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车体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9941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铁车体定位系统,包括:固定位测量单元、机器人末端测量单元、机器人单元、上位机;所述机器人单元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控制柜、机器人导轨;机器人控制柜连接机器人本体;两条机器人导轨相隔一个距离平行设置,在每条机器人导轨上设有机器人本体;各机器人本体通过机械臂连接一个机器人末端测量单元;在两条机器人导轨内侧,设有两条与机器人导轨平行的车体导轨,用于承载车体;所述固定位测量单元安装在车体停留位置的前侧;固定位测量单元用于定位车体在车体导轨长度方向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相应提供了一种高铁车体的测量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车体的定位以及测量问题。

Positioning system of high speed railway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铁车体定位系统
本技术涉及大型零部件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高铁车体定位系统及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车辆作为重大装备以突出的技术优势已经成为中国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名片。高负荷、多环境和多动态的特点决定了其对车体表面的涂装要求非常严格。轨道交通车辆车体表面大部分是复杂曲面,且对过渡细节处有严格要求,其制造水平代表着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高铁车体打磨、涂装大部分采用人工手动作业的方式,受限于个人技能水平,方式不规范,不可控的偶然性因素众多造成效率低下,打磨、涂装质量差异明显等问题。此外,工人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和成本费用较高问题也亟需解决。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打磨以及涂装系统取代人工手动模式是必然趋势。目前机器人打磨以及涂装系统还有部分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大型零部件的定位问题。大型零部件的定位以及相对于机器人的位置定位精度决定着后续作业的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铁车体定位系统,为车体后续自动化加工提供了基础。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铁车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位测量单元(100)、机器人末端测量单元(200)、机器人单元(300)、上位机(400);/n所述机器人单元(300)包括机器人本体(310)、机器人控制柜(320)、机器人导轨(330);机器人控制柜(320)连接机器人本体(310);/n两条机器人导轨(330)相隔一个距离平行设置,在每条机器人导轨(330)上设有机器人本体(310);各机器人本体(310)通过机械臂连接一个机器人末端测量单元(200);/n在两条机器人导轨(330)内侧,设有两条与机器人导轨平行的车体导轨,用于承载车体(600);/n所述固定位测量单元(100)安装在车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车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位测量单元(100)、机器人末端测量单元(200)、机器人单元(300)、上位机(400);
所述机器人单元(300)包括机器人本体(310)、机器人控制柜(320)、机器人导轨(330);机器人控制柜(320)连接机器人本体(310);
两条机器人导轨(330)相隔一个距离平行设置,在每条机器人导轨(330)上设有机器人本体(310);各机器人本体(310)通过机械臂连接一个机器人末端测量单元(200);
在两条机器人导轨(330)内侧,设有两条与机器人导轨平行的车体导轨,用于承载车体(600);
所述固定位测量单元(100)安装在车体(600)停留位置的前侧;固定位测量单元(100)用于定位车体在车体导轨长度方向的位置;
所述上位机(400)分别连接固定位测量单元(100)、机器人末端测量单元(200)、机器人控制柜(320)、机器人导轨(3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车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固定位测量单元(100)包括固定支架和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固定位位移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思杰叶松涛刘占磊李文斌程赵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