面的水平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加强部包括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的通槽;上调平部件包括上调平埋板和上调平板组,上调平板组包括两个以上不同厚度的上调平板,以将不同厚度的上调平板设置于通槽来调节加强部顶面的水平度,上调平埋板位于通槽靠近下锚固板的一侧,以通过上调平埋板向上调平板组提供支撑。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调平部件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上调平部件沿加强部的周向间隔分布。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塔筒,包括连接法兰;上述的塔筒基础,连接法兰对应设置于顶部的上表面,预应力组件连接于连接法兰、上锚固组件和下锚固组件。在本技术的塔筒基础中,塔筒基础包括基础主体、上锚固组件、下锚固组件和预应力组件。上锚固组件设置于基础主体的顶部,下锚固组件设置于基础主体的底部,预应力组件连接于上锚固组件和下锚固组件,从而将塔筒固定于基础主体。其中,下锚固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下锚固板,下锚固板环绕基础主体的中心轴线间隔分布,预应力组件连接于下锚固板和上锚固组件之间。下锚固板为两个以上,且两个以上的下锚固板相互分离间隔分布,从而能够将单个下锚固板分别连接上锚固组件,单个的下锚固板体积小重量轻,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难度且两个以上下锚固之间的间隙能够有效降低下锚固组件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整个塔筒基础的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B处的俯视图;图5是图1中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基础主体;110、顶部;120、底部;200、上锚固组件;210、加强部;211、通槽;220、上锚固板;230、上调平部件;231、上调平板组;232、上调平埋板;300、下锚固组件;310、下锚固板;320、下调平部件;321、调节杆;322、下调平板;330、环形连接板;340、螺旋筋;400、预应力组件;500、连接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筒基础,用于支撑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础主体(100),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顶部(110)和底部(120);/n上锚固组件(200),设置于所述顶部(110);/n下锚固组件(300),设置于所述底部(120),所述下锚固组件(300)包括两个以上的下锚固板(310),两个以上的所述下锚固板(310)环绕所述基础主体(100)的中心轴线间隔分布,所述中心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经过所述顶部(110)和所述底部(120);/n预应力组件(400),连接于所述上锚固组件(200)和所述下锚固组件(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筒基础,用于支撑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主体(100),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顶部(110)和底部(120);
上锚固组件(200),设置于所述顶部(110);
下锚固组件(300),设置于所述底部(120),所述下锚固组件(300)包括两个以上的下锚固板(310),两个以上的所述下锚固板(310)环绕所述基础主体(100)的中心轴线间隔分布,所述中心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经过所述顶部(110)和所述底部(120);
预应力组件(400),连接于所述上锚固组件(200)和所述下锚固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基础,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下锚固板(310)和所述上锚固组件(200)之间均连接有所述预应力组件(400);
或者,所述下锚固板(310)和所述预应力组件(400)个数相匹配,且每个所述预应力组件(400)对应连接于每个所述下锚固板(310)和所述上锚固组件(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锚固组件(300)还包括下调平部件(320),所述下调平部件(320)连接于所述下锚固板(310),并位于所述下锚固板(310)远离所述上锚固组件(200)的一侧,以通过所述下调平部件(320)调节两个以上的所述下锚固板(310)的水平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筒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调平部件(320)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下调平部件(320)环绕所述中心轴线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筒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锚固组件(300)还包括环形连接板(330),两个以上的所述下锚固板(310)连接于所述环形连接板(330),所述环形连接板(330)还连接于两个以上的所述下调平部件(320),以使两个以上的所述下锚固板(310)通过所述环形连接板(330)连接于两个以上的所述下调平部件(32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筒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调平部件(320)包括调节杆(321)和下调平板(322),所述下调平板(322)位于所述下锚固板(310)远离所述上锚固组件(200)的一侧,且所述下调平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欧郝华庚王培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杉高科风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