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生产线的挤压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17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生产线的挤压成型装置,包括机架,输送熟化机构,成型切块机构和控制箱,所述输送熟化机构包括输送管,和安装于输送管内部的两个并排布置的螺旋输送杆,在前部上方设置有入料口,在该入料口上端设置有安装于机架的喂料机构,在所述切块模头外围设置有安装于机架的出料管,所述输送管的外围安装有数个温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食品加工生产线的挤压成型装置,通过合理设计双螺旋输送杆输送物料,使得物料输送效果更好;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输送管,在该输送管外围设计有数个温控装置,数个温控装置的温度不同,使其食品的熟化效果更好,不至于加热过渡影响食品的品质。

An extrusion device for food processing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生产线的挤压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备机械,具体讲是一种食品加工生产线的挤压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食品加工,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是广义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类型。在方便方便米饭的加工中,米粒加工较为复杂,首先需要将原米粒破碎,再添加相应辅料加以搅拌,再成形和熟化烘干,再进入包装工序,而在完成成形和熟化是采用挤压成型设备进行,传统的挤压成型设备加热过于单一,整个输送管温度都是统一的,而食品在输送的过程中,若都是统一的温度,会直接影响食品的熟化效果,导致质量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食品加工生产线的挤压成型装置,通过合理设计双螺旋输送杆输送物料,使得物料输送效果更好,能够提供更好的挤压力,保证成型切块机构的分切效果更好;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输送管,在该输送管外围设计有数个温控装置,数个温控装置的温度不同,使其食品的熟化效果更好,不至于加热过渡影响食品的品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食品加工生产线的挤压成型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的输送熟化机构,安装于输送熟化机构前端的成型切块机构和控制箱,所述输送熟化机构包括输送管,和安装于输送管内部的两个并排布置的螺旋输送杆,在输送管的前端设置有带动两个螺旋输送杆转动的动力电机,并在前部上方设置有入料口,在该入料口上端设置有安装于机架的喂料机构,所述成型切块机构包括切块电机和切块模头,所述切块电机安装于机架并与切块模头连接,在所述切块模头外围设置有安装于机架的出料管,所述输送管的外围安装有数个温控装置。优选的,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扣于输送管外围的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在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外端分别设置有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其中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将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紧紧的夹于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之间;所述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均开设有数个径向的冷却道,相邻冷却道通过连接管连接,两端的端口分别是冷却热入口管和冷却液出口管,所述冷却热入口管和冷却液出口管分别通过管道与冷却液泵连接。优选的,所述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为绝缘加热板,采用电加热并与外接的电源连接。优选的,所述喂料机构包括加料斗,喂料管和喂料螺旋输送杆,所述喂料管安装于机架并出料口位于入料口的上方,所述喂料螺旋输送杆位于喂料管内部,并且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喂料电机,在该联轴器外围设置有动力输出齿轮,该齿轮与安装于加料斗内部的搅拌机构连接。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上搅拌轴和下搅拌轴,其中下搅拌轴端部安装有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动力输出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通过皮带与上搅拌轴转动,在所述上搅拌轴和下搅拌轴上均设置有数个搅拌叶。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下端设置有双向出口管。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食品加工生产线的挤压成型装置,通过合理设计双螺旋输送杆输送物料,使得物料输送效果更好,能够提供更好的挤压力,保证成型切块机构的分切效果更好;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输送管,在该输送管外围设计有数个温控装置,数个温控装置的温度不同,使其食品的熟化效果更好,不至于加热过渡影响食品的品质;合理的设计温控装置,该温控装置包括包括扣于输送管外围的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在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外端分别设置有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其中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将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紧紧的夹于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之间;所述