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发生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8825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生警报以防止进入中国实线交叉路的车辆脱离当前车道的警报发生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警报发生装置包括:存储一个以上的指令的存储器、运行指令发生警报信号的处理器,指令包括车辆在由包括中国交叉路的第一区间至第五区间构成的道路行驶过程中从第三区间开始进入第四区间的情况下生成交叉路进入满足条件的第一指令以及在第四区间车辆从当前行驶车道向第一方向行驶、向第二方向行驶及第一方向以后向第二方向行驶中任意一个行驶的情况下生成警报发生条件的第二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发生警报防止进入中国交叉路的车辆脱离当前车道以减轻中国驾驶员的车道违反压力。

Alarm gene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警报发生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生警报以防止进入中国实线交叉路的车辆脱离当前车道的警报发生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的交叉路特性为由虚线后实线、实线末端停止线、停止线后人行横道及实线上部的监视摄像头构成。中国交叉路的实线区间为30m-70m,比隧道内的实线区间或普通道路的实线区间短。因此中国驾驶员在进入交叉路的实线后不得不更换车道的情况时常发生,从而违反交通规则(违反车线)而被扣分或罚款,因此受到的压力大。上述
技术介绍
是专利技术人为导出本专利技术而所具备或在导出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学到的技术信息,不能认为是申请本专利技术之前大众已知的公知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685900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及/或局限性,一方面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发生警报防止进入中国实线交叉路的车辆脱离当前车道以减轻中国驾驶员违反车道的压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警报发生装置可包括:存储器,其存储一个以上的指令;以及处理器,其运行所述指令生成警报信号,所述指令包括车辆在由包括中国交叉路的第一区间至第五区间构成的道路行驶的过程中从第三区间开始进入第四区间的情况下生成交叉路进入满足条件的第一指令、在所述第四区间所述车辆从当前行驶车道向第一方向行驶、向第二方向行驶及所述第一方向后向所述第二方向行驶中任意一种行驶情况下生成警报发生条件的第二指令。所述指令还可以包括:所述车辆开始进入所述第五区间时生成交叉路驶出条件的第三指令。所述指令还可以包括: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第三指令后生成警报发生解除条件的第四指令。所述指令还可以包括: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车辆从当前行驶车道向所述第一方向行驶后再次向所述第一方向行驶的情况下或所述车辆从当前行驶车道向所述第二方向行驶后再次向所述第二方向行驶的情况下生成警报发生解除条件的第五指令。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警报输出部,其从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警报信号并发生听觉警报信号、视觉警报信号及触觉警报信号中的一个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警报发生方法可包括:通过处理器运行指令生成警报信号的步骤,所述指令包括:车辆在由包括中国交叉路的第一区间至第五区间构成的道路行驶的过程中从第三区间开始进入第四区间的情况下生成交叉路进入满足条件的第一指令、在所述第四区间所述车辆从当前行驶车道向第一方向行驶、向第二方向行驶及所述第一方向后向所述第二方向行驶中任意一种行驶情况下生成警报发生条件的第二指令。所述指令还可以包括:所述车辆开始进入所述第五区间时生成交叉路驶出条件的第三指令。所述指令还可以包括: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第三指令后生成警报发生解除条件的第四指令。所述指令还可以包括: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车辆从当前行驶车道向所述第一方向行驶后再次向所述第一方向行驶的情况下或所述车辆从当前行驶车道向所述第二方向行驶后再次向所述第二方向行驶的情况下生成警报发生解除条件的第五指令。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警报输出部从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警报信号并发生听觉警报信号、视觉警报信号及触觉警报信号中的一个以上的步骤。此外,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法还可以提供其他系统及用于运行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参照以下附图、权利要求范围及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能够明确上述内容以外的其他方面、特征、优点。技术效果根据实施例,能够发生警报防止进入中国交叉路的车辆脱离当前车道以减轻中国驾驶员的车道违反压力。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不限于以上记载的效果,未记载的其他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通过以下记载明确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为了概略说明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警报发生装置的中国的包括交叉路的道路的特性的示意图;图2是用于概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警报发生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用于概略说明图2的警报发生装置中处理器的具体构成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概略说明在图1的中国交叉路上发生警报的情况的示意图;图5及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警报发生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及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便可明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特征及达成方法。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以不同的多种形态实现。应解释为包括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思想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换、均等物乃至代替物。以下提示的实施例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公开更加完整,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述
