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变桨系统扭矩加载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0918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系统扭矩加载试验装置,包括:轮毂、变桨驱动总成、变桨轴承、制动盘、安装座和制动器组成。其中,制动器包括:摩擦片、碟簧组、导向销和螺栓组。该装置的结构形式为:变桨驱动总成内侧与轮毂连接,变桨驱动总成外侧与变桨轴承内侧啮合连接,变桨轴承内侧同时与制动盘连接,制动器通过安装座与轮毂连接,制动器上的摩擦片通过碟簧组、导向销和螺栓组形成加载单元,与制动器的壳体连接,制动盘与制动器上的摩擦片接触固定,制动盘与制动器形成对偶摩擦面。该装置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出厂前的变桨系统扭矩加载试验。

Torque loading test device of wind turbine pitch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机组变桨系统扭矩加载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组
,尤其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系统扭矩加载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根据整机控制要求动态调整叶片桨距角,对调节风电机组出力性能、保证整机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发生故障,变桨系统的维修或更换成本巨大。为保证风电机组运行安全,非常有必要在厂内对变桨系统进行加载试验。变桨系统承受复杂的交变载荷,包括各径向力、横向力、弯矩、扭矩,这些载荷均可折算为扭矩,因此可以通过测试扭矩承载能力来考察变桨系统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系统扭矩加载试验装置,该装置能在厂内对变桨系统快速进行扭矩加载试验,载荷调整方便,试验工作效率高,便于在厂内及时发现变桨系统缺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变桨系统主要由变桨驱动总成和变桨轴承组成,变桨轴承外圈与轮毂连接,内圈与叶片连接;变桨驱动总成安装在轮毂上,驱动变桨轴承的内圈-叶片旋转,完成变桨。本试验装置的制动盘与内圈连接;制动器通过安装座与轮毂连接,制动器摩擦片由螺栓组、碟簧组、垫板加载,制动器摩擦片与制动盘形成对偶摩擦面。工作原理为:根据试验需要调节螺栓组在制动器壳体的旋合长度,使制动器对制动盘产生不同的夹紧力;驱动变桨系统的轴承内圈旋转,由于内圈与制动盘连接,就可以对变桨系统施加不同等级的摩擦力矩,在变桨系统实际工作范围内完成扭矩加载试验,测试变桨轴承与变桨驱动的的啮合情况及承载能力、过载温升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风电机组变桨系统扭矩加载试验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轮毂、2变桨驱动总成、3变桨轴承、4制动盘、5安装座、6制动器;3-1外圈、3-2内圈;6-1上壳体、6-2下壳体、6-3摩擦片、6-4垫板、6-5碟簧组、6-6导向销、6-7螺栓组、6-8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变桨系统扭矩加载试验装置,包括:1轮毂、2变桨驱动总成、3变桨轴承、4制动盘、5安装座、6制动器。如图1-5所示,由变桨驱动总成2驱动的变桨轴承3的内圈3-2与制动盘4连接;制动器6通过安装座5与轮毂1连接,制动器6的摩擦片6-3由碟簧组6-5、导向销6-6、螺栓组6-7加载,制动器6与制动盘4形成对偶摩擦面。如图1、2所示,根据变桨系统试验特点,制动盘4可以加工为扇形,减少材料使用。如图1-5所示,垫板6-4、碟簧组6-5、导向销6-6、螺栓组6-7组成基本的加载单元,碟簧组6-5可以缓冲制动盘4不平整引起的冲击。本例中,上壳体6-1、下壳体6-2分别布置了三组加载单元,上壳体6-1、下壳体6-2分别布置了一件摩擦片6-3。如图2、5所示,上壳体6-1、下壳体6-2用于容纳摩擦片6-3的槽一端封闭,另一端安装挡板6-8,方便摩擦片6-3拆卸。如图1、3、4所示,当碟簧组6-5压缩量较大时,导向销6-6的小端可以由垫板6-4中央预留凹坑容纳。完成螺栓组6-7旋合长度的调整后,利用螺栓组上的螺母加强防松效果。本技术的试验过程如下:根据试验需要调节螺栓组6-7在上壳体6-1、下壳体6-2的旋合长度,从而对碟簧组6-5施加不同的轴向压力,碟簧组6-5通过垫板6-4将轴向力传递至摩擦片6-3,夹紧制动盘4。当变桨系统启动后,内圈3-2带动制动盘4旋转,经由摩擦片6-3与制动盘4的对偶摩擦产生不同等级的摩擦力矩,从而可以模拟自然风对变桨系统产生的扭矩载荷。扭矩大小与碟簧压缩量-螺栓旋合长度相关,可根据预先标定值快速确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此外,本文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均以附图中表示的放置状态为参照。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系统扭矩加载试验装置,包括:轮毂、变桨驱动总成、变桨轴承、制动盘、安装座和制动器,其中,制动器包括:摩擦片、碟簧组、导向销和螺栓组,所述装置的结构形式为:变桨驱动总成内侧与轮毂连接,变桨驱动总成外侧与变桨轴承内侧啮合连接,变桨轴承内侧同时与制动盘连接,制动器通过安装座与轮毂连接,制动器上的摩擦片通过碟簧组、导向销和螺栓组形成加载单元,与制动器的壳体连接,制动盘与制动器上的摩擦片接触固定,制动盘与制动器形成对偶摩擦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系统扭矩加载试验装置,包括:轮毂、变桨驱动总成、变桨轴承、制动盘、安装座和制动器,其中,制动器包括:摩擦片、碟簧组、导向销和螺栓组,所述装置的结构形式为:变桨驱动总成内侧与轮毂连接,变桨驱动总成外侧与变桨轴承内侧啮合连接,变桨轴承内侧同时与制动盘连接,制动器通过安装座与轮毂连接,制动器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少辉王晓东李超峰张建功屈向前王书勇王岳峰隋学坤石磊王豪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