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均开设有数个径向的冷却道,相邻冷却道通过连接管连接,两端的端口分别是冷却热入口管和冷却液出口管,所述冷却热入口管和冷却液出口管分别通过管道与冷却液泵连接;在工作时,通过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对物料进行加热,使其物料熟化,若长时间对食品进行加热或每段温度都相同时,容易出现物品加热过渡,从而影响食品的品质,因此在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外围设置有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上、下冷却板通过冷却液冷却,通过热传递的作用实现对加热板进行冷却,从而实现温度的控制,由于输送管设置有数段温控装置,每个温控装置控制的温度不同,所以整个输送管每段温度也不同,从而便于食品的熟化,而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通过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安装于输送管,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通过内六角螺栓进行连接,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喂料机构,该喂料机构包括加料斗,喂料管和喂料螺旋输送杆,所述喂料管安装于机架并出料口位于入料口的上方,所述喂料螺旋输送杆位于喂料管内部,并且端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喂料电机,在该联轴器外围设置有动力输出齿轮,该齿轮与安装于加料斗内部的搅拌机构连接,通过上搅拌轴和下搅拌的旋叶进行搅拌,使其均匀(防止物料结成一个大块)的进入喂料管,物料进入喂料管后通过喂料螺旋输送杆进行物料输送,通过螺旋杆的作用,物料从物喂料管的出料口进入入料口。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今后的维护,容易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配式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图1中M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中N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图7是本专利技术温控装置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温控装置的侧视图;图9是图8中A-A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温控装置冷却板的立体图;图中:1、切块电机;2、切块模头;3、出料管;3.1、双向出口管;4、螺旋输送杆;5、冷却液泵;5.1、管道;6、控制箱;7、动力电机;8、机架;9、加料斗;10、润滑装置;11、上搅拌轴;12、搅拌叶;13、下搅拌轴;14、喂料螺旋输送杆;15、入料口;16、从动齿轮;17、上冷却板;18、下冷却板;19、冷却热入口管;20、连接管;21、上加热板;22、下加热板;23、内六角螺栓;24、冷却液出口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10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食品加工生产线的挤压成型装置,包括机架8,设置于机架的输送熟化机构,安装于输送熟化机构前端的成型切块机构和控制箱6,所述输送熟化机构包括输送管,和安装于输送管内部的两个并排布置的螺旋输送杆4,在输送管的前端设置有带动两个螺旋输送杆转动的动力电机7,并在前部上方设置有入料口15,在该入料口上端设置有安装于机架的喂料机构,所述成型切块机构包括切块电机1和切块模头2,所述切块电机安装于机架并与切块模头连接,在所述切块模头外围设置有安装于机架的出料管3,所述输送管的外围安装有数个温控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加工生产线的挤压成型装置,包括机架(8),设置于机架的输送熟化机构,安装于输送熟化机构前端的成型切块机构和控制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熟化机构包括输送管,和安装于输送管内部的两个并排布置的螺旋输送杆(4),在输送管的前端设置有带动两个螺旋输送杆转动的动力电机(7),并在前部上方设置有入料口(15),在该入料口上端设置有安装于机架的喂料机构,/n所述成型切块机构包括切块电机(1)和切块模头(2),所述切块电机安装于机架并与切块模头连接,在所述切块模头外围设置有安装于机架的出料管(3),/n所述输送管的外围安装有数个温控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生产线的挤压成型装置,包括机架(8),设置于机架的输送熟化机构,安装于输送熟化机构前端的成型切块机构和控制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熟化机构包括输送管,和安装于输送管内部的两个并排布置的螺旋输送杆(4),在输送管的前端设置有带动两个螺旋输送杆转动的动力电机(7),并在前部上方设置有入料口(15),在该入料口上端设置有安装于机架的喂料机构,
所述成型切块机构包括切块电机(1)和切块模头(2),所述切块电机安装于机架并与切块模头连接,在所述切块模头外围设置有安装于机架的出料管(3),
所述输送管的外围安装有数个温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品加工生产线的挤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扣于输送管外围的上加热板(21)和下加热板(22),在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外端分别设置有上冷却板(17)和下冷却板(18),其中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通过内六角螺栓(23)连接,将上加热板和下加热板紧紧的夹于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之间;
所述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均开设有数个径向的冷却道(18.1),相邻冷却道(18.1)通过连接管(20)连接,两端的端口分别是冷却热入口管(19)和冷却液出口管(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静
申请(专利权)人:膳米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