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可充电电池可以应用在各种领域,例如,汽车上的电子设备绝大多数采用汽车蓄电池供电作为外部供电来源。为了保持持续工作,重要信息不丢失,有的电子设备自身也配备电池,这个电池是可充电电池,电量不充足时从汽车蓄电池取电进行充电,但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电池过渡充电的情况。为了避免过度充电对汽车蓄电池和电子设备造成损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以控制充电电流和自动进行充电切换的充电电路。针对相关技术中,对可充电电池进行过渡充电,而导致对电子设备等造成损伤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对可充电电池进行过渡充电,而导致对电子设备等造成损伤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路,用于控制可充电电池的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半导体场效应MOS管,第二电压转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电路,用于控制可充电电池的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电压转换器,半导体场效应MOS管,第二电压转换器,二极管,其中,/n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与外部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与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外部输入电源输入的第一电压降低为第二电压;/n所述MOS管的栅级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电压转换器的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控制端通过下拉电阻接地;/n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外部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路,用于控制可充电电池的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压转换器,半导体场效应MOS管,第二电压转换器,二极管,其中,
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与外部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与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外部输入电源输入的第一电压降低为第二电压;
所述MOS管的栅级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电压转换器的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控制端通过下拉电阻接地;
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外部输入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接地端接地,在所述可充电电池的电量高于第一阈值,且所述MOS管的源极和栅极的差值小于所述MOS管的门限电压的情况下,所述MOS管的漏极输出低电平至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控制端,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用于在所述控制端输入为低电平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无电压输出,以停止对所述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其中,所述可充电电池的负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充电电池的电量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MOS管的源极和栅极的差值大于所述MOS管的门限电压的情况下,所述MOS管的漏极输出高电平至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控制端,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用于在所述控制端输入为高电平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有电压输出,以对所述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包括:用于输出第一值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仲,朱胜超,赵昱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