的一般技术人员完全知晓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说明本专利技术时当判断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可能模糊本专利技术的要旨的情况下省略其具体说明。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而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单数型语句在无特殊记载的情况下还包括复数型。本申请中使用的“包括”或“具有”等术语用于指定存在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其组合,不应理解为预先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动作及、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术语“第一”、“第二”等可用于说明多种构成要素,但所述术语并非限定这些构成要素意。上述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的目的。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时对相同或对应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此重复说明。图1是为了概略说明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警报发生装置的中国的包括交叉路的道路的特性的示意图。参见图1,在中国包括交叉路的道路可包括第一区间110至第五区间150及监视摄像头160。其中第三区间130至第五区间150与监视摄像头160可相当于中国交叉路。第一区间110可包括进入交叉路前车辆能够行驶的虚线车道区间,作为一个实施例,图1中第一区间110可包括三车道。第二区间120可包括进入交叉路前车辆能够行驶但不存在车道的空白区间,可存在指定距离(例如,第一距离)。第三区间130可包括进入交叉路后车辆能够行驶的虚线车道区间,可存在指定的距离(例如,第二距离)。第三区间130可包括由比第一区间110更多车道构成的区间,作为一个实施例,在图1中第三区间120可包括四车道。因此第三区间120的车道宽度可比第一区间110的车道宽度窄。第四区间140可包括进入交叉路后车辆能够行驶的实线车道区间,可以由与第三区间130相同数量的车道构成。第四区间140的车道宽度可等于第三区间130的车道宽度。其中第四区间140上具有监视摄像头160,因此车辆在第四区间140脱离车道的情况下可判断为违反了交通规则并拍摄车辆的号牌。第四区间140的末端还可以包括当位于前方的信号灯(未示出)为红灯时车辆应相应地停止的停止线141。第五区间150可包括停止线141以后的人行横道区间。图2是用于概率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警报发生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用于概略说明图2的警报发生装置中处理器的具体构成的示意图。参见图2及图3,警报发生装置200可包括影像拍摄部210、存储器220、处理器230及警报输出部240。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警报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存储器,其存储一个以上的指令;以及/n处理器,其运行所述指令生成警报信号,/n所述指令包括:/n车辆在由包括中国交叉路的第一区间至第五区间构成的道路行驶的过程中从第三区间开始进入第四区间的情况下生成交叉路进入满足条件的第一指令、在所述第四区间所述车辆从当前行驶车道向第一方向行驶、向第二方向行驶及所述第一方向后向所述第二方向行驶中任意一种行驶情况下生成警报发生条件的第二指令。/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05 KR 10-2018-01189151.一种警报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存储一个以上的指令;以及
处理器,其运行所述指令生成警报信号,
所述指令包括:
车辆在由包括中国交叉路的第一区间至第五区间构成的道路行驶的过程中从第三区间开始进入第四区间的情况下生成交叉路进入满足条件的第一指令、在所述第四区间所述车辆从当前行驶车道向第一方向行驶、向第二方向行驶及所述第一方向后向所述第二方向行驶中任意一种行驶情况下生成警报发生条件的第二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报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还包括:
所述车辆开始进入所述第五区间时生成交叉路驶出条件的第三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警报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第三指令后生成警报发生解除条件的第四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报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车辆从当前行驶车道向所述第一方向行驶后再次向所述第一方向行驶的情况下或所述车辆从当前行驶车道向所述第二方向行驶后再次向所述第二方向行驶的情况下生成警报发生解除条件的第五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报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警报输出部,其从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警报信号并发生听觉警报信号、视觉警报信号及触觉警报信号中的一个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准珩柳恩英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