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用推出器的推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049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叉车技术领域的一种叉车用推出器的推出装置,包括单双托盘叉总成,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的左侧顶部固接有滑槽架,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推架,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的左侧角前后对称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下端与推架的左侧下部铰接,所述滑槽架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上前后对称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的中部交叉铰接,双推出油缸可以用于货物更重,恶劣工况的作业;且设计时已将两油缸推力同时作用于同一连接板上,避免了由于油缸推力不均匀导致对整体属具刚性的负担。

A kind of pusher for forkli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用推出器的推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叉车
,具体为一种叉车用推出器的推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行业对于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行业。影响物流成本及效率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货物存储、转运环节中的人力成本、工作效率及设备的维护费用。单元化的存储和转运已经成为物流行业中较为普遍的做法,尤其是在对袋装货物和箱装货物进行存储和转运时,单元化的存储和转运即方便管理又便于提高存储及转运的效率。但是货物在进行转运时如不借助转运机械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即便选用普通的叉车在使用时也需要较多的人才能完成货物的转运,这样便很难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于是,人们在叉车上设计安装了推出器,推出器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叉车在货物转运中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现有的推出装置推架部分通常为一块实板,容易阻挡叉车司机的视野,从而容易造成物料安放位置偏移,将严重影响到工厂的生产效率。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叉车用推出器的推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用推出器的推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推出装置推架部分通常为一块实板,容易阻挡叉车司机的视野,从而容易造成物料安放位置偏移,将严重影响到工厂的生产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叉车用推出器的推出装置,包括单双托盘叉总成,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的左侧顶部固接有滑槽架,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推架,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的左侧角前后对称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下端与推架的左侧下部铰接,所述滑槽架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上前后对称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的中部交叉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右下端铰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中部交叉铰接,两组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右上端之间铰接有第二滑杆,所述推架的左侧壁前后对称固接有与第二滑杆滑动连接的滑槽块,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的左侧角前后对称铰接有与第二连接杆铰接的油缸,两组所述油缸位于两组第一连接杆的内侧。优选的,所述推架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腔左右对称固接有第一竖杆,两组所述第一竖杆的下部之间固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外框架的内腔顶部之间固接有两组第二竖杆,两组所述第一竖杆之间均匀固接与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位于第一横杆的上方。优选的,所述推架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优选的,所述第四连接杆的顶部右侧开设有避让第一滑杆的凹槽。优选的,所述推架的底部与单双托盘叉总成之间的距离为10毫米至30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双推出油缸可以用于货物更重,恶劣工况的作业;且设计时已将两油缸推力同时作用于同一连接板上,避免了由于油缸推力不均匀导致对整体属具刚性的负担;2、推架整体板厚加厚,这就使得推架不会因为推出货物左右重量不均匀而被销轴剪切变形。虽然板厚加厚,但由于结构更简化,使得推架质量更轻。且结构简化使得操作人员视野更好,更易于作业。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推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单双托盘叉总成,2-滑槽架,3-推架,31-外框架,32-第一竖杆,33-第一横杆,34-第二竖杆,35-第二横杆,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第一滑杆,7-第三连接杆,8-第四连接杆,9-第二滑杆,10-滑槽块,11-油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叉车用推出器的推出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叉车用推出器的推出装置,包括单双托盘叉总成1,单双托盘叉总成1的左侧顶部固接有滑槽架2,单双托盘叉总成1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推架3,单双托盘叉总成1的左侧角前后对称铰接有第一连接杆4,第一连接杆4的右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5的右下端与推架3的左侧下部铰接,滑槽架2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6,第一滑杆6上前后对称铰接有第三连接杆7,第三连接杆7与第一连接杆4的中部交叉铰接,第三连接杆7的右下端铰接有第四连接杆8,第四连接杆8与第二连接杆5的中部交叉铰接,两组第四连接杆8的右上端之间铰接有第二滑杆9,推架3的左侧壁前后对称固接有与第二滑杆9滑动连接的滑槽块10,单双托盘叉总成1的左侧角前后对称铰接有与第二连接杆5铰接的油缸11,两组油缸11位于两组第一连接杆4的内侧。进一步的,推架3包括外框架31,外框架31内腔左右对称固接有第一竖杆32,两组第一竖杆32的下部之间固接有第一横杆33,第一横杆33与外框架31的内腔顶部之间固接有两组第二竖杆34,两组第一竖杆32之间均匀固接与第二横杆35,第二横杆35位于第一横杆33的上方,通过杆件间的连接,不失强度的同时,开阔了叉车司机的视野,提高了作业效率。进一步的,推架3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进一步的,第四连接杆8的顶部右侧开设有避让第一滑杆6的凹槽,有利于推出装置收缩时,空间占用更少。进一步的,推架3的底部与单双托盘叉总成1之间的距离为10毫米至30毫米,容易推出货物的同时,不夹到货物。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为一种叉车用推出器的推出装置,使用时,叉车司机通过控制阀门控制两组油缸11的伸缩杆伸长,可向外顶两组第二连接杆5,使得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第三连接杆7和第四连接杆8向外伸展,从而带动推架3向外推,其中,推架3向外推的过程中,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9均向下滑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用推出器的推出装置,包括单双托盘叉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1)的左侧顶部固接有滑槽架(2),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1)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推架(3),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1)的左侧角前后对称铰接有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右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5),所述第二连接杆(5)的右下端与推架(3)的左侧下部铰接,所述滑槽架(2)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6),所述第一滑杆(6)上前后对称铰接有第三连接杆(7),所述第三连接杆(7)与第一连接杆(4)的中部交叉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7)的右下端铰接有第四连接杆(8),所述第四连接杆(8)与第二连接杆(5)的中部交叉铰接,两组所述第四连接杆(8)的右上端之间铰接有第二滑杆(9),所述推架(3)的左侧壁前后对称固接有与第二滑杆(9)滑动连接的滑槽块(10),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1)的左侧角前后对称铰接有与第二连接杆(5)铰接的油缸(11),两组所述油缸(11)位于两组第一连接杆(4)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用推出器的推出装置,包括单双托盘叉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1)的左侧顶部固接有滑槽架(2),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1)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推架(3),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1)的左侧角前后对称铰接有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右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5),所述第二连接杆(5)的右下端与推架(3)的左侧下部铰接,所述滑槽架(2)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6),所述第一滑杆(6)上前后对称铰接有第三连接杆(7),所述第三连接杆(7)与第一连接杆(4)的中部交叉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7)的右下端铰接有第四连接杆(8),所述第四连接杆(8)与第二连接杆(5)的中部交叉铰接,两组所述第四连接杆(8)的右上端之间铰接有第二滑杆(9),所述推架(3)的左侧壁前后对称固接有与第二滑杆(9)滑动连接的滑槽块(10),所述单双托盘叉总成(1)的左侧角前后对称铰接有与第二连接杆(5)铰接的油缸(11),两组所述油缸(11)位于两组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燕辉郑晨跃陈凯凯陈小坤杨正华逄忠山
申请(专利权)人:安特威尔叉车属具漳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